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馬氏文通》中的坐動和散動

      2017-02-25 02:45:24
      關(guān)鍵詞:馬氏語詞語法

      丁 姝

      (北京大學(xué) 中國語言文學(xué)系,北京 100871)

      《馬氏文通》中的坐動和散動

      丁 姝

      (北京大學(xué) 中國語言文學(xué)系,北京 100871)

      《馬氏文通》中的“坐動”和“散動”概念是馬建忠借鑒西方語法理論所首創(chuàng)的一個漢語語法學(xué)概念,是其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研究《馬氏文通》卷五、卷十的相關(guān)文本,可以分析出這一概念的內(nèi)涵及其與《文通》其他概念的關(guān)系,并以此為基礎(chǔ)進一步討論其在后世漢語語法研究中的影響與流變。

      《馬氏文通》;坐動;散動

      《馬氏文通》是我國第一部完整、系統(tǒng)的漢語語法著作,標志著中國現(xiàn)代語言學(xué)的開端。作者馬建忠借鑒西方語法理論,并結(jié)合漢語的特點加以改造,獨創(chuàng)了“坐動”與“散動”這對概念,這一概念的提出在漢語語法研究史上意義重大,宋紹年(2004)認為:“正是這對概念提供了構(gòu)建漢語句法系統(tǒng)的基礎(chǔ)?!盵1]

      一、坐動、散動的定義與內(nèi)涵

      《馬氏文通》中“坐動”和“散動”概念的提出首先見于《實字卷之五·動字相承》一節(jié):

      “一句一讀之內(nèi)有二三動字連書者,其首先者乃記起詞之行,名之曰坐動;其后動字所以承坐動之行者,謂之散動。散動云者,以其行非直承自起詞也?!盵2]

      這可以看作是馬建忠為這一概念下的定義。馬建忠認識到漢語中“兩三動字連書”的特點,并且認為這種情況“不盡助動然”。也就是對于助動字來說,后面一定有一個“所助之動字”能夠使助動字成為助動字,這個“所助之動字”就是散動。馬建忠受到助動字這種特殊情況的啟發(fā),進一步認識到這種“動字相承”的情況是可以更加普遍的:“凡動字之在句讀,有散動為承者,概為坐動。使散動之行與坐動之行,同為起詞所發(fā),則惟置散動,后乎坐動而已。夫如是,與助動無異。”[2]因此可以將馬氏的這一定義概括為:在動字相承中,前面的動字是坐動,后面承接的動字是散動。這個定義有兩個特點,一是限定了動字相承或是“兩三動字連書”的前提條件;二是以動字的前后次序作為判定坐動和散動的標準。

      散動和坐動的判定是相對的,也就是馬建忠所說的“所謂散動者,又為承讀之坐動”?!俺凶x”是指在動字相承的情況下,如果“更有起詞焉以記其行之所發(fā),則參之于坐散兩動字之間而更為一讀”,[2]這個讀就是“承讀”。馬建忠認為承讀中的核心動詞具有兩重性,對于整個句子來說是散動,而如果只在承讀中審視又是一個坐動,這是其語法理論中層級性的一個體現(xiàn)。

