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美芳
幼兒園家長委員會就是家長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和協(xié)助幼兒園的教育和管理的非官方家長組織,能促進幼兒園向更高層次健康和諧地發(fā)展。作為家庭與幼兒園之間聯(lián)系的橋梁和紐帶,家長委員會對增進家庭和幼兒園間的信息傳遞,提升家庭和幼兒園的教育資源及形成教育合力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傳統(tǒng)的家園之間的交流方式通常是單向的,幼兒園處于主動、主導的地位,向家長提出要求,而家長則是從屬、被動地聽取幼兒園發(fā)布的信息,這樣被動的配合往往是矛盾產(chǎn)生的先兆。例如我們園第一年使用《幼兒園整合課程》時,有很多活動的開展都需要家長的配合,比如說材料的準備、知識的鋪墊等等,所以我們基本上每天都有信息給家長,要求帶這個、準備那個,一兩次還好,每天都要的話,家長們就不耐煩了。有的家長直接打電話給園長:“怎么回事,你們幼兒園的老師上的什么課,怎么一直要帶東西?”矛盾一度激化。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園立刻召開了家長委員會會議,并邀請專家進行詳細介紹,還配以活動實錄,讓他們直觀地了解到“原來我們的孩子帶來的材料是這樣使用的”,認識到有了這些材料的輔助,自己的孩子能更快更好地學習。家委會了解情況之后,他們立刻通過班級群、博客等在家長中進行溝通、宣傳,幼兒園也配合開展“家長開放日”,家長們這才恍然大悟,開始主動支持我們的工作了。直到現(xiàn)在,每開展一個主題活動,家長們基本上都會主動來詢問要準備些什么材料。
每個家庭、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特有的優(yōu)勢,對這些優(yōu)勢的挖掘與利用單靠幼兒園難免力不從心的,而家長委員會可以幫助幼兒園更好地做這項工作。像我們幼兒園玩的輪胎,就是小班的一位家委會成員推薦的,因為當時我們正在做本土資源這個課題,所以家委會也有心留意,在整理資源時,發(fā)現(xiàn)班上一位家長是開汽修廠的,有很多廢舊輪胎,就進行了溝通,希望能購買一些,而這位家長也是十分的支持,最后無條件捐贈了幾十個輪胎。還有大班開展的“牙齒咔咔咔”活動,想請牙醫(yī)來現(xiàn)場解說,也是我們的家委會牽線搭橋,找親戚、查鄰居,深入挖掘,最終找到了牙醫(yī)資源。
現(xiàn)在很多家長都喜歡盲目跟風,不考慮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給孩子報英語班、奧數(shù)班。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網(wǎng)上一段“三五一十五”的視頻,里面的孩子大概讀小班,她的媽媽在教她背乘法口訣,這段視頻我們在開家長委員會時放給家長們看,當孩子第一次背“三五得五”時,所有的家長哄堂大笑,第二次仍有大部分人在笑,到了第三次、第四次,到最后孩子哭喊著“為什么要背三五一十五,我記不住”時,全場寂靜了,家長們的表情是震驚,是深思。這一次的震撼教育效果是明顯的,這段視頻被各班的家委會成員轉(zhuǎn)載在微信群、QQ群,徹徹底底地引發(fā)了一場“退班潮”??催^視頻的家長基本上都表示要遵循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
幼兒園大型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家長的參與,而家長的組織工作自然就落在家委會的身上。由于家委會有熱情和較強的號召力,活動時幾乎都能做到一呼百應。例如我園幼兒的親子運動會、春秋游活動都請家委會代表討論制定方案,并一起組織實施。中班的“參觀郵局”、大班的“荷塘月色”活動都有家委會成員和家長代表一同前往觀看;每月一次的膳食管理也會由保健醫(yī)生和家委會成員一起安排、分析。
總之,家長委員會是一種代表著全體家長和幼兒利益的群眾性組織,也是一種家園共育的形式。我希望,我們家長委員會的每一位成員都能認識到這種組織形式的意義所在,都能樂于通過這種組織形式,奉獻自己的智慧、精力和時間,為幼兒園的發(fā)展出謀劃策,使我們黃橋中心幼兒園的教育質(zhì)量和管理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黃橋中心幼兒園)
[1]汪秋萍,陳琪.家園溝通實用技巧[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胡劍紅.破解家園溝通的44個難題[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