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發(fā)射成功,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實現升級換代,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是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關鍵一步。
每到火箭發(fā)射前,指揮大廳里總有一個聲音,指揮著各個系統(tǒng)有條不紊地推進,他會清晰而有力地進行發(fā)射倒計時讀秒。在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這個崗位叫做01號指揮員。
在長征五號的發(fā)射任務中,01號指揮員叫胡旭東,是一位年輕航天人。36歲。而現在長五的團隊,整個實驗隊的平均年齡不到33歲。
中國航天隊伍有多年輕?請看下例統(tǒng)計數據:第一,中國6.7萬名航天工程師、科學家,平均年齡36周歲。33周歲以下的航天工程師占到全部人員的66%;第二,探月、北斗組網、高分專項、載人空間站等四大航天工程中,200余個分項目、分課目、分系統(tǒng)近千名總設計師、總建造師、總工藝師、總工程師,70后占比44%,80后占比31%,最年輕的分系統(tǒng)總設計師,今年才滿30周歲!
對此,美國航天局高官群中的清醒者,向白宮和五角大樓發(fā)出振聾發(fā)聵的警告:“真正可怕的,不是中國不斷突破的航天科技,而是中國有一支門類齊備、專業(yè)學科完整、結構合理的年青的航天隊伍!”
正是這支“可怕的隊伍”,鑄就了中國航天的世紀大梁!正是這支“可怕的隊伍”,奠定了中國航天事業(yè)后繼有人、代代接續(xù)的無限希望!
神舟十一號飛船宇航員陳冬上校感言:“機遇來了躲都躲不過——我的人生的每一個重大節(jié)點,都與共和國大時代的脈動同頻共振。趕上這個時代,是我們這一代航天員的幸運!”
一點通:年輕的中國新一代航天人才正在成長起來,這是中國航天最大的財富,也是可以預見的輝煌未來。為我們的年輕航天人點贊!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詩與遠方”!
素材運用:令世人震驚的數據;搶占世界科技制高點;年輕的希望;后繼有人;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引領中國制造和中國創(chuàng)造走向世界領先行列;支撐起中國航天的未來……
編輯/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