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在試卷處理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2017-02-16 17:50:24王惠英
      化學教與學 2017年1期
      關鍵詞:試卷分析主體性

      王惠英

      摘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是教學的一條基本原則,如何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文章結合試卷處理,闡述了如何設計“試卷分析”才能體現學生主體性。

      關鍵詞:試卷處理;主體性;試卷分析

      文章編號:1008-0546(2017)01-0060-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1.018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學生是有巨大潛力的生命體,離開學生主體的發(fā)展教學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每個學生每學年都要經歷各種性質不同、規(guī)模不同、科目不同的若干考試或檢測,特別是畢業(yè)年級。如何充分發(fā)揮每次檢測的作用使之達到既能反饋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師教學效果又能客觀評價學生的目的,以及讓學生在每次檢測中都能在知識的掌握、學習方法的改進、能力的提高上有所進步。除了教師的精心選題以外,試卷的處理方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試卷處理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實現上述目的的有效途徑。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對試卷處理中怎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談點看法,與同行商榷。

      一、試卷處理的理論依據

      波利亞教與學的“主動學習原則”認為:學習的最好途徑是自己去發(fā)現,即學生在給定條件下,盡量多地自己去發(fā)現要學習的東西;美國當代教育家布魯納也極力提倡在教學中廣泛使用“發(fā)現法”。他們都認為應當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主動精神,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在主動學習的實踐活動中獨立思考,感受和理解知識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培養(yǎng)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習慣。

      二、目前試卷處理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試卷處理中普遍存在重“結論”輕“過程”的現象。試卷處理主要以教師閱卷、學生改錯為主要模式;教師主要針對錯題而講,學生主要應對錯誤和空白而改。還有為盲目趕進度,考試后只公布答案或者把答案貼在教室的做法……學生被牽著鼻子被動改錯,于是出現考過、改過最后仍然出錯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現狀。這種做法忽略了學生主體作用,壓抑了學生的主動精神和個性施展。要充分發(fā)揮每一份試卷的作用,達到讓學生做一題就懂一類、做一份試卷不僅在知識上有收獲,在能力上也有提高,教師就應該在試卷處理中構建一個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科學設計“試卷分析”,構建學生主動學習的情景

      試卷處理實施步驟:教師及時獲取試卷答題情況(教師活動)→學生結合“試卷分析”對試卷進行再處理(學生活動)→教師收集“試卷分析”做有的放矢的交流和點評(師生互動)。

      “試卷分析”內容的設置是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從高一開始培養(yǎng)學生用專門的本子設計 “試卷分析”,養(yǎng)成規(guī)范分析的習慣。“試卷分析”的內容包括:標題、錯題分析、重難點、盲點和啟示五部分。

      1. 標題

      注明考試類型及得分。為了評估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可以記錄班級最高分、平均分以及排名,還可以據此為自己設置下一次考試目標。一學期甚至三年下來一本“試卷分析”可以很清晰地展示該學科的發(fā)展情況。

      2. 錯題分析

      錯題分析是“試卷分析”的核心部分,對錯題逐一按照“題目及分值―錯因―解決方法”進行分析。分析過程避免累贅煩瑣,注意訓練學生精煉表達的能力。

      (1)題目及分值——設置目的是讓學生對自己丟分的題目和分值做到一目了然,在統(tǒng)計過程中找到丟分集中的內容和題目設置的規(guī)律,便于對自己反復出錯的題目進行歸納和統(tǒng)計。

      (2)錯因——學生描述出錯原因:是審題出錯還是計算粗心,是方程式沒配平還是知識不到位(不會做),設置目的是讓學生自己通過分析找到丟分原因而不是通過老師告知為何出錯,讓學生自己知道病根所在從而對癥下藥。

      (3)解決方法——在找到錯因的基礎上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其途徑包括:再次獨立思考(包括重新審題、查閱教材或資料)、同學討論、教師指點等等。一般來說錯題中總有一部分是能通過學生自己努力來解決的,而且學生還能借此機會回歸教材,哪怕思考后結果仍然錯了,但學生本身思考這一過程就很重要。而且在思考的基礎上再聽教師的指點效果就好得多,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不受教師所講方法的限制而讓自己的思維發(fā)散開來,解題思路也更開闊。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過:“學生自己獲取的任何知識,他自己解決的任何問題,因為是經過自己的努力而做到的,所以比其他任何方法得到的知識更為扎實牢靠…… 這要比單純從老師那里聽到的知識更容易記憶?!?/p>

      3. 重點、難點

      通過每次測試,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哪些內容是重點和難點,出自教材何處,聯(lián)系生活中哪些方面,悟出為何而“重”、緣何而“難”。這樣不僅讓學生能弄懂錯題而且對會做的題及相關知識點也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強化。把握重點、突破難點的學習活動過程,是培養(yǎng)鍛煉學生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學生找到了學習的重點、難點,就把握了學習的主動權,由學生自己確定又得到認可的重點、難點,既符合學生認知實際,又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更加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責任感。

