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尹力(大連市藝術(shù)研究所)
雜技舞劇《霸王別姬》劇本2012年5月首演版
◎ 文︱尹力(大連市藝術(shù)研究所)
地點:關(guān)中咸陽,虛擬的秦王宮。
概述:“先入關(guān)中者為王”是楚漢爭權(quán)的一大懸念。此刻戰(zhàn)爭形勢大變,兵力較弱的漢兵繞道武關(guān)先入關(guān)中,劉邦首先成為黃袍的擁有者。項羽率兵趕到,黃袍之爭又起。兩軍布陣對峙,一時難分勝負。項羽約宴鴻門,勢力較弱的劉邦不得不接受項羽的邀請。以上是故事發(fā)生背景,本場對這些內(nèi)容進行提煉虛化,寫意不寫實,承上啟下,引出鴻門宴。
1、慶功。舞臺中央,巨大黃袍占據(jù)舞臺正空。漢兵圍繞著、跑動著、跪倒在黃袍四周,頂禮膜拜無上皇權(quán)。突然,簫聲起,黃袍飄動,背后緩緩露出一名吹簫男子高高立于人群之巔。這是劉邦,咫尺黃袍的誘惑并未使他情感外露,他宛如一代帝王,神情高貴嚴(yán)肅,舉手投足波瀾不驚、泰然自若。眾人頂禮膜拜漢王,劉邦禮賢下士地一一還禮于兵,黃袍跟隨他的行動方向在空中飄動。(群舞)漢兵跳起粗獷、歡快的慶功舞蹈。
2、對陣。號角聲起,項羽率兵追到,劉邦率兵后退,一直追隨劉邦飄動的黃袍重又回歸舞臺中心,立于二人之間。楚將項莊和漢將樊噲上馬,單打獨斗,兩軍士兵陷入爭搶黃袍的混戰(zhàn)。(雜技綜合)人們翻跟頭,摞人墻,手指黃袍,眼中充滿對權(quán)力的向往。楚漢兩軍集結(jié),不斷變化各種陣型對峙。而黃袍不斷上升、四處飄動,永遠近在咫尺卻難以企及。
3、約宴。對陣陷入僵局。項羽持弓出陣,注視劉邦良久,射出錦帛宴帖。劉邦接箭,閱宴帖,短暫思忖,下令鳴金收兵。(收光)
地點:關(guān)中鴻門,楚軍大帳內(nèi)。
概述:鴻門宴是決定楚漢軍事動向的重大會談,也是雙方由對峙到爆發(fā)的轉(zhuǎn)折點。強大的項羽設(shè)下鴻門宴,劉邦迫于壓力,忐忑赴宴。宴會懸念危機叢生,表面笙歌燕舞,背后暗藏殺機。楚軍將士志在劉邦人頭,項莊舞劍成為爆發(fā)點。善良的虞姬渴望和平,不愿宴上濺血,遂出面化解。項羽接受劉邦假意臣服,輕視并戲弄劉邦,為漢軍反撲埋下伏筆。
1、設(shè)伏。(暗光)宴會即將開始,帳中燈火昏暗。項莊對楚兵面授機宜,設(shè)下埋伏。項莊揮手,楚兵領(lǐng)命四散而下。側(cè)幕刀槍劍戟若隱若現(xiàn)。
2、赴宴。樊噲護劉邦赴宴,劉邦文弱,樊噲生猛。楚軍大營無人理會,偌大宴會無人接待,如此冷遇之下,二人內(nèi)心忐忑猶疑。突然一隊楚兵迎面跑出,長戈搭成甬道,攔住二人去路。樊噲沖上開路,目眥俱裂,動作生猛,持盾一一擋開楚兵長戈。劉邦處變不驚,自樊噲后緩步入帳。帳內(nèi)空空蕩蕩,無處落座,二人尷尬徘徊。
3、會面。號角聲起,燈火通明。楚兵儀仗入帳,分立兩側(cè)。小兵和士兵們簇擁著高臺案幾緩緩滑入,項羽高大背影立于案幾后。案幾旋轉(zhuǎn),霎時間霸王氣壓全場,威武雄壯。劉邦恭恭敬敬地上前拜見。項羽落座后,低臺案幾滑入,劉邦入座。項羽示意宴會開始。
