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曉
(山東省煙臺市第三中學 264000)
“開花和結果”是山東科技版《生物學》六年級下冊第2章第3節(jié)的內容,包括“花的結構”“傳粉和受精”“果實的形成”三部分,其中“花的結構”為第一課時內容,第二課時中“受精過程”和“果實的形成過程”相對抽象,學生不易理解,是教學的重難點。為此,筆者在該課時教學中設計了一個故事情境,“游客”學生在“導游”小蜜蜂的引導下,通過白板拼花、動畫展示、游客講解等多元化活動,直觀感受新知,體會生物學課堂的魅力。
2.1 知識目標 概述傳粉和受精的過程,說明花、果實和種子之間的關系。
2.2 能力目標 通過概述傳粉和受精的過程,鍛煉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增強分析問題的能力和信息分享的能力。
2.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自然界中花的美麗,形成熱愛大自然的意識。
3.1 情景導入 教師播放自制視頻“植物開花的美麗過程”,視頻中展示了自然界中多種多樣的植物綻放花朵的美麗瞬間,同時引導學生提出自己想進一步探究的問題:植物為什么要開花?花的世界是怎樣的?開花結果的過程是怎樣的?等等,教師隨即介紹本節(jié)課的“導游”小蜜蜂,讓它帶領大家暢游花的世界,一起解答大家的疑問。
設計意圖:優(yōu)美的視頻引領學生進入本節(jié)課的主題,激發(fā)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興趣。
3.2 拼花行動 教師用課件播放小蜜蜂的解說:“嗨,大家好!我是導游小蜜蜂,今天由我?guī)ьI大家共同暢游花的世界,首先進入我們的旅行第一站——拼花行動?!彪娮影装逭n件展示一朵花各個部分的分解圖,告訴學生電子白板的“拖動”功能可以完成花的拼接過程。請一位學生上臺在電子白板中指出花的各部分名稱,并嘗試將各部分拼成一朵完整的花,學生們對拼花的過程進行點評后,教師順勢引領大家推測花的主要結構(雄蕊和雌蕊)。
設計意圖:由學生配音的小蜜蜂給大家一種自然親切的感覺,同時它還是學習過程的引領者,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利用電子白板的“拖動”功能可以讓學生直觀感受花的結構。
3.3 花國探秘 回顧花的結構后,“導游”小蜜蜂引領大家進入花國繼續(xù)探秘,小蜜蜂飛入美麗的花叢中,一邊忙碌的采花蜜一邊與游客對話,最終引出傳粉過程,進入探秘之一:傳粉。以學生自主學習形式展開傳粉的學習。結合教材思考以下問題:① 傳粉過程是怎樣的?② 傳粉的方式有哪幾種?③ 根據(jù)媒介的不同,花被分為哪兩種類型?花的傳粉過程完成后,進入下一個生理活動,即探秘之二:受精。以學生合作探究形式展開受精的學習。在小組內交流受精的過程,之后請小組代表作為“小老師”上臺在電子白板中結合圖片講解受精過程,其他學生提出質疑或補充,并對“小老師”的講解給予評價。在此基礎上,教師播放動態(tài)的受精過程視頻,視頻背景解說依然是貫穿課堂始終的“導游”小蜜蜂,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進一步理解受精過程。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采用了“問題——探究”模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并探究問題,并且通過“小老師”的講評活動,讓學生學會傾聽、認真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4 碩果累累 課件播放“小蜜蜂”見證下的果實形成過程的動畫,請學生認真觀看并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個過程,領悟花與果的關系。
教師利用電子白板的遮屏及拖動功能,依次出示雌蕊結構放大圖以及桃子的果實結構分解圖,引導學生對發(fā)育結果進行連線,進一步拓展:比較西瓜與桃子果實的不同之處及原因(子房中胚珠的數(shù)量不同導致)。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多種感官刺激,讓學生更直觀更深入地理解花、果實和種子的關系,感受植物體新生命誕生(果實和種子形成)的神奇。通過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分享信息的能力,并實現(xiàn)本節(jié)知識重難點的突破。
3.5 人工輔助授粉 生活中發(fā)生的幾種常見的現(xiàn)象(玉米的果穗有缺粒,向日葵的子粒有空癟的)是什么原因呢?如何彌補這種不足呢?學生深入思考。教師出示向日葵地中的人工輔助授粉圖片,小蜜蜂在其中飛舞,隨后飛到鮮花爛漫的旅游景區(qū),看到有游客隨意采摘鮮花的情況。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有什么感想?”學生暢所欲言,最后導游小蜜蜂述說自己的感想,然后總結本次旅行的全部行程。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熟知的生活事例引出人工輔助授粉的應用,讓學生認同“生物來源于自然,服務于生活。”的觀點,通過游客隨意采摘鮮花的情景引導學生養(yǎng)成愛護花、愛護大自然的社會責任意識。
3.6 梳理所學,形成體系 學生梳理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形成知識網(wǎng)絡圖(圖略),從中可以進一步提出新的疑問。設計意圖:學生可以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知識梳理,呈現(xiàn)方式多種多樣,有利于加深知識的理解和新疑問的產(chǎn)生。
3.7 大展身手 讓學生通過競答形式進行當堂反饋練習,以花生作為最后一個習題的答案。請學生解剖并深入理解花生的各部分結構分別由花的哪些結構發(fā)育來的。
設計意圖:激烈的競答活動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課堂練習不再沉悶,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挑戰(zhàn)精神。
本節(jié)課以小蜜蜂做“導游”貫穿整個課堂,“游客”學生在它的引導下暢游在花的世界里,經(jīng)歷了從開花到結果的全部過程。動手拼花讓學生體會了花的結構之美,動態(tài)的傳粉和受精過程讓學生理解了花的生命之美,果實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感受了花的蛻變之美。整個課堂層層深入,嘗試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故事情境,不僅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提升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示學生參與課堂的深度和廣度,有助于三維目標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