      4. 盲點

      每次測試中不同層次的學生會在不同內容上存在知識盲點。例如有的學生通過“試卷分析”發(fā)現教材上的科學視野沒引起自己的重視;有的發(fā)現某道不會做的試題原來出自科學探究;有的發(fā)現因為沒關注實驗裝置的圖片而丟分;還有的總結出課堂上不夠專注而讓某一知識變成了盲點。在分析試卷盲點的過程中學生自然就重新回到課本、筆記上,從而達到查缺補漏的目的。

      5. 啟示

      “不要被同一塊石頭第二次絆倒!”是設計“試卷分析”的宗旨。學生只有認真總結每次檢測的教訓和對自己的啟示,這樣才能達到對知識應用的舉一反三,學習過程中才不會對同一類問題或知識點一錯再錯,學習能力才會在“試卷分析”中得到提高,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才落到實處。面對學生針對試卷分析得出的啟示,老師要鼓勵學生個性化的分析和總結,畢竟學生的個體差異決定了分析結果的不同。例如,在一次有機化學檢測中,學生因為漏寫了酯化反應的H2O而前功盡棄,通過“試卷分析”得出啟示:寫有機方程式時先寫簡單的分子一定別忘檢查是否有H2O生成;有學生在分析無機推斷題時寫道:先從熟悉的題眼入手,有時還可以從后面的問題中找到突破口;還有學生總結到:本次考試因為沒配平方程式丟了6分,寫方程式,一定、千萬要配平!這樣得出的啟示比老師平時的提醒更有分量。通過這樣的分析和總結學生摸索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或經驗從而上升到能力的形成就是設計“試卷分析”的目的之一。

      四、借助“試卷分析”的交流平臺,起好教師主導作用

      在學生完成“試卷分析”環(huán)節(jié)后,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和學生的個性交流以及在課堂上的共性點評。個性交流和共性點評是“試卷處理”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如不重視會功虧一簣。在“試卷分析”上和學生交流要注意因人而異和注重學生個性的發(fā)揮,具體表現在對學生解題方法和個性化思路的評價上,不能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例如:有的學生在填“啟示”時寫道:做有機推斷題的訣竅是從反應條件下手,確定反應類型再找官能團。教師回復:解題鑰匙被你發(fā)現了。有的學生在填寫“錯因”時只簡單填上:粗心出錯。教師回復:具體粗心在哪方面請指出?還有學生在填寫“解決方法”時寫道:此題百思不得其解,請老師指點。教師回復:OK!老師是這樣想的……你看看有沒有道理。教師除了在“試卷分析”上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交流以外,還可以把對學生的期望和鼓勵寫在上面,因為有時候書面及時表達的效果要強于事過境遷的交流。

      在課堂上對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時,則注重對共性的綜合。教師根據來自“試卷分析”方面的反饋信息,適當點撥、幫扶,精講重點、凸顯注意事項,避免平均用力和就題論題。還可以進行“角色轉換”,針對學生的“試卷分析”把一些較好的解決方法和啟示讓學生做介紹,對一些疑難問題的解決也可以嘗試由個別學生來完成。因為有些教學內容在教師看來,三言兩語就可以講明白,但從學生的角度考慮,要接受某一知識或改變自己曾根深蒂固的某一觀點就有相當大的困難,如果從學生的層次和角度來解釋,他們會容易接受。

      要充分發(fā)揮每一份試卷的作用,讓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誘導下順利實施,離不開科學地設置“試卷分析”的形式和內容。而教師能否一如既往地在試卷分析上和學生做好耐心細致的交流又是學生堅持下去的動力。正如一位成功的教育家說過:“教師的高明在于隱身于學生的背后,悄悄地為學生設下一個個路標,使學生既沿著教師設下的軌道前進,又感到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的樂趣,這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

      猜你喜歡
      試卷分析主體性
      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對比效應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期末試卷及其分析
      對初中數學學習方法的探討
      獨辟蹊徑,語文課堂要凸顯學生“主體性”
      高中地理教學方法探究
      南北橋(2016年10期)2016-11-10 17:10:48
      簡析高中物理的教學方法
      南北橋(2016年10期)2016-11-10 17:05:25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橋梁工程》課程的試卷分析及教學改進措施
      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25:35
      網絡直播下身體在場的冷思考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26:00
      論“教學留白”在語文教學中的巧妙運用
      盘锦市| 平谷区| 固阳县| 望江县| 孟津县| 晋宁县| 和静县| 澄城县| 岫岩| 汾阳市| 诸暨市| 铅山县| 招远市| 汕尾市| 扎兰屯市| 游戏| 鄂伦春自治旗| 驻马店市| 崇义县| 平舆县| 沂源县| 岗巴县| 昌宁县| 南充市| 醴陵市| 南平市| 辽阳县| 开封县| 蓝田县| 渝北区| 虹口区| 寿阳县| 喀什市| 安丘市| 兴化市| 历史| 阳西县| 凉城县| 石棉县| 正蓝旗| 正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