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青
【摘要】目的 調查研究心內科護理中常見問題,探討有效的解決對策。方法 選取我院心內科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患者102例作為研究對象,調查研究其中常見的安全風險問題,并將其分為觀察組(安全管理)52例和對照組(常規(guī)管理)50例,比較兩組安全風險事件發(fā)生情況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結果 病區(qū)安全管理不到位、人力資源缺乏、護理人員素質不高、護患關系差以及執(zhí)行醫(yī)囑不嚴謹等是心內科護理中常見問題,經安全管理后得以有效改進。觀察組安全風險事件發(fā)生率為3.8%,對照組為12%,而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2%,對照組為82%,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心內科護理中常見問題,采取有效的改進對策,提高心內科護理質量,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康復條件,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關鍵詞】心內科;護理;常見問題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4..02
冠心病、心肌炎、心肌梗塞以及心力衰竭是心內科常見疾病,其病情嚴重且復雜,一旦急性發(fā)作,其患者隨時可能存在生命危險,在治療和護理當中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性。心內科疾病的病程較長,短時間內很難完全治愈,這就需要給予患者以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保障其治療期間的安全[1]。針對心內科護理中常見問題,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加強風險防控,為患者提供舒適、安全的康復條件,獲得滿意的護理體驗。本研究以我院心內科收治的患者102例作為研究對象,調查分析心內科護理中常見問題,探討有效的對策予以解決,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心內科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患者10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2016年第一季度收治的52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齡42~81歲,平均年齡(61.2±7.4)歲,病程1~19年,平均病程(11.4±3.4)年。其中冠心病15例、高血壓17例,心肌炎7例、心肌梗塞6例、心力衰竭4例以及其他類型心內科疾病3例。而2015年第四季度收治5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45~79歲,平均年齡(62.4±7.1)歲,病程2~20年,平均病程(10.9±3.7)年。其中冠心病14例、高血壓18例,心肌炎8例、心肌梗塞4例、心力衰竭4例以及其他類型心內科疾病2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考我院心內科護理工作實際情況,自行設計調查表。收集以上患者的基本資料,調查患者對心內科護理的滿意程度,對其不滿意的內容進行記錄。該問卷內容主要就相關護理措施的實施情況、藥物應用情況、呼吸管道管理情況、健康宣教以及護患溝通等方面進行調查。在調查前,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解釋此次調查問卷的目的,介紹調查表中的內容,告知其填寫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由患者或患家屬進行填寫,對護理人員的工作予以評價,調查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評價為十分滿意、滿意、一般以及不滿意等4個標準。本次調查問卷共發(fā)放調查問卷79份根據其調查結果,采取有效的改進對策。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心內科護理中常見問題
所有患者當中,出現安全風險事件12例,發(fā)生率為11.8%,其中病區(qū)安全管理不到位、人力資源缺乏、護理人員素質不高、護患關系差以及執(zhí)行醫(yī)囑不嚴謹均是引發(fā)安全風險事件的主要因素,調查研究結果。
2.2 兩組安全風險事件發(fā)生情況對比
比較兩組發(fā)生用藥錯誤、呼吸管道堵塞以及護理文書書寫遺漏等安全風險事件的情況,觀察組安全風險事件發(fā)生率為3.8%,對照組為12%,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比較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2%,對照組82%,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為了提升心內科護理服務質量,促進患者的良好恢復,需要針對心內科護理當中存在的安全問題予以改進。心內科護理安全問題主要體現在醫(yī)院管理、護理人員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幾個方面。由于病區(qū)安全管理不到位,相關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實,對于心內科的監(jiān)管力度不夠。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較差,專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有待提高,護理文書書寫不認真,執(zhí)行醫(yī)囑不嚴謹,無疑增加了安全風險事件的發(fā)生幾率[2]。護理人員對于患者的病情變化未能做到預見性處理,搶救措施準備不到位,護理操作不熟練,以上均可能導致安全風險事件。另外,患者受到其病情的影響,容易產生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加上部分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態(tài)度差,與患者缺乏溝通和交流,導致護患關系緊張,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缺乏信任,不配合心內科護理工作[3]。
針對心內科護理中常見問題,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改進。①強化心內科護理的安全管控:基于完善的病區(qū)安全管理,加強心內科護理的監(jiān)管,樹立安全第一的護理理念。②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定期開展培訓,提高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強化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熟練掌握心內科護理技巧。在護理措施的實施、藥物應用以及呼吸管道管理等方面需要做到嚴謹、認真。③心理干預:加強健康宣教,增進護患溝通,為患者提供舒適、安全的護理服務。加強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穩(wěn)定其情緒,提高患者對于心內科護理工作的配合度。另外,考慮到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觀察患者的體征變化,加強對并發(fā)癥的預防在生活方面給予相應的指導,適當進行鍛煉,進而促進患者的良好恢復[4]。
綜上所述,針對病區(qū)安全管理不到位、人力資源缺乏、護理人員素質不高、護患關系差以及執(zhí)行醫(yī)囑不嚴謹等心內科護理中常見問題,加強護理安全管理,完善醫(yī)院安全管理和監(jiān)督機制,提高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進而加快其康復進程,使其獲得舒適的護理體驗。
參考文獻
[1] 陶麗萍.心內科住院患者護理中的常見問題與處理對策[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11):240-241.
[2] 凌碧珍.護理安全在心內科病房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探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4):334-335.
[3] 周志云.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常見問題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9(36):28.
[4] 高英杰.心內科護理安全問題與對策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6,29(10):237-238.
本文編輯:魯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