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因篤信佛教,有“詩佛”之稱。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禪宗影響很大,精通佛學、詩、書、畫、音樂等,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傳說唐代詩人王維有一年進京趕考,傍晚的時候走到一處荒野,荒野上只有一座小茅屋。王維在門外敲門,過了半天,一位年輕的姑娘出來開門。
王維把要留宿的想法和姑娘說了,姑娘聽了之后微微一笑,說道:“我爹爹說了,讓來的客人對對聯(lián),如果對上了,就可以留宿,如果對不上,恕不接待?!?/p>
王維一聽,馬上來了興趣,一口答應,并且催促姑娘抓緊時間出題。姑娘吟道:空空寂寞宅,寡寓安宜寄賓宿?
王維一聽,這個上聯(lián)字字都是寶蓋頭,一時想不出來,覺得有點為難。
他正在那里苦思冥想,姑娘見他不做聲,就說:“堂堂一位文人,連個對聯(lián)都對不上,怎么進京趕考?。俊闭f著進去把門關(guān)上了。
王維很無奈,只好在黑暗中繼續(xù)趕路。黑夜中不認識路,又是在荒郊野外,這可怎么辦???王維很焦急,情急之中,他居然想到了下聯(lián),于是又匆匆返回敲門。姑娘開門見還是他,有點詫異,但還是聽他把話說完。
王維這次昂首挺胸,十分自信地說出了下聯(lián):迢迢逶迤道,適逢邂逅遇迷途。
姑娘聞后,連連稱妙,于是把王維迎進家中,盛情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