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
論苦難(節(jié)選)
◎周國平
日本大地震,感想萬千,最強烈的是兩條:一、在大自然面前,人類多么渺?。欢?、在災難面前,日本民族多么偉大。
事實上意外事件常有發(fā)生?!疤煊胁粶y風云”——不測風云乃天之本性,“人有旦夕禍?!薄┫Φ湼J菬o所不包的人生的題中應有之義,任何人不可心存僥幸,把自己獨獨看作例外。
人生的本質決非享樂,而是苦難,是要在無情宇宙的一個小小角落里奏響生命的凱歌。
以尊嚴的方式承受苦難,這種方式本身就是人生的一項巨大成就,因為它所顯示的不只是一種個人品質,而且是整個人性的高貴和尊嚴,證明了這種尊嚴比任何苦難更有力,是世間任何力量不能將它剝奪的。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在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受難者如同偉大的創(chuàng)造者一樣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
面對社會悲劇,我們有理想、信念、正義感、崇高感支撐著我們,我們相信自己在精神上無比地優(yōu)越于那迫害乃至毀滅我們的惡勢力,因此我們可以含笑受難,慷慨赴死。我們是舞臺上的英雄,哪怕眼前這個劇場里的觀眾全都渾渾噩噩,是非顛倒,我們仍有勇氣把戲演下去,演給我們心目中絕對清醒公正的觀眾看,我們稱這觀眾為歷史、上帝或良心。
可是,面對自然悲劇,我們有什么呢?這里沒有舞臺,只有空漠無際的蒼穹。我們不是英雄,只是朝生暮死的眾生。任何人間理想都撫慰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災人禍面前也談不上什么正義感。當史前人類遭受大洪水的滅頂之災時,當龐貝城居民被維蘇威火山的巖漿吞沒時,他們能有什么慰藉呢?地震、海嘯、車禍、空難、瘟疫、絕癥……大自然的惡勢力輕而易舉地把我們或我們的親人毀滅。我們面對的是沒有靈魂的敵手,因而不能以精神的優(yōu)越自慰,卻愈發(fā)感到了生命的卑微。沒有上帝來拯救我們,因為這災難正是上帝親手降下。我們憤怒,但無處泄憤。我們冤屈,但永無伸冤之日。我們反抗,但我們的反抗孤立無助,注定失敗。
然而我們未必就因此倒下。也許,沒有浪漫氣息的悲劇是我們最本質的悲劇,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氣是我們最真實的勇氣。在無可告慰的絕望中,我們咬牙挺住。我們挺立在那里,沒有觀眾,沒有證人,也沒有期待,沒有援軍。我們不倒下,僅僅是因為我們不肯讓自己倒下。我們以此維護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嚴——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嚴。
我們不是英雄。做英雄是輕松的,因為他有凈化和升華。做英雄又是沉重的,因為他要演戲。我們只是忍受著人間尋??嚯y的普通人。
人生中有的遭遇是沒有安慰也沒有補償的,只能全盤接受。我為接受找到的唯一理由是,人生在總體上就是悲劇,因此就不必追究細節(jié)的悲慘了。塞涅卡在相似意義上說:“何必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見全部人生都催人淚下。”
越是面對大苦難,就越要用大尺度來衡量人生的得失。在歲月的流轉中,人生的一切禍福都是過眼煙云。
(選自周國平新浪博客,有刪改)
【點讀】
作為一個平凡的人,人生幾十載,或多或少要經歷一些“苦”,面對一些“難”,甚至是天災人禍,那么,我們該如何面對?當苦難砸了你的前途,斷了你的希望,你又該何去何從?周國平說,面對危險更能檢測出一個人靈魂的深淺。從這個角度說,我們是離“認識自己”更進一步了。我們企求一生平安、幸福,但當不可避免的厄運到來時,我希望你能再讀一讀周國平的文章,因為,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我們唯有以勇氣和尊嚴相待。即使我們是孤獨乃至注定失敗,但每個反抗的靈魂都是站立而不是匍匐,因為它飄揚著人的高貴——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愿你直面苦難,俯瞰人生。
責任編輯:陳玉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