宋翔
【摘 要】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開展,多媒體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僅豐富了教學法的手段和方法,而且豐富了教學法的內容。但是,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也有局限和不足的一面,文章從多媒體手段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點及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了處理傳統(tǒng)教學與多媒體教學關系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
多媒體 傳統(tǒng)教學法 語文教學 注意問題
一、 多媒體手段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點
(一)提高了課堂的信息容量
多媒體計算機具有提供文本、圖形、靜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大量教學信息的功能,在教師教學設計的指導下,教學內容可以按照知識點進行劃分并實現(xiàn)知識的點、線、面相互結合,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預習、默讀、抄寫、板書、講解、查工具書”等冗長環(huán)節(jié),節(jié)約了時間,增加了信息容量,提高了授課效率。
(二)明確了知識的重點和難點
利用多媒體課件技術可憑借其自身的優(yōu)勢,將某節(jié)課程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及重難點一一呈現(xiàn)出來,方便學生記憶,并且日后可以多次使用復習[1]。通過課件簡潔明了的模塊設計,既釋義了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又把教材中無分類、無重點混淆在一起知識點梳理開了,突顯了問題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一目了然。
(三) 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學生對于新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一方面把教學內容通過文本、圖形、靜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感性的東西向學生提供出來,能夠對學生起到激趣和促學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活化施教內容,亦能將由具體至抽象的授課效用發(fā)揮出來,拉近“教”及“學”距離,讓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情緒[2]。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淡化了課堂上師生情感的交流
一堂精彩的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使學生及時領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味的演示多媒體課件,使得學生的學習按照教師設計的課件按部就班地進行學習,教師關注的重點是課件和電腦完美結合,學生聚精會神的只是媒體動畫、聲音、視頻的信息,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比較少,這樣也不利于教師對學生課堂行為的觀察與引導。在多媒體的參與下,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交流明顯減少,淡化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3]。
(二)濫用多媒體教學
有些教師在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時,做得非常細,以多媒體眼花繚亂的演示,代替腳踏實地的作品解讀的實踐,架空了學生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不利于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及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被剝奪,使得學生地方語文學習能力難以提高。如果過分注重多媒體教學,學生的思考空間被極大的剝奪,學生的思維受到了限制,這樣使得課堂教學受到較大的束縛,很可能造成新的“填鴨式”教學。
(三)被動利用多媒體教學
從目前我國農(nóng)村教學現(xiàn)狀分析,部分教師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水平還不高,對于多媒體技術的掌握還不熟練,部分教師還不會制作課件,會選擇利用別人的課件,對課件內容并不熟悉,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會陷入被動局面,由于對課件內容的不熟悉,會出現(xiàn)所講與所呈現(xiàn)的課件內容不相符的情況,非常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3]。
三、傳統(tǒng)教學與多媒體教學關系的處理
教師如果不能擺正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地位,而將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的全部,教師的主導作用就不能得到真正的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也將受到局限[4] 。因此,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傳統(tǒng)教學要和多媒體教學有機統(tǒng)一起來,讓它們相輔相成,從而提高中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一)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打造個性化課堂
語文教師在應用多媒體課件過程中,要符合學生的理解需要,并在教學過程中抓住時機,適時、適度運用。更要分清信息的主次,并在運用這些信息過程中要體現(xiàn)出輕重緩急。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既可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又不至于被過多的信息而淹沒。因此,在語文多媒體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用己所長,如善于朗讀、繪畫、歌唱、舞蹈還是善于寫作;善于激情抒發(fā)還是善于理性分析,并與多媒體緊密結合,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學生,使不同的教師展示出不同的教學特色來。
(二)適當增大多媒體運用時的信息量,但不能過于泛濫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如果從頭到尾都變換和充斥著大量多媒體的信息:一會兒圖片、一會兒動畫、一會兒視頻、一會兒音頻……不斷地向學生灌輸,這樣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勢必會引起學生“消化不良”,同時也扼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讀書、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機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使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適當增大學習時的信息量,不能過于泛濫,才能取到良好的教學效果[5]。
(三)加強師生之間互動,避免學生成為走馬觀花的“看客”
語文學科的教學有一個突出的特點, 就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要以情動人,達到師生之間情感交流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而利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學生或許會把注意力完全放到多媒體文本、圖形、靜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的演示上,而教師那富于傳情達意的表情和口語往往被忽視了,這樣,就會阻礙了師生之間課堂上的情感交流,其教學效果也不佳。
總之,多媒體教學有著許多優(yōu)點,能夠增大課堂信息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不能完全代替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傳統(tǒng)教學要和多媒體教學有機統(tǒng)一起來,讓它們相輔相成,從而提高中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古岱月.多媒體課件技術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
【2】王漢椏.談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N】.汕尾日報,2011(07)
【3】姚春.多媒體在農(nóng)村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誤區(qū)及解決策略【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
【4】翼喜才.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