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但又是“老大難”的問題。學生怕寫作文、作文大都“千文一面”的現(xiàn)象不容忽視。因而,作文教學切忌一廂情愿,一味地傳授所謂的技巧與方法,而是應注重調查研究,尊重學情,讀寫結合,循序漸進地進行指導與訓練。課標指出:“寫作教學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盵1]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高中生的思想深度和思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作文水平。那么,如何在扎實有效的作文教學中升格學生的寫作思維,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都繞不過的重要課題。筆者從所任班級學情入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權作拋磚引玉。
一、調查研究接地氣——轟轟課改聲,學生知多少
毛澤東同志曾經(jīng)指出:“沒有調查,沒有發(fā)言權”[2],教師教學時,心中除了有教材、教參、教案外,更重要的是還要有學生,他們是動態(tài)發(fā)展中的“人”。轟轟烈烈的課程改革,歸根到底還是要關注學生,了解學生,引導學生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只有急他們之所急,想他們之所想,才能有“的”施教,與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每經(jīng)過一個階段的學習,我們都會對所任班級分發(fā)調查問卷表,及時了解學生的發(fā)展狀況。
二、數(shù)據(jù)分析知就里——掀起你的蓋頭來
通過對調查表進行匯總與統(tǒng)計,再加上個別交流和分類座談,我們發(fā)現(xiàn):81%的同學存在怕寫作文的心理,62%的同學沒有制定并實施可操作性強的讀寫計劃,56%的同學對自己作文能否進步?jīng)]有把握,9%的同學能階段性地回顧總結自己作文過程中的優(yōu)劣得失,3%的同學除了保質保量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文外,還能主動課外練筆,并及時拿出來與老師同學交流。什么樣的文章是規(guī)范的記敘文?什么樣的文章是規(guī)范的議論文?相當一部分高一年級的學生認識不清。他們在思想與心理上有寫好文章的欲望,在行動上怕費時間、傷腦筋,主動課外練筆的少之又少。就思維品質而言,深刻性、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批判性等方面明顯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說了一些眾所周知的大道理,寫的議論文中有堆砌事例、敘事冗長、論據(jù)與論點脫節(jié)等各種毛病。
三、且思且做且行去——為有源頭活水來
(一)從課內閱讀中學思維
眾所周知:從讀學寫,讀寫結合。但是,在日常語文教學中,教師是否有意識地滲透寫作思想、鍛煉學生的寫作思維呢?如,學習《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等古文時,可以先讓學生思考,假如你是鄭伯、燕太子丹,在大軍壓境下,如何退敵?再聯(lián)系一下初中所學的《曹劌論戰(zhàn)》《公輸》等文章,讓學生從“說退”、“刺退”、“擊退”、“義退”、“力退”中獲得思想上的啟發(fā)。近年來,在中高考作文命題中,材料作文已成主流。如上所述,如果說“大軍壓境”是一個寫作情境,那么如何退敵就是學生作文的中心。比較文中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學生能從中受到啟發(fā):危難之處顯身手,攻堅克難的辦法不止一個。再者,從燭之武、墨子等的說理藝術中,從《勸學》《師說》《拿來主義》等課文學習中,學生可以學到分析說理、有力論證的方法。教師可以用小作文或片段練習等方法進行訓練,檢測和鞏固所學的成果。
(二)在課外閱讀里練思維
杜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課標指出:“語文教師應重視利用與開發(fā)課程資源,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盵3]課外閱讀適合的各類圖書和報刊,是升格學生寫作思維的有效途徑之一。
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閱覽室和班級圖書角的功能,博觀約取,積學儲寶。如《人民日報》“時評”、《半月談》“甲方乙方辯論”、《南方周末》“評中評”等。又如,學校閱覽廳的雜志,有近年來高考作文題及優(yōu)文,只要仔細辨別,還是有一些文章可圈可點的。如2015年福建高考優(yōu)文《走的人多了,也就沒了路》,考生能反向思維展開論證,令人眼前一亮;2015年高考新課標I卷優(yōu)文《致小陳的一封信:在行動前多一些思考》也很有思辨色彩。老師們還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邏輯學的書,如《趣味邏輯》(徐德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普通邏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等,對學生寫作思維的升格不無裨益。
