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驗方
我前段時間確診了慢性腸炎,最近一直睡不好、拉肚子,每天要跑四五次廁所。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方子,具體如下:石榴皮20克、果盒仔20克、車前草20克、甜菊3克,用水煎煮后三餐前30分鐘服用。請問專家此方是否有效。
專家點評:
生活中很多人受慢性腸炎困擾,長期的飲食紊亂無度、精神緊張、消化不良、腸功能混亂、免疫功能失調(diào)等,都可能造成腸道黏膜炎癥、潰瘍。慢性腸炎常表現(xiàn)為腹瀉、腹痛、大便呈稀糊狀,還伴有精神倦怠。
中醫(yī)認為慢性腸炎的病因在脾胃,與肝腎密切相關(guān),治療首先要辨證。首先辨緩急:慢性腹瀉發(fā)病緩慢,病程較長,遷延日久,一旦飲食不當,勞累過度就容易復(fù)發(fā),常以脾虛證為主。如果病久則傷腎,出現(xiàn)五更瀉、腰膝怕冷。因此,治療需要脾腎同治。其次是辨輕重:慢性腸炎病人如飲食較正常,多為輕證,預(yù)后良好。如果食欲不佳導(dǎo)致津傷液竭,則多為重證。最后辨寒熱虛實:病程較長,腹痛、不渴,多屬虛證;大便清稀、腹痛喜溫、手足涼多屬寒證。
此方中,石榴皮有澀腸止遺、止血止帶、殺蟲斂瘡等功效。果盒仔有較強的抗菌作用。車前草能清熱利尿,涼血解毒,可輔助治療細菌性痢疾。甜菊為輔料,增加口感。此方對細菌性的結(jié)腸炎有一定輔助治療效果,但最好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使用。另外,石榴皮含糅質(zhì)較多,對胃腸黏膜有刺激作用,胃部不適的人不建議用。
慢性腸炎容易復(fù)發(fā),建議患者到正規(guī)醫(yī)院辨證治療。生活中注意規(guī)律飲食,并保持良好的情緒。
我前段時間總是牙痛,吃不了東西,十分難受,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方子,具體如下:取五倍子10~30克,加水250~500毫升,煎后含漱,每次10~15分鐘。也可以研粉頻擦牙痛處或貼敷腮頰紅腫處,能立刻止痛。請問專家此方是否有效。
專家點評:
臨床上引起牙疼的疾病有很多種,譬如說牙髓炎、根尖周炎、冠周炎等。此外,上火也可以引起牙疼。
五倍子味酸、澀,性寒,歸肺、大腸、腎經(jīng),具有斂肺降火、澀腸止瀉、斂汗、止血、收濕斂瘡等作用,看起來與牙痛毫不相干,但古代中國藥物學(xué)著作《開寶本草》中卻有記載,五倍子能夠治療“齒宣疳匿”等病??诤灞蹲蛹逡簩嵒?、虛火所致的口腔潰瘍和牙齦炎均有良效。
需要注意的是,用藥期間,患者應(yīng)該忌食辛辣、刺激性及油膩食物。
最近我在報上看到一個骨質(zhì)疏松的方子,具體如下:龜板、雞蛋殼各100克,白糖50克。龜板、蛋殼洗凈曬干,研成細粉,與白糖調(diào)勻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粉5克,溫水沖服,每日服2次,連服1~3個月。請問專家此方是否有效。
專家點評:
骨質(zhì)疏松屬中醫(yī)“骨痹” “骨痿”范疇。中醫(yī)認為“腎主骨”,骨松主要與腎陰虛導(dǎo)致精、髓生成不足密切相關(guān),選用補腎中藥對骨松有一定防治效果。
龜板(烏龜殼)味甘、咸,性微寒,主要有滋陰抑陽、益腎健骨、養(yǎng)血補心等功效,是中醫(yī)臨床治療骨質(zhì)疏松、小兒佝僂癥等的常用藥;蛋殼研末有制酸止痛、收斂止血等功效,可用于胃痛、反酸、軟骨癥、耳流膿等癥。
所以,堅持服用3個月左右,對防治骨質(zhì)疏松有一定效果,本方也可用于小兒缺鈣、長牙晚等。