4、刀客。伶人獻藝。(男群舞)一群楚兵扮演的伶人,頭戴儺面,抬鼎入帳,如戰(zhàn)前祭祀一般,圍鼎起舞。他們神情嚴(yán)肅,舞姿粗獷奔放,絕非善意。他們齊以短棍擊地(引出一段聲勢襲人的棍舞)。伶人移鼎棄棍,卸下儺面,變身刀客。他們口叼短刀,俯身前行,在劉邦案幾前舞蹈,舞姿詭異莫測,刀刀直指劉邦。樊噲持盾護在劉邦身前,劉邦不露聲色。低臺案幾游動,劉邦被刀客包圍。項羽不語,情勢異常緊張。
5、敬酒。虞姬入帳,打破僵局,帶來兩名侍女為二人敬酒,刀客退下。(雜技《軟功》)侍女上,分立項羽高臺案幾兩側(cè),軟功倒立,近趨奉酒。項羽開懷暢飲兩大杯。虞姬落座項羽身側(cè)。項羽賜酒劉邦。(雜技《軟功》)士兵抬輿上,小兵呈酒,一美女軟功獻酒劉邦。劉邦拜謝項羽,大口飲下。
6、舞傘。虞姬示意舞蹈助興。(女群傘舞+雜技《蹬傘》)侍女持傘魚貫而入,傘舞后一美女蹬傘獻藝,技藝高超,美輪美奐。但見空中地面數(shù)把傘交織變幻組合,傘面水墨飄逸,江南風(fēng)情撲面而至。眾人不禁忘卻了剛才的刀客危機,瞬間帳內(nèi)變得春意盎然。
7、舞劍。眾人陶醉于怡人的江南傘舞。突然,項莊持劍自舞臺中央高高摞起的傘后一躍而出,突如其來的變故引得眾人大驚。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武術(shù))項莊劍術(shù)超絕,舞劍片刻,眾人尚不及喝彩,劍鋒一轉(zhuǎn)便直沖劉邦而去。項羽不置可否,劉邦猝不及防,樊噲猛然躍出持盾擋劍。二人僵持不下,劉邦大驚離座,連連躲避。
8、化解。關(guān)鍵時刻,(低臺案幾游動到舞臺中央)虞姬登上案幾水袖凌空隔開二人,侍女魚貫而出。虞姬渴望和平,不愿宴會濺血,戰(zhàn)事再起。霸王不語。(女獨水袖舞)虞姬舞蹈著,柔美祥和的氣息驅(qū)散了殺機,款款柔情融化了霸王的心。在心愛的女人面前,項羽忘卻了一切,起身抱下虞姬歸座。
9、舉鼎。虞姬為項羽斟酒。項羽本就未將劉邦放在眼中,此刻面對美人美酒,心中陰霾一掃而空。項羽酒興大起,揮手命小兵抬上一壇好酒,拎來盡數(shù)飲下,又將空酒壇拋給小兵。項羽微醺,踉蹌離座,走近劉邦。劉邦慌忙起身,項羽硬拽劉邦至舞臺中央鼎前,不待劉邦反應(yīng),一聲大喝,徒手舉起千斤大鼎。項羽氣勢無人能敵,鼎在項羽手中顛倒轉(zhuǎn)動,拋入空中(定格旋轉(zhuǎn)),又復(fù)接落,眾人皆驚撼不已。目睹此景,聯(lián)想處境,劉邦心下駭然。
10、獻劍。劉邦對項羽施以大禮,解下腰間佩劍,敬獻霸王。在酒醉的項羽看來,劉邦勢力弱小,不足與其爭霸,臣服理所應(yīng)當(dāng)。項羽借著酒勁,取劍出鞘,劍指劉邦,戲弄似地向他刺去。劉邦大驚,連忙躲避,不住施禮以示臣服。項羽將劍歸鞘拋給小兵,徑自歸座,不再理會劉邦。項羽落座,小兵呈劍候命,項羽隨手將劍轉(zhuǎn)贈虞姬防身,親手輕輕綁在虞姬腰間。(光漸收)舞臺一角,劉邦畢恭畢敬。
地點:江北垓下,城門前。
