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五年級數(shù)學知識的特點及學情等,導致這個時期學生的數(shù)學學業(yè)水平出現(xiàn)較大差異。微課作為新興的信息化教學資源,能滿足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需求,使學習更具有個性和針對性。將微課與分層教學相結合,對有關教學策略、學習策略、分層微課設計等進行了探索與研究,并提出了實施的建議及方法。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
五年級數(shù)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都大大增加,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學習習慣、能力較之以前有較高的要求。導致這個時期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出現(xiàn)波動,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始分化,分層教學顯得尤為重要。但限于大班制的現(xiàn)實,和課堂有限的時間,教師往往難以顧及各個層次的學生。
微課作為信息時代的產(chǎn)物,具備“時間短、容量小、針對性強”的特點。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在任何移動終端、任何時間進行多次重復學習,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空間和時間,也能滿足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需要,使學習更具有個性化和針對性。
一年來,筆者進行了基于微課的數(shù)學分層教學研究,并對此有了一定的收獲與心得。
一、學生自學階段:學生與資源分層
此階段是學生自學階段,主要指課前預習,也包括課后復習。此階段學習的效果,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所以,與課堂教學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對學生進行分層,初步將學生分為A(學優(yōu)生)、B(中等生)、C(學困生)三個層次。在分層時充分考慮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各方面情況,包括:定量分析的數(shù)學學業(yè)水平(主要根據(jù)四年級的單元及綜合測驗水平);學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學習習慣、毅力、耐心)等。
微課作為學生進行自學的重要學習資源,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也進行分層設計,力求做到資源的“準確投遞”,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順利地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自學。
例如,在“多邊形面積復習”這節(jié)微課中,先按照教材的思路,將本單元中出現(xiàn)的多邊形面積公式及推導過程進行梳理,至此,基礎部分學習即完成。接著,微課展示了另一種動態(tài)幾何的推導方法,將梯形通過動態(tài)變換變?yōu)殚L方形、三角形等。
以上設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在保證所有學生學習到基礎內容之余,也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了思維的拓展。而在看完視頻后的學習任務報告單中,教師也對此進行了預告:“在此微課的4分18秒后,將是與書本不同的進階推導方法,如果你對書本的方法已經(jīng)非常了解,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學習?!睂W生的學習進行指導,讓學生可以學習到與自身程度相匹配的數(shù)學知識。學生在學習報告單的指導下觀看微視頻,并完成學習報告單上分層次的自我檢測,為參與課堂學習做準備。
二、課堂學習階段:教學與練習分層
學生完成了對微課的自學后,帶著收獲與問題來到課堂。此時的課堂教學與以往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對于部分新知識,學生不再陌生。而且由于學生自學能力的高低,對于新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情況出現(xiàn)了比以往更大的差異。此時學生會出現(xiàn)三種不同情況:A層學生由于基礎較好,自學能力相對較強,對知識一般都可以達到理解,有的甚至可以達到應用的程度。B層學生如果家長有一定的輔助學習,對知識也一般可以達到理解的程度。而C層學生由于基礎較弱,在家長重視的情況下,一般可以達到識記的程度。
通過學生課前上交的學習報告單,了解學生課前自學的情況。再根據(jù)情況調整課堂的教學方法與策略。針對不同目標要求的知識點,讓A層生多教,B層生多練、C層生多問。教師從旁起到輔助和點撥的作用。
在鞏固練習階段,采取分層練習的方式,將練習分為基礎題、提高題、拓展題三個層次,要求A層學生完成三層或后兩層,B層學生完成前兩層,C層學生完成第一層,同時也鼓勵學生“超層”完成任務。分層次的練習在夯實學生基礎的同時,也實現(xiàn)了各層次學生共同發(fā)展的目標。
三、知識鞏固階段:輔導與反饋分層
采用小組合作、生對生、師生一對一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輔導。
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層次將其分為同質小組(由同層次學生組成)與異質分組(由不同層次學生組成)。在教學的不同階段,學生在不同類小組中進行學習。
上課開始,學生在異質小組中對提前自學的微課進行討論,包括微課所講授的知識、自我測評的反饋以及困惑等。在此過程中,A層學生可提供更廣的思路給B層學生,B層學生也可以對C層學生進行指導。學生的困惑可以得到一定的解決,同時,也為進一步學習打下了基礎。
在教師答疑、講授完新知后,學生進入鞏固練習階段。此階段,學生可分成同質小組。由于大家層次接近,可以觸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對學生完成進階練習有促進的作用。將同質學生放在一組,也方便教師進行小組輔導或個別輔導,提高輔導的效率。
在鞏固練習結束后,可進行測評。在測評完成后學生再回到異質小組進行互相批改和訂正。不同層次的學生再次進行輔導交流,答疑解惑。
在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各個層次的學生均充分地展示自己知識掌握的情況,并能得到幫助和提升?;ハ嗵釂柦庖伞⒔涣飨敕ǖ膶W習過程符合“學習金字塔”底層要求,學習效率達到最大化。
“生對生”輔導,一般在課后進行。本人通常指定某A層生做“師傅”,帶一名或兩名C層生“徒弟”,也可以不同層次學生自由結對。對學生的練習、作業(yè)等進行檢查和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也可以共同回看微視頻,進行“教”與“學”的學習。當然,這樣的學習一定要在學生自愿的情況下展開,并與對學生的評價掛鉤。
對于基礎特別弱,或是學習習慣極差的學生,采取“師生一對一”的方式進行輔導。由于這樣的學生人數(shù)較少,我就可以較細致地對其個案進行研究,進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這樣的收效也比較明顯。
根據(jù)學生完成的練習、作業(yè),通過批改學習報告單、作業(yè)、觀察法及訪談法等及時收集反饋信息。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的不同選擇面批、掌握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進度及要求,為后續(xù)微課設計提供參考。
將微課應用到分層教學中,學生的分化得到了一定的緩解,學業(yè)水平也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通過微課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對于微課這種學習形式,也很認同,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的持續(xù)性學習興趣。相信隨著微課設計及應用的進一步探索研究,分層教學可以開展得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郭劍.談計算機課程分層教學的實踐體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25(8).
[2]李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分層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
[3]趙國棟.微課、翻轉課堂與慕課實操教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09.
作者簡介:劉媛,出生于1977年4月,女,籍貫:湖北省武漢市。1998年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大學數(shù)學教育專業(yè),本科,現(xiàn)任教于廣東省佛山市桂城街道桂江小學,職稱:小學數(shù)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信息化與學科教學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