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鐵鈞
生命的季節(jié)
文/周鐵鈞
《千字文》說:“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贝笞匀恢芏鴱褪嫉匮堇[四季,動植物也隨之變換著各自的生命季節(jié)。
冰雪覆蓋的北極圈,生存著一種地衣,這種藻類和真菌組合的植物:每年生長期只有兩個多月,其他時間都用休眠來抵御嚴寒。
田鼠和水獺的習性相似,夏秋時節(jié),它們幾乎時無消閑,總是忙忙碌碌地尋找食物,并儲備在洞穴中。當寒風凜冽、雪花飄舞時,它們開始閑適養(yǎng)息,在洞中美美地享受不愁吃喝的日子。植物和動物都有生命季節(jié),不論環(huán)境如何惡劣,都會用自己的方式適應生存、享受舒適。
如今,許多人的生命已沒了季節(jié),在激烈競爭中,每天萬務纏身、高度緊張、壓力巨大,似超負荷承重的千斤頂,隨時有垮下來的危險。
一位擁資億萬元的富豪,43歲因過度勞累猝死。他生前,周圍人稱譽他成功的同時,也生出憐憫:他為賺錢近似拼命,不分白日黑夜,幾乎沒有吃飯、睡覺的時間,在車內、飛機上、餐廳里他都在處理繁雜的事務。財富對他來講只是不斷攀升的數(shù)字,一單生意賺了一千萬元沒有讓他激動,而一次偶然的鄉(xiāng)村游卻讓他興奮無比,逢時便大講回歸自然的爽快、愉悅。
錢鐘書曾說:“日有落升、山有起伏、流有涌穩(wěn),人也須有疾緩娛閑,合其自然?!鄙乃募?,不必像春萌夏勃、秋熟冬蟄一樣截然,只要時有所行、行有所動,哪怕一月、一周、一天分出忙閑,就不失為張弛之道。
繁務再多,也要留出散淡時光,事無輕重、唯人所造。讓焦躁、忙碌暫時定格,走進另一種心態(tài)、環(huán)境,便可找回久違的愜意輕松。假如那位英年早逝的富豪,給自己多留些閑適光陰,去賞山觀水,在大自然中養(yǎng)生健身,就會盡享美妙的生命季節(jié),就可活出舒心暢順、豐澤滋潤,絕不至于過早撒手人寰。
清代詩人袁枚,曾官任知縣,做一縣之長應該夠忙了,他卻不減特殊愛好:旅游。他在任職期間,給自己立了個制度:每月放假七天去旅游,他做官二十余年,忙中偷閑地游遍了江、浙兩省,寫下大量吟詠山水名勝的詩篇。
袁枚雖有“公款旅游”之嫌,但生命季節(jié)張弛有度,心態(tài)怡然,樂觀無憂,換來了體魄強健,80歲仍能徒步登山,身輕步穩(wěn)。而袁枚鄰縣的縣令邱成顧則是個“工作狂”:治河筑壩、屯田墾荒、建寺修廟,每項繁務都要事必親躬,整天忙得不可開交,結果“食無饑飽、寢少足時”,積勞成疾,僅活到43歲。
后人為這兩位縣令賦詩曰:“長足山水賦八方,年逾耄耋越平崗。纏身瑣務如縊命,歲尚不惑沉夕陽?!鄙募竟?jié),是紛繁中辟出的一段恬適,浮躁中獨享的一份寧靜,聰慧的人,懂得時間短并非不足,是另一種有余,舍棄忙碌不是失去,而是生命意義上的長遠擁有。
人來世間就注定要離去,來與離是一段時光,消費時光的籌碼人人平等,雖無法增減,卻可把握。生命季節(jié)只需不擇時間、隨心所欲的一點閑暇,躺在青青草地,仰望藍天、沐浴陽光。生命的季節(jié)不必激情四溢,也無須躋身繁華,只要清茶一盞、默閱閑章,靜心清夢,營造出疾緩有度的似水流年,享受生活的繽紛多彩、輕松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