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萍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應建立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體系。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習的過程。因此,教師要本著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思想,聚集學生學習知識,形成技能,培養(yǎng)數學思想的過程,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靈動課堂評價,使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切實提高小學數學課堂評價的有效性。
一、創(chuàng)設評價的氛圍,陶冶學生情操
人的智商是先天已有的,而情商是后天的培養(yǎng)和努力的結果。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去營造民主、和諧、寬松的評價氛圍,令學生如沐春風,人人輕松,個個心馳神往,讓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的奧秘,感受數學的嚴謹。
(一)在笑聲中評價,營造幽默詼諧的情境
贊可夫說:“好的課堂教學,要有幽默,要有笑聲……”課堂上學生的笑是一種愉悅的感受,也是一種對知識理解的表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恰如其分的、比較幽默的語言,常常會引發(fā)陣陣笑聲,在笑聲中評價,使學生印象深刻。教師以幽默風趣、繪聲繪色的語言進行教學,讓每一節(jié)課都充滿笑聲,每一位學生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
(二)在疑問中評價,開啟學生思維的心扉
在對學生進行口頭提問時,應注意精心設置些開放或半開放性的問題,通過正面鼓勵與激勵,以充分暴露學生已有知識和思維過程,在這一評價環(huán)節(jié)中只要學生能夠積極回答問題,勇于暴露自己的真實思維就應給予較高的評價。
二、尋找評價的時機,掌握數學知識
教師課堂評價的時機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會影響評價的結果,甚至于適得其反。因此,評價時的動機應選在學生真正感到教師可親、可信賴之時,選在師生情感在教育空間彌漫之時。
(一)即時評價,捕捉學生的閃光點
課堂教學是新課程實施的主陣地,基于這一點,作為教師首先要恰如其分地進行即時評價。在課堂這個小世界里,讓不同的學生全力投入、充分發(fā)揮,獲得發(fā)展。
【案例一】:
教學一道兩步計算應用題:“公園里下午來了55名游客,比上午多3名。公園這一天一共來了多少名游客?”隨著一名同學的答案出現在黑板上:55-3=52(人),有的同學開始小聲說“錯了”,板演的同學也意識到自己可能錯了,緊張得漲紅了臉,眼淚含在眼圈里。我隨即做出了這樣的評價:“同學們不要急著表達,你沒有做錯,只不過你還沒有寫完,你再仔細檢查一下,你一定可以的,是嗎?我相信你!請相信他的同學給他掌聲!”聽了我充滿關心、安慰的話語和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他平靜下來又認真地讀了一遍題目。經過簡短地分析他終于他把這道題解對了:“55-3=52(人),55+52=107(人)”,而且我可以看到回到座位上后他露出了成功的笑容。
這樣一個及時而又肯定的評價,極大地鼓舞其他學生,學生們又提出了不同的解題方法,體現了學生獨特的思維方法。通過這樣的評價,我既婉轉地道出了他錯誤的原因,又保護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延時評價,創(chuàng)造學生思維發(fā)展的空間
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促進思維的發(fā)展,因此,課堂評價要能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探究。延時評價把評價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去發(fā)現、去分析、去論證,說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案例二】:
教學“用字母表示數”時,我提問:“兩只青蛙幾張嘴,幾只眼睛,幾條腿,撲通幾聲跳下水?”學生回答:“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撲通兩聲跳下水?!薄叭荒??四只呢……”課堂氣氛越來越活躍?!澳敲?,當青蛙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表達?”教室里一下子沒了聲音,每個學生都在思考著。不一會兒,有一位調皮的孩子答道:“很多只青蛙很多張嘴,很多只眼睛,很多條腿,……”還沒等他說完,學生們都笑作一團?!叭绾螌⒑芏噢D化為今天的知識?你們的意見呢?”課堂上又響起一片議論聲,大家對“很多”進行充分討論,最后得出結論:“n只青蛙n張嘴,2n只眼睛4n條腿,撲通n聲跳下水?!?/p>
在這個案例中,我借助延時評價讓學生靜心觀察、分析和概括,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去偽存真,使思維品質得以提升,閃現出理性的光彩。
三、把握評價的維度,改進學習方法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地、合理地運用各種課堂評價,發(fā)揮評價的魅力,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評價,使每個孩子都得到教師和同學的激勵,從而改進學習的方法。
(一)巧用自我評價,展現學生的思維過程
數學知識的獲得是思維的結果,學生的自我評價,不僅可以讓其認識到知識、思維的價值,而且能主動將知識發(fā)生、認識、整理的全過程展現在他人面前。
【案例三】:
乘法估算的教學片斷:學校食堂每天要買58千克的肉,平均每千克12元。請你估算這個食堂每天買肉要多少錢?學生很快列出算式58×12。
師:怎樣估出結果呢?
生1:我把58看成60,60×12=720,還不到720元。
師(把問題拋給學生):你們怎么認為呢?
生2:我把12看成10,58×10=580,所以一定比580元多。
生3:我把58看成60,12看成10,60×10=600,所以每天大約用600元。
……
師(故作驚訝):是呀,怎么有那么多的估算方法,到底誰是誰非?
生4:哦!我剛才思考的不夠全面,估算的方法一般有好多種,我們應該更深入、更全面去觀察、思考、研究。
至此,學生對乘法估算的方法有了更全面地認識。
(二)活用教師評價,促進學生的情感發(fā)展
課堂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師應發(fā)揮評價的導向、反饋等有效功能,用客觀動態(tài)發(fā)展的眼光去評價學生,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情感體驗,幫助其建立自信。
總之,一切為了學生,用“評價”點擊孩子心靈的鼠標,充分發(fā)揮數學課堂評價功能;用“賞識”圈點孩子的驕傲,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是數學課堂評價的追尋。我們作為教師只有聚集靈動的數學課堂評價,構把“陶冶情操”與“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同步進行,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一個自主的天空,讓數學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和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