前段時間我患上了尿路感染,老是尿頻、尿急,有時還有尿道燒灼感,非常難受。請專家推薦一個方子。
專家點評:
尿路感染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tǒng)感染疾病,多為濕熱內(nèi)生和外邪入侵導(dǎo)致。中醫(yī)治療尿路感染,尤其是產(chǎn)生耐藥的病人,有其獨到的優(yōu)勢,原則為清濕熱、補脾腎。
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方子:車前草100克、淡竹葉12克、甘草10克,水煎去渣,每日一劑,連服7~10日復(fù)查。
方中,車前草味甘而性寒,具有祛痰、清熱、排毒、抗菌的功效,用于水腫尿少,熱淋濕痛、暑濕瀉痢等。淡竹葉性寒,含有大量的黃酮類物質(zhì),具有很好的抗菌、抑菌作用。甘草在方劑中能起到溫和調(diào)劑的作用。將這三劑藥洗干凈,水煎去渣后,在服用前可放少量的冰糖改善口感。對濕熱下注的膀胱炎、尿道炎、小便短赤澀痛有一定療效。另外,如果有手心發(fā)熱的陰虛癥狀,可以加生地、丹皮;如果有腰痛者可以加枸杞;尿常規(guī)有白細胞的可以加黃柏、魚腥草等。
需要提醒的是,尿路感染的病人在服用此方時,應(yīng)忌食辣椒等燥熱助火的食物,注意鍛煉、多喝水,可排毒和增強體質(zhì),抵御外邪。
我近來發(fā)現(xiàn)自己臉上開始陸續(xù)有了老年斑,以前只是手上和身上有,現(xiàn)在臉上都出現(xiàn)了,很恐慌。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祛斑的方子:茯苓數(shù)兩,研成細末,與雞蛋清調(diào)勻后涂患處,每晚睡前涂一次,晨起用溫水洗去。想請專家點評一下這個方子是否可用。
專家點評:
大多數(shù)老年人身上都會出現(xiàn)一些黑色的皮疹,稱之為“老年斑”,也叫脂溢性角化病,一般不會自行消退。老年斑不僅影響容顏,也提示身體趨向衰老,加大了老年人的心理壓力。
方中,茯苓有助于祛斑增白、潤澤皮膚。明代中醫(yī)藥學(xué)著作《本草品匯精要》中記載:“白茯苓為末,合蜜和,敷面上療面瘡及產(chǎn)婦黑皰如雀卵?!币虼耍摲接幸欢ǖ淖o膚、祛斑作用。但由于有的人可能會對雞蛋清過敏,建議先咨詢中醫(yī)師后再自行使用。
除了積極治療老年斑,若日常生活中注重預(yù)防,可起到更好的效果。
1.補足維生素E。維生素E能阻止脂褐質(zhì)生成,并清除自由基,延長壽命,有較強的抗衰老性能。建議日常飲食中多吃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如綠葉菜、奶類、蛋類。
2.做好防曬。日曬也是老年斑形成的主要因素,做好防曬,是重要預(yù)防手段。盡可能避免日光過強時外出,如需外出,最好選擇合適的防曬方式,如戴帽子、打遮陽傘及涂防曬霜等。
3.堅持干洗臉。干冼瞼能有效提升毛細血管的活性,幫助保持皮膚彈性,加速血液循環(huán),減緩面部皮膚老化,防止形成老年斑。方法如下:雙手掌上下推擦面部肌膚20~30次;用中間三指指腹左右推抹前額20~30次,再輕拍整個面部肌膚1~3分鐘,之后用清水洗臉。每天早中晚各1次。
另外,老年斑若出現(xiàn)以下情況,須及時就醫(yī):表面潰爛出血;色澤突然變深,伴有瘙癢、疼痛;在短時間內(nèi)出現(xiàn)大量老年斑類皮疹,且迅速增多、增大;老年斑的質(zhì)地變硬等。
最近被檢查出患有痔瘡,從網(wǎng)上看到了一個偏方:蒲公英、黃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普通盆內(nèi),趁熱先熏后洗,每日洗2~3次,每次15~30分鐘,可治療痔瘡。想請專家點評一下此方是否能用?
