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艷
摘 要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讀”是任何語言教學中任何階段都需包含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小學階段對英語學科“讀”的教學須給予更多的關注。小學里學好語音、語調是學好英語的基礎,語音語調訓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習慣的養(yǎng)成過程,從一開始就要嚴格要求,堅持訓練,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關鍵詞 小學英語 朗讀訓練 技巧
1朗讀的意義
朗讀就是運用重音、節(jié)奏、語調等語音手段把語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也就是清晰響亮地把詞匯、句子、文章等語言文字材料念出來,朗讀具有視覺上的因素,它要求朗讀者仔細看著語言材料,又具有口語表達上的因素,朗讀者大腦想著其發(fā)音,然后專注地念出其聲。
朗讀有助于提高記憶朗讀屬于一種“運動記憶”,在大聲朗讀時,它使口腔肌肉的運動沿著某種慣熟的“路徑”形成一種長期記憶,由此產生的記憶效果可以延續(xù)幾年,幾十年甚至終生。心理學研究證明,人的學習通過視覺獲得的知識占83%,朗讀過程是充分調動學習者視覺、聽覺、動覺的過程,可以達到綜合記憶的效果。朗讀有助于培養(yǎng)語感,經常性的英語朗讀訓練有助于建立起英語詞形聲符和語義內涵之間的聯系,形成最基本的英語語言系統(tǒng),培養(yǎng)出英語語感來。朗讀有助于提高寫作朗讀是生理活動向心理活動的轉化,即“內化”。英語朗讀能夠體現出英語教學的內化真諦,大量準確的朗讀有助于學生詞匯與句子的積累,有助于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語言感知能力和語言想象力的提高,能夠促進聽力和口語的進一步完善,更能夠充分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
2朗讀教學的方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注意持續(xù)性差,興趣易變、不穩(wěn)定,如果不能以趣味吸引學生,學生會在反復的訓練中感到枯燥,在繞口的朗讀面前失去信心。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去開展朗讀教學,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朗讀技巧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開展。
(1)克服學生怕開口的心理。學生的朗讀水平不高,不敢開口說英語是最大的原因。英語是外來語言,學生很難保證能像說母語一樣流利,通暢,所以有時就會羞于開口。要攻克這一心理難關,教師首先要鼓勵學生大膽、“臉皮厚”。教師要反復強調:不管讀得對不對,都要讀出來。讓學生明白,只有讀出來了,教師才能進行評價和指導,自己才會有進步。其次要對敢在課堂上朗讀英語的學生給予大力的表揚,評價時教師用語言對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營造良好的課堂朗讀英語的氣氛。切忌對讀得不好的學生冷嘲熱諷,打擊學生的自信心。
(2)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范讀。雖然現在市場上有很多學習輔導工具,學生可以利用這些工具進行聽讀訓練,但是教師范讀的作用是這些工具不能替代的。學生學習和吸收知識主要都在課堂上,教師要以自身優(yōu)美、純正的語音、語調感染、熏陶學生。教師是學生的榜樣,英語教師的朗讀水平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會帶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從而引起學生的朗讀欲望。
(3)教會學生有用的朗讀方法和技巧。有的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讀得不好,讓人聽起來很別扭,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到朗讀的一些方法和技巧。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中英兩種語言的差異,如語文的聲調有四種,但是英語的聲調就只有升和降兩種,所以不能把語文的朗讀方法直接套用到英語的朗讀中去。其次要教會學生朗讀的節(jié)奏,學會區(qū)分音節(jié)。有的學生朗讀的時候上氣不接下氣,讀得很累,原因就在沒有掌握朗讀的節(jié)奏。另外,要讓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堅持以快速、高聲、清晰的方式來多讀多說。杜絕小學階段朗讀英語有氣沒力,慢吞吞的現象。如果學生在小學就讀得很慢,那么到了初中就會更慢,高中時就基本都不怎么愿開口朗讀了。還有朗讀時眼睛要看書,要有感情地朗讀等等。學生掌握基本的方法之后,多加訓練,就能提高朗讀的水平。
(4)開展形式多樣的朗讀活動,帶給學生朗讀的興趣和成功感。小學生生性愛動,愛表現自己,很難對單一的一種訓練形式保持持久的興趣。所以教師要根據朗讀材料的特點,積極運用情景、游戲、多媒體、獎勵等手段,盡力讓小學生保持對英語朗讀的持續(xù)注意。如在課文的朗讀時可進行全班讀,小組讀,個人讀等形式的結合,還可以對課文進行表演。單詞朗讀時可用開火車,高低聲讀,小組讀或男女生讀,并展開競賽和游戲,看誰讀得好。也可舉辦一些英語朗讀的比賽和活動,讓班級全員參與,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獲獎的學生可以在校園的廣播站里展示朗讀的風采等。班級的朗讀氣氛熱烈,促進了英語成績的提高,也給學生帶來了成功的喜悅。
(5)注重朗讀習慣的培養(yǎng)。晨讀是朗讀習慣養(yǎng)成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一日之計在于晨,早上是朗讀和練習口語的最佳時機。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每天的計劃:早上起床后,在刷牙洗臉吃早餐的同時聽英語錄音。上學前或上學后讀英語十至二十分鐘,還要充分利用英語早讀課的二十分鐘。要求學生在朗讀時要養(yǎng)成大聲讀的習慣,大聲朗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和節(jié)奏感;有利于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和記憶的加強。要養(yǎng)成用心讀,集中注意力的習慣,通過這樣的朗讀可以增強學生識記單詞、句子的能力。另外,要培養(yǎng)學生及時鞏固知識的習慣,特別是課后要及時反復朗讀,在朗讀的同時可結合寫的練習,口手結合,在識記方面尤其是單詞的識記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平時的朗讀訓練中,在已經把課內的朗讀材料讀熟的前提下,可以讀一些課外的朗讀材料,日積月累,學生的朗讀水平將會提高上去。
綜上所述,英語朗讀教學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教師首先要提高認識,明確朗讀的重要作用,在與家長取得積極配合的情況下,正確引導學生堅持朗讀訓練,并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