      《馬氏文通》一書中的論述較為精煉,要想深入理解其理論內(nèi)涵不應(yīng)忽視馬建忠所列出的大量例句以及對例句的分析。馬氏通過具體分析《論語·季氏篇》和《求賢詔》兩段長篇語料,進一步解釋了“坐動”和“散動”的這一概念。在兩篇長篇語料中,諸如“季氏將伐顓頊”這樣只有一個動字的句子,馬建忠將“伐”字注明是“坐動”,這說明坐動字未必要限制在“動字相承”的情況下。由此可以得知,坐動與散動是對于動詞性質(zhì)的一種周遍性的分類,即動字不是坐動,就是散動。這一點還體現(xiàn)在卷十《論句讀》對于坐動和散動的再次定義中:“凡內(nèi)外動字,以言起詞之情者,曰坐動。(彖二·系三)”“又所謂坐動者,即句讀之語詞也。(彖二·系三)”“外動字或為語詞,或為散動,其止詞必位其后。(彖三)”分析這三處的表述,可以看出其與動字篇的定義主要有兩個差別:一是坐動和散動不再限制于“兩三動字連書”的情況;二是直接將坐動等同于語詞,將散動看作是與語詞對舉的概念,而不再是從動詞出現(xiàn)的順序和位置這些形式的角度定義。盧烈紅(1996)將其概括為“坐動是句讀中的語詞,散動是句讀中的非語詞的動字”。并認為這是“純從語法功能來區(qū)分坐動與散動”。[3]這樣一來散動的形式范圍便可以擴大,不僅可以“直承動字”作為坐動的止詞,還可如“散動諸式”一節(jié)中所指出的那樣用如起詞、表詞、司詞和偏次,散動字不必依附坐動而存在。我們可以認為動字篇關(guān)于坐動和散動的定義是狹義的,而卷十的定義是廣義的。

      二、坐動散動與《文通》其他概念的聯(lián)系

      1.坐動、散動與動字相承

      坐動和散動是對于動詞語法功能的分類,之所以放在“動字相承”這一章中討論,是為了在明確動詞性質(zhì)的基礎(chǔ)上討論一個句子中動詞之間的地位和關(guān)系。馬建忠在定義坐動和散動時指出散動字要“承坐動之行”,因此“兩三動字連書”并不是可以判定動字相承的依據(jù)。更重要的是,馬建忠在此節(jié)的最后提到了“兩動字意平而不相承”的情況,如“牽牛而過堂”這類“間以‘而’字連之”的句子,可見在其體系中是應(yīng)該有“動字相承”和“動字相連”兩種情況的。宋紹年(2004)指出:“《文通》應(yīng)該為動字相連單列一節(jié),盡管《文通》沒能這樣做,但馬氏已經(jīng)抓住了漢語的這一特點,對動字相連和動字相承作出了明確的區(qū)分。”[1]馬建忠在這里提到“不相承”的情況,正是為了更加準確地定義“動字相承”這一概念,提醒讀者注意將動字相連的情況剔除?!段耐ā匪e的“不相承”的情況相當于今天的連謂結(jié)構(gòu)和謂詞性聯(lián)合結(jié)構(gòu),而馬氏結(jié)合大量語料總結(jié)的“動字之可承以散動”的三種情況,若按現(xiàn)行的語法理論來看,可以進行如下重新分類:

      一是述賓結(jié)構(gòu)的VP+VP,這一類包含馬氏分類中第一種的“動字言官司之行者”,如“耳聞”“目見”等,可概括為“感官動詞+散動”,以及馬氏分類第二種中的“恐”“懼”之類,即心理動詞+散動。

      二是遞系結(jié)構(gòu),這一類對應(yīng)馬氏所注意到的“請”字句和“使”字句。對于“使之逐魚鹽商賈之利”這樣的句子,馬氏做出了這樣的解釋:“‘之逐魚鹽之利’,‘使’字后承讀也。承讀起詞例用‘其’字,今以‘之’字,唯‘使’之后承讀有然也。”[2]代詞“之”不能夠作主語,但“使”字之后的承讀可以用“之”字卻不用例用之“其”字,這是因為“之”字還充當了“使”的賓語,這里體現(xiàn)了其兼語式意識的萌芽。

      三是謂詞性偏正結(jié)構(gòu)。謂詞性偏正結(jié)構(gòu)包括“凡動字記有形之動”的一整類句子,如:“景公說:大戒于國,出舍于郊。(《孟梁下》)”以及下面兩個例句:

