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平羅縣第一幼兒園 柴月芳
在戶外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平羅縣第一幼兒園 柴月芳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明確指出:“結合活動內(nèi)容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p>
活潑好動是幼兒的天性,戶外體育運動是最讓幼兒喜歡的活動之一,但在戶外活動中存在著許多不安全的因素——戶外活動中難免要奔跑、跳躍、鉆爬、攀登等,我們也常常會遇到幼兒在活動中突然跌倒,拋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身上。那么,如何在戶外體育活動中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呢?
1.選擇一些幼兒較有興趣,但又帶有一點危險性的活動內(nèi)容來增強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
我園準備的小推車是幼兒在各種比賽活動中都能用到。但是對小中班幼兒來說如果手臂力量不夠則很難推動,這樣一來就有了一點危險性。越是不會的東西,孩子們就越要去嘗試,由于平時我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很重視,孩子們在玩較危險的項目時特別注意自我保護。我們還通過游戲讓幼兒學習和鞏固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如:游戲“小猴摘桃”就要求幼兒一個個排好隊,走過平衡木到河對岸去摘桃,在過橋時不能人擠人,不然就會掉到河里去;游戲“拉小車”要求拉車的人注意車子和車子不能碰撞,過馬路時要看清是紅燈還是綠燈,紅燈停一下,綠燈才能通行;游戲“我是小袋鼠”是一個運動量很大的游戲,我們要求小朋友感到累了休息一會兒再玩。在各種游戲中,我們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了培養(yǎng)和訓練,使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千般愛護,莫過自護”。幼兒學會自我保護,就等于學會生存法則,而生存是發(fā)展的重要保障。我們不鼓勵孩子隨意冒險,但適當?shù)刈尯⒆訉W會在一些活動中掌握自我保護的意識是十分必要的。
2.選擇多種形式,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⑴個別指導和同伴影響相結合的形式
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加強指導。因為他們對那些危險性強的項目自我保護能力差、無意識,因此在老師的個別指導下,這些孩子會逐漸養(yǎng)成習慣,從而習得防范意識。有時同伴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看到別人遇到困難或危險,自己便會從中吸取教訓,去摸索和探究另一種保護自我的方法,從而增強了自己的保護意識。
⑵無班界戶外體育活動中大帶小的形式
我園的無班界活動進行得很不錯,使小、中班的孩子在大班的哥哥姐姐的帶領下逐步地提高了自我保護的意識。
⑶表揚和糾正相結合的形式
由于一些能力強的孩子有一些好的自我保護的方法,我們不斷加以發(fā)揚光大,使更多的孩子了解到哪些項目應注意哪些安全問題,孩子們的頭腦中會不斷出現(xiàn)哥哥姐姐在玩的時候的正確姿勢及安全玩的方法,從而有意無意地提高了自身的保護意識。另外,在活動中,教師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全面關注每一個孩子,當一旦發(fā)生險情或不安全的動作時應及時指出并幫助其糾正,這樣也提高了孩子們的自我保護的意識。
3.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途徑。
⑴在實驗操作中感知。
幼兒年齡及生理、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往往相信那些直觀的、親身經(jīng)歷和感受的事物,于是我組織和設計了許多孩子喜愛的小實驗活動。如“玩沙”中的沙子自由落體,從最低處開始落沙到由高處落沙,讓幼兒在玩沙中親身感受目睹沙子在最低處落下時沒有感覺飄的認識,而到了較高處,沙子開始飄了起來,再到很高處,沙子會飄得更加厲害,看見了這個情景,孩子們恍然大悟——在討論時,孩子們一致認為:“以后我們在玩沙的時候一定要當心點,否則沙子弄到別人眼睛里是很危險的!”
⑵日常體育活動中的隨機教育。
《指南》中提出:幼兒要學會面對危險的事情能及時作出反應,控制自己的行為和動作,有一定的安全意識。由于小班的幼兒年齡小、活潑好動,所以在日常體育活動中,經(jīng)常發(fā)生一些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傷害行為,如:有的小朋友在蕩秋千的時候會在后面推一把,沒有想到自己還站在原地,會被蕩回來的秋千撞傷,每當發(fā)現(xiàn)這方面的情況時,我都會立刻幫助幼兒分析這些事情引起的傷害和后果,讓幼兒深刻認識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的危險性,增強起自我保護及保護他人不受傷害的意識。
⑶多聽多看多討論。
要讓幼兒學會用各種感官去感知事物的特征,并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關系。為幫助幼兒掌握自我保護的知識,我在班內(nèi)開設了“討論角”,里面放有許多體育活動的新聞資料及圖片供幼兒自由討論;另外我自己還編寫了一些小圖片(上面畫有人物的正確做法和錯誤做法)供幼兒判斷其行為的對錯,從中掌握正確的自我保護方法,還可以請幼兒討論解決這些問題的其他方法,以便互相學習;我還自制了一些有關自我保護方面的課件、錄像以及圖片等,以不同的形式展示給幼兒,使幼兒從不同渠道獲取相關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⑷與家長及時溝通、家園配合共同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保持與家長溝通,促使家長認同幼兒園的培養(yǎng)要求和教育策略,盡可能地吸引家長共同參與班級的教育。教師和家長應多溝通,互聽(互相聽取幼兒在家或園的表現(xiàn))、互說(互相說說自己在這方面的看法和做法)、互相幫助,還可以請在這方面做得好的家長介紹經(jīng)驗,做到家園合作,使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真正得到關注和提高。為此,我時常建議孩子的父母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經(jīng)常與孩子一起玩親子游戲,解開束縛在孩子身上的“繩”,讓孩子們在大自然的懷抱里頭頂藍天、腳踏草地沐浴陽光雨露,無憂無慮、無拘無束地玩耍。
1.利用同伴之間的友誼和感情來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年齡雖小,但他們也都是有獨立思想的個體,和成人一樣,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擇友原則,交友方式。在每次的全園戶外活動之后,孩子們都能找到許多大大小小及同齡的朋友,有的仍然是自己班的孩子,他們的感情便會隨著活動的多次進行而升華。每次活動都會看見那些好朋友們互相幫助,遇到不安全的時候都會互相提醒并幫助解決,因此同伴之間的友誼和感情對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的能力也有促進作用。
2.運用大帶小的混齡活動提高兒童的自我保護能力
體育活動本身蘊藏著許多刺激,如冒險、克服困難。由于有冒險、克服困難的精神,其活動的能力就更強。一般小中班的孩子在碰到困難時容易退縮,而大班的孩子在比他小的孩子的面前則不會退縮,他們表現(xiàn)出了勇敢、創(chuàng)新,表現(xiàn)出了哥哥姐姐的榜樣作用,因此在混齡活動中,中小班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被帶動起來,而且也勇敢了很多。
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對幼兒健康順利成長、避免外界的傷害、及時有效地保護自己和他人有著毋庸置疑的影響。幼兒在體育活動中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任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健康、活潑、積極向上。
總之,做好幼兒在體育游戲活動中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兒對體育游戲活動的興趣,增強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使保護與鍛煉同步,才能為幼兒形成健全的思想和體魄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