(三)從生活實踐中砥礪思維
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是語文學習的不竭源泉,也是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提高的大舞臺。關注現(xiàn)實人生,學會觀察考量,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和收獲。2016年2月,吉林省長春一名男子致電媒體“求求你表揚我”引起關注;3月,圍棋人機大戰(zhàn),李世石三連敗,你怎么想?5月,杭州出現(xiàn)女司機專用停車位引發(fā)熱議;8月,里約奧運會期間,國人對王寶強離婚案的關注一度超過奧運會,你怎么看?如此等等,社會萬象,自然不是簡簡單單的是非對錯。如果學生能積極關注,并提出較為客觀、中肯的觀點,進而圍繞觀點從幾個層面進行說理論證,那么,他們的思維能力就能得到不同程度地鍛煉和提高。
(四)在作文課中磨礪思維
作文教學,教師應明確能夠教什么,不能教什么,真正把寫作課當做一種課型去研究,力求適合學生需求,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陶行知先生說:“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盵4]就以作文講評課為例,談一點做法。每個月可有一次重點的作文講評,另外的作文可以采取面批和略講。重點講評課兩課時,具體安排:教師先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習作進行歸類,選出上等、中等、差等三類作文各兩三篇,印發(fā)給學生。講評課可分四步走。第一步,讓學生把這些文章讀一遍,將它們分成上、中、下三類。第二步,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己分類的依據(jù),要求有觀點、有理由,不能憑感覺。第三步,在全班對作文評價分類達成基本共識的前提下,討論如何將中等和差等的作文修改成優(yōu)秀作文或相對優(yōu)秀的作文。第四步,讓學生從中選定一篇,做修改嘗試。每次講評要有側重,一課一得,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五)在序列訓練中升格思維
高中作文教學,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高一到高三各階段作文教學目標不具體,訓練的時間和量太隨意,訓練內容和方法無梯度等等,從而在整體上呈現(xiàn)出隨意、無序、低效的狀態(tài),可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筆者的思路是:統(tǒng)籌兼顧,步步為營。三年高中,大體上教師可以這樣安排:高一上學期,注重與初中的銜接過渡,以鞏固提高記敘文寫作為主;高一下學期開始,應有計劃地進行議論文寫作的指導與訓練,從論點的提煉、論據(jù)的選擇與運用、論證的推進與演化等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提高學生讀寫能力。
以上所述的五點思維升格意見,一言以蔽之,從讀學寫,讀寫結合。讀書讀報,讀人讀物,讀你讀我;寫水寫山,寫古寫今,寫地寫天。這里頭,參與的主體,不僅僅是學生,還有教師自己。教師好好學習,學生天天向上。課標指出:“教師要努力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繼續(xù)學習,更新觀念……實現(xiàn)教學相長?!盵5]教師應努力做終身學習者,制定并實施適合自身的專業(yè)成長計劃,努力使自己成為研究型教師、學者型教師。具體表現(xiàn)為教師可“懶”于教書,“精”于育人。也就是說,高中作文教學,重要的不是傳授了多少寫作的知識與技巧,而在于如何引導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語文,熱愛寫作,引導學生注重積累素材,積累思想,運用相關知識和經(jīng)驗來寫作文,在發(fā)現(xiàn)、分析與有效解決問題中升格寫作思維,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注:本文為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立項課題——基于學情分析的寫作思維升格策略研究課題論文,立項批準號:FJJK15-212。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3]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俞發(fā)亮,石修銀.高中議論文課時寫作教程[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3.
(侯完肖 福建省南安市僑光中學 36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