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偉
摘 要:目前的鋼球冷鐓工藝生產具有較低的材料利用率、較大的兩極以及鋼球環(huán)帶等一系列的問題,這樣除了使后續(xù)的加工時間變得更長之外,還導致了非常嚴重的浪費現(xiàn)象。為了能夠有效地控制球坯余量,并且實現(xiàn)提升生產效率和節(jié)約材料的目的,本文研究了錐鼓形球坯冷鐓工藝,并且將一系列的評價指標建立了起來,最終將合理的球坯工藝參數得出。
關鍵詞:Deform;冷鐓模具;正交試驗
中圖分類號: F407.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2-172-2
0 引言
作為球軸承的關鍵零件,鋼球的質量會對軸承的使用性能產生極大影響。在鋼球生產中冷鐓屬于一個關鍵的步驟,其會對后續(xù)加工產生直接影響?,F(xiàn)階段國外主要采用生產試驗的方式進行鋼球球坯參數研究,很少從塑性理論方面出發(fā)進行研究。我國之前在球坯外形方面大多都是采用球形球坯,而錐鼓型球坯則在國外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是由于錐鼓形球坯在成形的時候更加簡單,而且金屬也更加容易流動,縮小了兩級和環(huán)帶,并且能夠有效地降低后續(xù)銼削去環(huán)帶的時間。本文選擇錐鼓形球坯,在對正交試驗進行設計并且對Deform軟件仿真進行應用之后,最終將比較合理的球坯參數得出。采用這種球坯參數除了能夠使鋼球冷鐓質量得以提升之外,還可以將大量的材料節(jié)約下來,有效地控制各項生產成本。
1 冷鐓球坯成形的工藝分析
由于生產條件、鋼球等級和毛坯材料的形狀的差異,因此在制造鋼球的工藝方面也存在著差異,但是其具有基本相同的工藝路線,詳情見圖1。
錐鼓形鋼球冷鐓成形的過程中具有兩極先出、環(huán)帶后出的特點。沖模有孔是出現(xiàn)兩極的原因,而這些孔主要是為了在加工和裝推桿的過程中排氣,避免沖模無法將金屬充滿。之所以會形成環(huán)帶,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要將多余的體積擠出,并且避免兩沖模出現(xiàn)直接碰撞的問題[1]。通過塑性變形理論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出現(xiàn)塑性變形的時候金屬會沿著具有最小阻力的方向流動。由于環(huán)帶處的阻力與其他部位阻力相比遠遠要低,因此金屬首先會向環(huán)帶處流動,從而形成環(huán)帶。在兩沖模端面間距值不斷減小的同時,環(huán)帶金屬向外流動的阻力會變得越來越大。在該阻力大于金屬向鋼球兩極流動阻力的一刻,金屬就會充滿球坯。
2 球坯的理論計算分析
2.1 對球坯體積進行計算
在公式中,球坯直徑用Dw來表示,環(huán)帶高度用A來表示,環(huán)帶厚度用K來表示,球坯錐角用β來表示,α+β=90o
在已知α的情況下,通過公式(2)就能夠將M的值計算出來。
2.2 計算棒料直徑
通常通過剪切的方式獲得冷鐓用的棒料,假設d是棒料的直徑,L為切料的長度,λ=L/d為錐鼓形球坯的壓縮比,以變形前后體積不變的原理為根據
3 設計正交試驗
選擇正交試驗的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因為正交試驗本身具有非常優(yōu)良的整齊可比性和均衡分散性,正交實驗設計的試驗點的代表性也非常強,能夠通過較少的試驗次數將不同因素的對試驗指標的影響規(guī)律和主次順序等分析出來,最終能夠得到比較滿意的試驗結果。在優(yōu)化模具的時候,首先要對有無減小兩極尺寸的可能進行考慮,可以通過角度的方式對兩極的直徑進行調整,利用不同的角度將不同的極直徑得出,而且還可以對材料體積、冷鐓力和塑性變形等受到的模具的影響予以兼顧。對球坯外形因素具有影響的參數包括很多種,其中主要是K、A、λβ等。相關資料表明,λ=2.2-2.4。通過對球形球坯的工藝參數進行參考,最終設定K=0.1-0.4。利用公式3就能夠將球坯的最大體積范圍計算出來,也就是在312.5-306mm3的范圍之內。共設計了4個水平和試驗因素。
