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容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大眾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已經(jīng)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所在。本文從當前小學語文閱讀個性化教學的特點入手,淺析個性化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指出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案,以便于更好的促進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個性化的閱讀教學,因為其探究性和體驗性相對來說較強,在具體教學的過程當中,就能夠有效的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弊端,重新規(guī)劃閱讀教學中的重點。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接受文本的情感熏陶,理性理解和感性理解齊頭并進。同時,針對于單一的一篇文章閱讀教學來說,使學生能夠從文本中語言的表達、主旨的歸納,以及修辭的運用等多個方面都獲得有效的提升。
在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學生成為整個閱讀教學當中的主體。教師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身份存在的。在具體閱讀的過程當中,學生能夠充分的感受到自身的主體地位,從而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在這種狀態(tài)下進行閱讀,就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從而將“要我讀”變成“我要讀”。
要恰當?shù)膶嵤┬W語文的閱讀個性化教學,我認為:
(一)教師需提升自身素養(yǎng)
教師是學生的領路人,為了更好的承擔這一角色,教師就必須要時刻的注重加強自身素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在課堂教學當中有效的解決問題,用自身的情感、經(jīng)驗來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操作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完成以下兩點:第一,教師要堅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養(yǎng)成好讀書的優(yōu)良習慣,充實自身的文化底蘊。除了閱讀有關于教學方面的書籍,還應該對于文學類型的書籍進行廣泛的涉獵,從而有效的完善自身的知識結(jié)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能夠旁征博引。例如,在進行《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的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就需要對于安徒生這個人有一定的了。并且在課堂上告訴學生安徒生此生一生漂泊,艱難困苦。但是,卻依舊是對于這個世界和周遭的社會懷著一個悲憫之心。在《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當中,就要引導學生體會到那種不同生命之間的互相關懷。第二,進行適時的反思,從而改善自身的教學模式。很多教師在形成自身的教學風格之后,就會墨守成規(guī),而不愿意在花費心理去進行改進。但是這對于不同學生的發(fā)展是極其不利的。所以,在具體的操作過程當中,教師就要隨時的反思自身的語文閱讀教學的理念,以及在具體教學過程當中采用的方法。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去看待周遭的世界,從而選擇出一種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方法進行教學。
(二)在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是學生進行語言學習的主要戰(zhàn)地,所以,在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就需要注意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從而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發(fā)展學生的個性,開掘?qū)W生的潛能。在具體的操作上,主要可以分為兩種辦法。第一,提煉文章中的關鍵詞。在小學語文教材的文本當中,很多的詞匯起到的作用是畫龍點睛。如果缺少了這樣的詞匯,文本當中的內(nèi)容就會存在這一定的欠缺,可能是語句不夠通順,或者是表達的情感相對來說較弱。第二,通過恰到好處的訓練,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在當前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所布置的訓練,并沒有按照一定的邏輯,而是存在這為了訓練而訓練的狀況。在這種模式的影響之下,學生的語言能力很難獲得提升。而個性化的閱讀教學訓練模式,則是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有條理,有邏輯,循序漸進的。在定義之后,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對于教室當中的東西,用量詞來進行表述。學生們在經(jīng)過這樣的引導之后,就會對周圍的環(huán)境進行觀察,并且能夠有效的使用量詞,對于教師內(nèi)的物品進行表述。在學生表述結(jié)束之后,教師還需要對學生做出點評,對于表述正確的學生要提出鼓勵,對于量詞使用錯誤的學生,要進行委婉的指正。
(三)在閱讀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容易將自己的感悟代替學生的感悟,從而使得整個閱讀教學一直停留在表面化的狀態(tài)。在這種模式之下,學生很難學習閱讀文章的方法,在遇到新的文章的時候,往往處于一種束手無策的狀態(tài)。因此,在當前時代的個性化閱讀教學,就需要注意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在具體的操作過程當中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第一,有效歸還學生的閱讀空間。在當前時代學生的閱讀空間在很大程度上被教師所剝奪,這種閱讀空間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層面是實際上的閱讀時間,教師采用了大部分的時間進行文章的主旨內(nèi)容教學。第二層面是學生頭腦中的思維空間。在當前時代,很多教師低估了學生對于對于文本的理解能力。在針對于一個問題的時候頻繁的去發(fā)問,從而呈現(xiàn)出一種效率低下的狀況。所以,在當前的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則應該盡可能的縮短自身在課堂上所占用的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身進行閱讀,討論和發(fā)表自身的觀點。要對學生呈現(xiàn)出一種充分相信的狀態(tài),有效的鼓勵學生進行自我的探究活動。第二,有效的進行引導。雖然,在當前個性化語文閱讀教學是開放性的,但是在整體的思路上還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的引導。這種引導主要分為課堂上和課堂之外。在課堂上的引導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在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表達的表層含義的基礎上,一步步的帶領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從而提升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課堂外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需要針對于教材當中的文本,為學生設定課外的閱讀目標,從而有效的加強學生閱讀的廣度。
綜上所述,在當前時代進行個性化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選擇。其能夠有效的促進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有助于教師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并且能夠提升學生閱讀的自主性。但是,因為很多教師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荼毒過深,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著教學手段單一化,教學資源利用不合理以及占用學生閱讀空間等問題。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就應該有效的加強自身的素養(yǎng),歸還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同時在閱讀教學中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