專家點評:
痔瘡,醫(yī)學(xué)上多認為是由于直腸黏膜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瘀血、擴展和曲張形成的靜脈團,臨床癥狀多見便時滴血、腫脹、疼痛、墜脹感等。
導(dǎo)致痔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長期便秘、大量進食辛辣刺激食物、飲酒和久坐壓迫肛墊組織被認為是主要誘因。
該方對治療痔瘡有不錯的效果。蒲公英、黃柏、赤芍的功效是清熱解毒;丹皮、桃仁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茯苓能利水滲濕;白芷可消腫止痛。但需提醒,這個方子更適合外用治療輕度痔瘡,建議嚴重痔瘡患者還是要及時去正規(guī)醫(yī)院肛腸科就診,以更好地辨證治療。
痔瘡發(fā)作期間,患者應(yīng)少吃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瓜果,以免因大便干燥、排出困難而加重病情。芹菜、菠菜、韭菜、黃花菜以及蘋果、桃、杏、瓜類等含有豐富纖維素的食品,可以增加胃腸蠕動,潤腸通便,有助排出腸道內(nèi)的有害物質(zhì)。
另外,對痔瘡有預(yù)防作用的食物還有赤小豆、槐花、黑芝麻、豬大腸、羊大腸、胡桃肉、竹筍、蜂蜜等。同時,建議痔瘡患者平時最好能經(jīng)常參加戶外活動或體育鍛煉,養(yǎng)成每天定時排便的良好習(xí)慣,排便后可用溫水或藥物清洗肛門。
我近來食欲很不好,甚至有點厭食,朋友給推薦了一個方子:取藿香、佩蘭各4克,開水浸泡5分鐘,代茶頻飲,連服2~3天。想請專家點評一下是否可用?
專家點評:
該方對我國南方地區(qū)食欲欠佳患者確實有效。在南方地區(qū),特別是夏秋季節(jié),氣候潮濕,濕邪入侵脾胃,導(dǎo)致脾胃運化功能下降,人們?nèi)菀壮霈F(xiàn)食欲差、身體困倦等表現(xiàn)。
該方中,藿香和佩蘭都是氣味芳香、性偏溫燥的藥物,有較好的芳香化濕、健脾和胃的作用。藿香味辛,性微溫,主要的功效是祛暑解表、化濕和胃。臨床常用于夏季感冒、胸脘痞悶、嘔吐泄瀉、妊娠嘔吐等。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在胃口不好的時候,會想吃一些香燥的食物,比如瓜子之類。這是由于脾喜芳香,瓜子之類的香燥的食物可以振奮脾胃之氣,以助食欲。所以當濕濁之氣嚴重,郁結(jié)在脾胃,導(dǎo)致陳腐淤積,而藿香能振奮脾胃之氣,醒脾和胃,使?jié)駶嶂畾庖子诨?,食欲也會逐漸恢復(fù)。佩蘭,性味辛平,主要功效是解暑化濕、辟穢和中,可治療暑濕所致的感冒、食欲不振、腹部脹滿等。并常與藿香一起配伍使用。相比藿香,佩蘭行氣的作用更強。兩者一起使用,祛除中焦?jié)駳?、振奮脾胃陽氣的作用是非常好的。
此外,藿香、佩蘭泡茶飲還很適合“濕氣重”的人群,“濕氣重”臨床表現(xiàn)除食欲不振外,還常伴有大便不爽、大便不成形、身體困重乏力、四肢沉重、舌苔厚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