概述:劉邦集結(jié)力量反撲,圍困楚軍,攻城決戰(zhàn)爆發(fā)。項羽率兵頑抗,終被劉邦攻破城池。虞姬遇險,小兵護主而死。漢軍重重包圍,項羽和虞姬陷入絕境。本場游動的三面城墻與虛化的棋盤融為一體,人景虛實結(jié)合,雜技內(nèi)容集中,重在突出戰(zhàn)爭的激烈和二人境遇的慘淡,為別姬感情升華鋪墊。
1、爆發(fā)。舞臺中心,高大城墻佇立,四周長戈劍戟,人影綽綽。突然,城墻上旌旗漫卷,殺聲震天。(群旗舞)城墻打開分為三面,士兵持旗舞出,城墻內(nèi)外一片混亂。漢軍前來攻城,楚軍出城迎戰(zhàn),楚漢決戰(zhàn)徹底爆發(fā)。
2、混戰(zhàn)。(雜技《立繩》)小兵腰束信號旗爬至高處觀察,發(fā)起反攻信號,落地即被漢兵長戈圍刺。(雜技《高矮單車》)楚漢對陣,漢軍略勝一籌。(武術(shù)對打)兩軍主將項莊和樊噲對打,真刀真槍,扣人心弦,一時不分勝負。(雜技綜合)楚漢兩軍發(fā)動對攻,士兵群體對打,聲勢浩大,難解難分。
3、遇險。(城墻移動)部分漢軍攻入城內(nèi),虞姬深陷包圍。柔弱善良的虞姬手無縛雞之力,此刻一籌莫展,四處躲避。小兵帶楚兵保護虞姬乘旗車突圍。(雜技《水流星》)漢軍發(fā)起流星陣打散旗車,小兵掩護虞姬沖出包圍。(雜技《小滾環(huán)+大滾環(huán)》)漢兵欲追,楚兵以小環(huán)陣阻擊漢軍流星陣,被漢軍長槍亂刺挑開,楚軍小環(huán)簇擁大環(huán)沖出與長槍對峙……
4、決裂。(城墻移動)號角聲起,項羽持劍奔來,殺敵無數(shù),勢不可擋,四周漢兵無人敢近身。舞臺后區(qū)城墻上,劉邦現(xiàn)身,高高在上,面無表情?;叵滕欓T宴上被持劍戲弄,劉邦長劍緩緩出鞘,挑釁地指向項羽。力拔山兮的霸王從未受過這種羞辱,瞬間怒發(fā)沖冠,暴跳如雷。遂取弓,盡全身之力一箭射向劉邦。不料劉邦單手接箭,雙手緩緩移至胸前,沖著項羽,大聲冷笑,將箭一掰為二。劉邦下。(雜技《鉆圈》)項羽和楚兵陷入漢兵月牙刀陣圍困,率兵奮力拼殺。漢軍攻勢強大,楚軍逐漸后撤。
5、攻城。(城墻移動搭為城門)漢軍發(fā)動總攻。漢旗滿臺舞動,巨大的浪橋戰(zhàn)車緩緩?fù)七M。(雜技《浪橋飛人》)一個個漢兵不斷飛入城內(nèi)。(城墻移動)城內(nèi)廝殺慘烈,楚漢軍旗在城墻上交互輝映,楚旗蹤影逐漸消失不見。
6、絕地。(城墻坍塌)垓下城池徹底淪陷。虞姬被漢兵追趕著,小兵倉惶掩護,二人陷入重重包圍。漢兵幾次三番欲捉拿虞姬,并加以戲弄。小兵拼死頑抗,眼見不敵,突然身中數(shù)刀(定格)。小兵在虞姬眼前倒下,臨死取出懷中珍藏的蓮蓬,眼望虞姬,似有所托,卻已無力言語。虞姬悲痛萬分。漢兵包圍圈越縮越小,步步逼向虞姬。千鈞一發(fā)之際,項羽終于在亂戰(zhàn)中找到虞姬。項羽以身護住虞姬,以一敵十,盡數(shù)斬殺漢兵,逃出包圍。(收光)
地點:虛擬的烏江口,人間與天界的入口。
概述:項羽攜虞姬與殘軍匯合退至烏江口。項羽個性強硬,從不屈服于人,如今兵敗山倒,死傷遍野,面對不會發(fā)生奇跡的絕境和沒有出路的愛情,情緒漸由不甘轉(zhuǎn)為沮喪。虞姬博愛萬物,不忍目睹落雁傷亡,不忍宴會濺血生變,不忍小兵因己受死,更不愿自己被俘令項羽蒙羞。為將生的希望留給項羽,虞姬舍棄了愛情,毅然赴死,血濺烏江。戰(zhàn)爭的失敗不能完全使霸王屈服,虞姬的選擇卻徹底擊倒了霸王。項羽產(chǎn)生“天要亡我”的感嘆,追隨虞姬而去。雁飛來,目睹此情,撞死在二人腳下。本場是全劇最高潮,著重浪漫的悲劇處理。
