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紅
摘 要:多年的班主任經(jīng)驗告訴我,開學是最讓人頭疼的,而開學接一個新班級就更讓人頭疼了,不僅因為對學生不了解,很多工作不能順利開展,更因為座位安排的復雜化。很多家長希望學生的座位靠前一些,中間一些,更希望同桌是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而安排座位這件事情關系到一個班的班風建設,無法以個人意愿為主。本文對如何安排座位進行論述,希望為班主任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座位;班風建設;關系
座位安排是一件技術性很強的工作,也是一門很有講究的藝術。經(jīng)過多年的探索,筆者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總結如下。
一、入班后的第一次座位安排——遵守原則,注重了解
第一次排座位時,教師對學生還不了解,通常會讓男女生分別按照高矮身高依次排隊。在這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個別學生以各種借口,如自己近視、同桌上課愛講話會影響自己、同桌愛翻他的東西等,不滿意自己的座位安排。此時,班主任應該做的就是認真核查,如果學生真的是因為眼疾,座位靠后確實影響學習,那么就要實行人文關懷,把近視的學生盡量排在座位靠前的位置;如果近視不嚴重的和理由不充分想換座位的,就要好好地給學生做思想工作,讓學生相互“照鏡子”,夸夸同伴的優(yōu)點和不足,讓每一個學生真正了解自己,也學會正確評價他人,明白學會包容、共同進步是班集體每個成員的責任。同時,這也是班主任對新接手的班級進行全面了解、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好時機。
高矮個決定了前后的位置,那么左右又該怎么安排呢?有靠墻的位置,有中間的位置,這就沒有特定的排座方法了,每位學生可以坐到邊上,也可以坐到中間。這時可以實行調(diào)換制度,每隔一段時間,以大組為單位全部左移兩個位置,一直循環(huán),這樣每位學生都可以輪流坐到中間的位置,周期以兩個星期最佳。
二、一個月以后的座位調(diào)整——尊重但不遷就
一個月以后,師生、生生之間都已經(jīng)熟悉了,班主任會根據(jù)對每位學生的了解、任課教師的意見和學生的意見,相應地調(diào)整座位。大部分學生都希望跟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做同桌,這種情況很正常,但是,班主任無法滿足每位學生的意愿。學生要以班集體為重,認真聽取教師的解釋,以真誠換真心,才能換來學生的理解。
有時,家長會因學生上課做小動作或者不專心聽講等壞習慣找到班主任,希望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坐在教室前面以便教師管理,這樣做有時確實可以讓這些學生有所收斂,提高學習成績。班主任可以聽取家長的意見,在教室前方設計幾個特殊座位,但不要讓學生坐在這里太久,五天之內(nèi),看到學生有所轉變就替換成另外的調(diào)皮搗蛋學生,這樣就可以讓其他有需要的學生有了坐在前面的機會,也沒有給坐這些座位的學生貼上不光彩的標簽,同時滿足了家長的要求。
班主任的工作千頭萬緒,所有的工作都離不開學校領導的支持和家長的理解,因此和家長、領導搞好關系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班主任要盡量滿足家長提出的合理要求,遇見家長不顧班級情況硬要給學生調(diào)換座位的情況,班主任應該先認真聽取對方的要求,然后從班級的實際情況以及該生自身的特點出發(fā),做相應的解釋。班主任的工作要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才能順利開展。
三、兩個月之后再次調(diào)整——取長補短,共同發(fā)展
要構建一個和諧向上的班集體,僅僅做到空間公平是遠遠不夠的。如果班主任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來安排座位,這是很不科學的,成績差、習慣差的學生聚集在一起,有時會成為班級問題的發(fā)源地:紀律松散,學習松懈,造成惡性循環(huán)。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優(yōu)等生的性格往往也有或多或少的缺點,需要有人來幫助,安排一些性格互補的學生與他們同桌,可以讓優(yōu)等生在學習過程中,吸收同桌性格中的優(yōu)點,完善和發(fā)展自身個性。筆者曾經(jīng)接過一個轉學生,成績冊上清一色的“及格”。這是個極普通的,甚至成績有點差的學生,對新學校的新老師還不適應,一直是郁郁寡歡的。筆者總是不斷地鼓勵她,同時還給她安排了一位個性開朗、成績較好的學生與她同桌。同桌的熱情活潑感染了她,她一點一點地改變著,愛笑了,話多了,學習也跟上了。曾經(jīng)最怕作文的她竟然愛上了寫作,去年教師節(jié)筆者還收到了她送來的特殊禮物——一本書,一本她寫的書!有人說“每一個學生都是奇跡”,班主任要重視每一個學生,關注他們的一言一行,包括座位問題,奇跡才會發(fā)生。
四、結語
每一個學生都是靈動的,他們的人生不可預設而且豐富多彩。班主任要善于抓住一切機會,用自己的智慧及愛心,把“小事情”當“大文章”來做,學生會因進步而快樂,班風建設也會變得生動精彩。
參考文獻:
[1]張濤.座位安排對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師生互動的影響[D].開封:河南大學,2008.
[2]魏嬌嬌.教室座位安排研究綜述[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10):52.
[3]劉亞麗.農(nóng)村小學生座位安排途徑淺探[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1(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