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
摘 要:“做中學”的探究性學習理論是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探究性學習理論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隨著新課程教育目標的不斷革新,教育者越來越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當前探究性學習理論受到了初中英語教師的普遍關注,借助探究性學習理論提高教學效率也成了初中英語教師教學策略研究的主要方向,下面筆者就來詳細分析如何將探究性學習理論融入初中英語教學中來。
關鍵詞:學習理論;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當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發(fā)展迅猛,拉動了社會經(jīng)濟、通信、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革新,世界聯(lián)系日益密切,交流逐漸增多。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作為建立聯(lián)系的基本工具已變得十分重要。在我國教育體系中,英語作為一門科目已經(jīng)成了每個學習階段的必修科目,甚至掀起了全民學英語的浪潮。長期以來,專注英語教學的教育者不斷探索英語教學的各種有效策略,但是由于中西方語言文化的巨大差異,學生一時難以轉(zhuǎn)變中式語言的束縛,教學策略收效甚微。但是,探究性學習理論逐漸出現(xiàn)在教育者的視野,讓英語教師靈光一現(xiàn),以探究性理論為核心的教學策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也初見成效。筆者將具體談談三種融合探究性學習理論的英語教學策略。
一、巧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初中英語的語法知識比較簡單,詞匯相對來說也比較具體,一般是生活中的實物,不會有較多抽象意義的單詞。比如“book(書),apple(蘋果),table(桌子),fruit(水果)”等之類的實物性單詞比較多,而像“advance(進步),significian(重要性),technology(技術)”等抽象意義的詞比較少見。所以,初中英語教學就比較適合結(jié)合生活實際來設置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性思維。教師可以通過制作英語卡片教具的方法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即教師可以用硬紙片正面畫上單詞所表示的實物,背面寫上對應的英語單詞。在上課之前教師拿出畫著一個醫(yī)生的圖片問學生“He is a…”學生馬上回答“doctor”,教師再拿出一張畫著工程師的圖片給學生看,經(jīng)過思考和課前預習學生會回答“engineer”,看著畫著記者的卡片學生會回答“reporter”或者“journalist”,當課堂氣氛十分輕松融洽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shù)貟伋鼋虒W主題——“Whats you job?”這就是一個英語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的課堂實例,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能夠引導學生探究性地思考,同時也營造了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二、積極開展探究性英語課堂活動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策略下,英語課堂缺乏活力。死氣沉沉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無論是對于學生英語的學習還是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都是不利的。從探索性學習理論的角度出發(fā),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初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角色扮演的活動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在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例如,教師在講授七年級下冊英語“Wheres your pen pal from?”一章時,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人物形象對話交流。學生甲扮演問路人用英語詢問對方:“Excuse me,wheres Xinhua library?(打擾一下,你知道新華書店在哪里嗎?)”另外一個學生扮演指路人:“You should go straight and turn right,it next to a grocery store.(你應該直走,然后右轉(zhuǎn),它在一家雜貨店的旁邊。)”這種在“做中學”的探索方式中學生可以感受英語和漢語的不同,甚至發(fā)現(xiàn)英語有趣的一面,激發(fā)出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組組織英語單詞的聽寫競賽,比如教師將學生分成五組,每組六個人,教師在黑板上將一個由六個字母組成的單詞寫在黑板上,要求五組學生以黑板上單詞的字母開頭寫出另一個單詞,新單詞越長越好,最長的組獲勝,如教師在黑板上寫單詞“office”給第一組,第一組六個學生就要上講臺在黑板上分別以“O,F(xiàn),F(xiàn),I,C,E”開頭寫出新的單詞,如“Orange, Found, Fight, Indeed, cabbage, eraser”單詞越長越好,教師最后評出單詞寫得最長的一組給予獎勵。
三、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英語和閱讀能力
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英語閱讀和寫作中完成探索式的英語學習。要掌握英語這門語言僅僅依靠教師課堂講授和書本是不夠的,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還要進行更加廣泛的探索發(fā)現(xiàn)式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課外的英語閱讀資源搜集并呈現(xiàn)出來,拓展學生的英語視野,增加學生的英語閱讀量。比如,教師引入一篇與學生興趣和愛好相關的短閱讀“What is your favorite pastime?Surf the internet? Tourism? movie?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chorices …”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閱讀這篇課文,畫出生詞,通過查找字典或者結(jié)合上下文的方式理解生詞的意思,接著畫出文章中較難的句子和語法點,如定語從句“Hangzhou is a city that many tourists love. (杭州是一個許多旅游愛好者喜歡的城市)”學生可以在看的同時分析句子的結(jié)構(gòu),當然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結(jié)果會存在不規(guī)范性,這就依靠教師最后的總結(jié)和歸納。教師應該督促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積累相關寫作素材,提高英語閱讀和寫作的能力。
總之,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是十分關鍵的,教師既要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更要重視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拓展,將探索性學習理論和教學策略相結(jié)合,讓學生自覺地完成自主發(fā)現(xiàn)式的英語學習。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面臨更難的學習挑戰(zhàn),在英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和樂趣。
參考文獻:
1.王秀芳.淺談初中英語課堂導入方法[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
2.潘翠云.談談初中英語課堂的有效導入[J].中學教學參考,2010.
(作者單位:陜西省府谷縣第二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