4 建模及仿真研究
作為一個高度集成化和模塊化的有限元模擬系統(tǒng),商用軟件Deform主要包括三個大模塊,也就是前處理器、后處理器和模擬器。前處理器主要是負責坯料和模具的幾何信息、材料信息的輸入、成型條件的輸入等,同時將邊界條件建立起來,其還配備有有限元網格自動生成器。作為一種有限元求解器,模擬器具備熱傳導、剛塑性、彈塑性和彈性等一系列的功能,而后處理器則可以確保模擬結果實現(xiàn)可視化,并且還可以對OPGL圖形模式進行支持,將用戶需要的各種模擬數據輸出出去。Deform支持用戶操作自己的數據庫,并且修改系統(tǒng)的設置,對自己的材料模型等進行定義。首先可以通過三維軟件CATIA將棒料和上下模的三維模型建立起來,*.stl文件為導出擴展名,并且利用Deform將上述的模型導出。隨后采用擴展名對棒料材料進行定義,劃分棒料網格,使其成為5萬個。上模具有50mm·s-1的運動速度,0.035mm的最小步長,將停止距離設置成環(huán)帶厚度K。
5 球坯參數的確定和冷鐓力的比較
5.1 建立評價標準
通過對生產實踐和后續(xù)工序受到的球坯的影響的研究,將評價體系提出來。通過正交試驗能夠將以下評價體系得出:首先,飽滿度:所謂的飽滿度主要是指冷鐓球坯的兩極必須要明顯,其主要是對材料是否充滿模具進行評價。其次,體積:其主要的評價內容就是節(jié)省材料,減少體積,并且減少環(huán)帶體積,從而進一步縮短后續(xù)的光磨時間。再次,冷鐓力:通過對體積、壓縮比和兩極大小進行改善的方式降低冷鐓力,并且使模具的壽命得以進一步提升。最后,圓度:為了確保在厚度的光磨工藝中更加方便地進行磨削,這時候需要使鋼球毛坯具有相近的三向尺寸。所以,在這里將一個圓度的概念提了出來,利用圓度就能夠對鋼球毛坯的三向尺寸進行有效的評價。
5.2 確定參數
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在某些冷鐓球坯的試驗品種不存在著明顯的環(huán)帶和兩極,也就是說其并未完全填充滿,所以無法達到工藝要求。采用圓度分析的方式對其他試驗進行分析,從而將不同試驗的圓度情況定量的得到。通過對試驗的冷鐓力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一些試驗品具有比較小的冷鐓力,再加上對前面圓度的考慮,最終確定最為理想的為1.62×105N的冷鐓力。
5.3 冷鐓力的比較
通過對錐鼓形實物球坯和錐鼓形球坯仿真結果進行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錐鼓形實物球坯和錐鼓形球坯仿真結果兩者基本上具有吻合的外形。這一結果證實,Deform仿真與實際情況比較符合,冷鐓力在經過優(yōu)化之后可以達到1.62×105N,具有35%的下降幅度。因此在優(yōu)化之后使得模具的受力得以減小。
6 結語
通過仿真分析和正交試驗分析的方式,選擇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比較不同的球坯試驗品,最終得出最佳的球坯試驗品工藝參數。與原來的球坯相比,優(yōu)化后的球坯在各方面均實現(xiàn)了較大的提升,根據最佳球坯試驗品工藝參數將相應模具的主要尺寸設計出來,能夠對我國的軸承鋼球冷鐓工藝的優(yōu)化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 考 文 獻
[1] 魏敏,郭偉.基于Deform的鋁合金管熱彎曲成形的仿真與試驗研究[J].鑄造技術,2016(05).
[2] 邵燃,徐看.基于Deform-3D的葉片模鍛模具設計研究[J].熱加工工藝,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