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力
蠶絲之神
——華夏兒女心中最美的神
●馬力
許多年前,中華大地不但盛產(chǎn)絲綢,還產(chǎn)生過許多養(yǎng)蠶、織絲的神話故事。其中最有名的,要數(shù)蠶神嫘祖、西王母和織女的故事了。
嫘祖是黃帝的妻子,是第一個發(fā)現(xiàn)野蠶,又把野蠶變成家蠶的人。實現(xiàn)蠶的持續(xù)家養(yǎng),關鍵在育種。為了攻克育種難關,嫘祖花費了不少心思。據(jù)宋朝羅泌的《路史·后記五》記載,嫘祖查閱古代歷法,確定適合育種的最佳時期(每年農(nóng)歷二月)。每逢二月育種時,嫘祖都親臨現(xiàn)場,親自實踐。她先是沐浴更衣,穿上祭祀的服裝,擺上祭祀的貢品,然后開始洗蠶種、晾蠶種,還須把握好最適宜育種的溫度和濕度,直到蠶寶寶發(fā)育出來,再陪伴它們慢慢長大、作繭。這一過程要經(jīng)歷幾個月的時間,經(jīng)過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須小心謹慎。收獲蠶繭后,人們新一輪的勞作就開始了。在經(jīng)過抽絲、繅絲、紡織、印染等一系列過程后,人們才能得到精美的絲綢。養(yǎng)蠶織綢的成功,凝結著嫘祖的無限心血,顯示了中國女性的聰明才智。為了感念她的恩德,百姓尊她為蠶神。
第二位要介紹的與蠶絲有關的女神,是住在昆侖山瑤臺的西王母。據(jù)《漢武別國洞冥記》記載,東方朔在漢武帝元封年間,游歷白海之濱時,曾看見西王母在那里采桑葉。這一見聞是西王母與養(yǎng)蠶織綢有關的最好佐證。中國學者尹榮方認為,西王母是織機的象征。換句話說,西王母是紡織女神?!兑琢帧肪硪簧嫌小梆閳蚴?,西見王母。拜請百福,賜我善子”的記載。尹榮方認為,后稷向西王母請教的是紡織技術。東漢以后,西王母演變成道教之神王母娘娘,東王公則演化成玉皇大帝。然而,有趣的是,無論她的外部稱謂如何改變,她的織神角色在人們心中卻始終不變。
在中國大地上流傳的織女的故事,幾乎都與王母娘娘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比如在漢族著名的四大傳說之一——牛郎織女的故事中,主角織女相傳就是王母娘娘的孫女。她因偷偷下凡洗澡而引出一段美好姻緣,嫁給牛郎為妻,生下一兒一女,建立美滿家庭。可是她卻因此耽誤了在天上織彩霞的工作。王母娘娘發(fā)現(xiàn)后,把她強行帶回天上。牛郎緊追不舍,王母娘娘拔出金釵劃了一道天河將他們隔開,只許他們每年的七月初七在鵲橋相會。
還有一則是董永和織女的故事,也深得百姓的喜愛。據(jù)晉朝干寶的《搜神記》記載,漢朝有個小伙名叫董永,以種田為生,與父親相依為命。他的家里一貧如洗。父親去世后,為葬父他自賣為奴,向主人借了一萬錢。董永安葬了父親,守孝三年后,就到主人家里去做工還錢。路上,一個美麗的姑娘對他說:“我愿意嫁你為妻。”董永高興地與她結為連理,并帶她一起去做工。主人問姑娘能做什么?她答道:我能織絹。主人便讓她織一百匹縑(jiān)來抵債。她僅用10天的工夫就織完了。主人便準他們夫妻雙雙把家還。剛出了門,董永的妻子便向董永告知真情:原來她是天上的織女,天帝感念董永是個孝子,特派她下凡幫董永還債?,F(xiàn)在債已還清,她的使命完成??椗f罷,凌空一躍,向天上飛去。
這一則則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無不膾炙人口,無不表明:中國古代的蠶神、絲神和織女,都是百姓心中最美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