      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墩撜Z·季氏篇》

      今吾以天之靈,賢士大夫定有天下?!肚筚t詔》

      2.坐動散動與句讀

      馬建忠對于讀的定義是“凡有起詞、語詞而辭氣未全”,對于句的定義是“凡有起詞、語詞而辭意已全”。首先,在馬建忠的理論中,可以有無起詞的句讀。其次,辭氣全與不全可以理解為語詞是否充當核心謂語。而句讀與坐動散動都是一個具有層級性的問題,如果散動是“承讀”的情況,那么散動在讀中是坐動也是語詞,所以語詞和非語詞、充當核心謂語的語詞與不充當核心謂語的語詞,這兩對概念實際上是具有一致性的。

      如果我們再著眼于馬建忠在書中所羅列的散動的具體形式與讀的具體形式,就會發(fā)現(xiàn)“散動”和“讀”的語法功能往往是相同的。散動字可以充當止詞、起詞、表詞、司詞和偏次。而“讀之用有三”,分別可以用如名字、靜字和狀字,可以用為起詞、止詞、轉(zhuǎn)詞和表詞,雖然用為偏次沒有被單獨提出,但是讀作偏次的情況也是不能否認的。司詞和轉(zhuǎn)詞都可以看作是介詞的賓語,而弁讀連字如果可以看作介字,那么讀實際上也是介詞的賓語。但是有一些讀的形式仍舊無法在散動的形式中找到,比如“與讀相聯(lián)”這類句子中的讀往往位于句子的最高層次,通常充當狀語:

      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張中丞后序》

      由此可見在簡單句和舍讀獨立句中,讀和散動實際上是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有學(xué)者認為《馬氏文通》中“讀”與“散動”界限不清,這是因為馬建忠常用“散動”來代指散動所在的讀。不同于“讀”的概念,“散動”是針對動字本身的一個概念范疇。

      三、坐動與散動理論的流變和評價

      黎錦熙在《新著國語文法》一書中繼承了馬建忠“散動”的說法。他指出:“凡句子,語意只是敘述一件事的,不怕動詞多,實際上只能有一個是述語(主要動詞),其余的都是不作述語的動詞,就叫做‘動詞的散動式’,簡稱‘散動詞’?!盵4]“‘不作述語’是散動詞最簡單而扼要的定義。”[4]雖然對這個名字進行了繼承,但黎錦熙認為他的“散動詞”與馬建忠是有區(qū)別的:“散動詞是《馬氏文通》上所定的名稱,恰相當于英文中動詞的‘無定法’和‘分詞’?!薄啊段耐ā穼τ谏?,又稱正式的動詞及助動詞為‘坐動’,我們不取?!盵4]黎錦熙的“散動詞”基本上相當于馬建忠所說的廣義的散動。馬建忠之后更多的學(xué)者認為“散動”只是比附西方語法的不定式,帶有一定模仿痕跡,而未將“散動”的概念繼承下去。王力先生在《中國語法理論》中指出“《馬氏文通》把和不定式相當?shù)膭釉~叫做‘散動’”。[5]呂叔湘、王海棻在《馬氏文通讀本》中也認為“馬氏用‘散動’對譯西方語言的不定式?!盵6]杜敏(1999)更是認為:“‘散動’的價值體現(xiàn)在它本身消亡中,因為這一過程是中國語法學(xué)走向獨立之路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7]