1、楚歌。(項羽攜虞姬率殘軍逃至烏江)簫聲起,經(jīng)歷的慘敗和劉邦的羞辱歷歷在目,滿臺傷兵殘將,此處即是絕境。舞臺中央圓臺上,項羽執(zhí)手虞姬,相望無語。遠處依稀傳來低沉的楚歌吟唱,悲傷的旋律溫馨熟悉,仿佛聲聲滴血,無情地敲打在楚軍將士心頭。楚歌勾起楚兵對故土的回憶,多少年來,家鄉(xiāng)的親人父老一直等待著他們歸來……。守護項羽的楚兵紛紛掙扎著起身,遙望、感嘆、尋覓著家鄉(xiāng)的方向。數(shù)名楚兵慢慢摘下頭盔,忽然轉(zhuǎn)身面向霸王一跪不起,無聲地哭泣請辭……。幾名霸王最貼身的勇士連忙沖上阻攔。項羽回頭凝視虞姬,良久,背身揮手,默許他們離去。
2、別姬。(遠處人馬追逐聲漸近)漢兵追殺而至,誓死追隨霸王的勇士寧死不屈,四下沖出以死抗?fàn)?。霸王持劍欲出殺敵,奔跑中猛然回頭,但見虞姬雙眼含淚,佇立于蕭瑟風(fēng)中。項羽心中痛苦萬分,擔(dān)心虞姬的安危,腳下猶疑,重又回到虞姬身邊。(雙人舞)二人痛苦的軟功性舞蹈,末路悲情,難舍難分。二人回憶過往:江南蓮池一見鐘情,戎馬生涯形影不離,鴻門危機手下留情,攻城決戰(zhàn)生死相依……。項羽不禁仰天長嘆,恨己無能,愧對虞姬,更無顏面對江東父老。虞姬同樣心生愧疚,她不能幫助項羽突圍,不愿拖累項羽逃生,更不愿被俘使霸王蒙羞,至此虞姬下定了離開的決心。(圓臺上方綢吊下,雜技《男女綢吊》)二人凄美的愛情在空中升華。
3、人亡。圓臺上,虞姬上綢吊,項羽在下注視她上升,滿眼凄涼。虞姬自綢吊最高點滾落,一束紅光染紅白色綢吊。項羽騰身接住虞姬,無奈已香消玉殞……。突然,天地俱震,項羽親手系在虞姬腰間的利劍(劉邦所獻)從天而降,墜落在霸王腳邊,兀自震顫著。項羽萬念俱灰,背身懷抱虞姬,深情地注視著她,終不忍獨自偷生,抓刃抹頸,追隨虞姬而去。
4、雁死。雪花漫天飄落,血色染紅天幕。天地間只留下一瞥永不馴服的目光、一腔為愛赴死的深情和一對愛侶至死相偎的背影。落雪中,雁銜著二人定情時的紅紗飛來。紅紗落下,蓋住二人身形。通曉人性的雁久久不愿離開,它盤旋著,悲鳴著,終于一聲慘叫,撞死在項羽和虞姬腳下。
地點:虛擬的天界。
概述:只有純凈的靈魂得入天界。項羽和虞姬的靈魂升入天界,他們的愛長存于此。本場突出靈魂世界的安寧和愛情的純粹。
(暗轉(zhuǎn))仙樂絲絲,煙云飄渺,仙境中,純凈的靈魂悄然而入,無聲行走在潔白的純凈世界。大音希聲,大愛無形,數(shù)根潔白的綢吊承載著永恒的愛情,(雜技《綢吊》)純凈的靈魂于云山霧海中升天、翻轉(zhuǎn),綻放出極致的純凈之美。遠離了戰(zhàn)爭的紛擾,了卻了世俗的羈絆,項羽和虞姬不再被打擾,他們的愛情于此重生,于此長存。(前紗幕下,舞臺收光。紗幕棋盤再現(xiàn),中央浮出血字“霸王別姬”)
(全體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