      《馬氏文通》對于坐動和散動的區(qū)分總體上看是符合漢語語言事實的,但這仍舊是馬建忠將其普遍語法觀念在漢語語法研究中所做的一次應(yīng)用。他在以功能為判斷依據(jù)的前提下對動詞進行了這樣的分類,而這個結(jié)果則揭示了漢語和西方語言動詞在功能上的相同之處。正如馬氏在《后序》中所說的“各國語法大皆相似,所異者音韻與形耳”。[2]《馬氏文通》中有一個著名的觀點——詞類通假說,即某一個詞一旦充當了它不經(jīng)常充當?shù)木浞ǔ煞謺r就假借為其他詞類的詞了。值得注意的是,馬建忠在言散動用為起詞或表詞時,并沒有經(jīng)過“用如名字”或“用如靜字”這個樞紐,這是否證明馬建忠認識到動詞也可以作主賓語呢?散動理論又是否與《馬氏文通》的詞類系統(tǒng)相矛盾?恐怕并非如此。馬建忠之所以要對動詞做出“坐動”和“散動”這種之后的學(xué)者大多舍棄了的區(qū)分,正是詞類與句法成分一一對應(yīng)觀念的體現(xiàn),正是由于馬建忠認為動詞不能作主賓語,所以面對出現(xiàn)在主賓語位置的VP他才會想到與西方語言的不定式相比附。

      陳慶漢(1999)認為:“《文通》就動詞多功能的研究對揭示漢語詞類與句子成分的關(guān)系是一對多而不是一對一的這一漢語語法的特點起了重要的引導(dǎo)作用,它是這一特點研究的源頭?!盵8]《馬氏文通》的理論不是盡善盡美的,但其所揭示的現(xiàn)象和矛盾卻是值得后人注意的?!白鴦印迸c“散動”的理論雖然未被繼承,但馬建忠在這種區(qū)分中卻客觀上揭示了漢語動詞的多功能性,這對于后世進一步研究漢語動詞不同功能的不同語義、語用價值起著重要的啟發(fā)作用。

      [1]宋紹年.《馬氏文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4.

      [2]馬建忠.馬氏文通[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8.

      [3]盧烈紅.《馬氏文通》“坐動”“散動”說評議[J].武漢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6(5).

      [4]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2.

      [5]王力.王力文集:第1卷[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

      [6]呂叔湘.王海棻.馬氏文通讀本[M].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

      [7]杜敏.散動歷史流變之分析[J].陜西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9(1).

      [8]陳慶漢.《馬氏文通》動詞系統(tǒng)中的“坐動”、“散動”及其價值[J].華中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1999(6).

      Class No.:H141 Document Mark:A

      (責(zé)任編輯:宋瑞斌)

      “Predicative Verb” and “Non-predicative Verb” inMashiwentong

      Ding Shu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Predicative verb(Zuodong)” and “non-predicative verb(Sandong)”is a theory initiated by Majianzhong ,a Chinese scholar . Drawing on the western grammar study, he set up his own grammar theory system. The connotation of this theory can be explored upon analyzing the related texts.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n the succeeding study of Chinese grammar.

      predicative verb; non-predicative verb;Mashiwentong

      丁姝,博士,北京大學(xué)。

      1672-6758(2017)03-0145-3

      H141

      A

      猜你喜歡
      馬氏語詞語法
      你是那樣美 唐心語詞
      歌海(2021年3期)2021-07-25 02:30:48
      一類時間變換的強馬氏過程
      有環(huán)的可逆馬氏鏈的統(tǒng)計確認
      關(guān)于樹指標非齊次馬氏鏈的廣義熵遍歷定理
      跟蹤導(dǎo)練(二)4
      KEYS
      《老子》“自”類語詞哲學(xué)范疇釋要
      一致可數(shù)可加馬氏鏈不變測度的存在性
      Keys
      Book 5 Unit 1~Unit 3語法鞏固練習(xí)
      石家庄市| 永康市| 辽源市| 卓资县| 白山市| 连城县| 巴东县| 曲周县| 甘洛县| 兖州市| 台东市| 龙里县| 庆城县| 霍邱县| 宜黄县| 辰溪县| 永顺县| 大新县| 手机| 万宁市| 平阳县| 华阴市| 凯里市| 溧阳市| 色达县| 海门市| 安化县| 中宁县| 布尔津县| 莱芜市| 安国市| 巴彦淖尔市| 班戈县| 彭水| 彰化市| 罗甸县| 泌阳县| 平邑县| 石首市| 象山县| 漠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