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曉東
【關鍵詞】 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意識;
方法;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32.0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23—0048—01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像一面旗幟引領著新課程改革迅猛前進,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深入人心,這種學習方式也越來越被廣大教師所重視并在課堂中積極實施。而小組學習又為這種學習方式的開展提供了具體的依托和平臺,受到很多教師的青睞。本文結合筆者在教學中的摸索談幾點體會。
一、什么是小組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以小組為單位和活動共同體,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協(xié)作,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小組成員各自的經(jīng)驗、知識優(yōu)勢和思維特點,共同研究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思路,尋求解決辦法,形成共同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說,小組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以每名學生的自主學習及組員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為學習的主要過程,以本組成員思維統(tǒng)一、尋求最優(yōu)的解決方法為結果的一種學習行為。
二、為什么要實施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適應了時代的要求,為教育教學改革增添了一份活力。教師了徹底轉變自己的教學角色,由知識的灌輸者變?yōu)榻虒W的引導著和組織者。教師不是知識的復印機,把已有的知識復制到學生的頭腦中,而是學生學習路上的領路人,引導學生去求知,去尋找學習知識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求知的思維。因此,教師應善于把課堂放開,大膽地將學習任務交給學習小組去討論、交流、探究,相信學生的能力,發(fā)揮他們的潛能,使他們不僅學會知識,更尋求到獲得知識的方法,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小組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 小組的劃分。小組的劃分是保障小組合作學習成功順利進行的前提,要本著好中差均衡的原則來劃分。一般4至6名學生為一組較為適宜,既能形成求同存異、思維碰撞的氛圍,又不至于因人數(shù)過多意見難以統(tǒng)一而浪費時間。在構成上要考慮小組成員的學習成績、個性特點、智力水平、性別、家庭背景等,以達到相互合作,優(yōu)勢互補的目的。每小組選一名學習成績好、組織能力強、有責任心的學生為組長,負責本組的組織、協(xié)調、分工、統(tǒng)一等工作。再由小組討論,確定一個響亮的名字和一句富有激勵性的口號,來增強小組的凝聚力,激發(fā)成員的參與意識。組員都要有一個相應的代號,可按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和智力水平從高到低進行編號,便于互助互教,教師提問,同層次學生的競爭。至此,合作學習小組便成立了。
2. 小組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小組成立以后,為了使之更有參與意識和競爭性可對小組合作意識著重培養(yǎng)。參與、合作意識的形成是小組學習成功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要教育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積極主動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學會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在討論中有理有據(jù)地提出自己的意見,本著學習提高,共同進步的思想來討論,不可相互嘲笑、詰難,以至于有的同學不敢發(fā)言,而成為優(yōu)等生的“一言堂”。
3. 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選擇。一要確定明確的學習目標。把學習任務分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設計成一個個具體的學習任務。如在教學《溪流的歌》時,把學習目標分解成詞語的注音解釋、課文的段落分層、關鍵詞語的含義、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幾個具體目標。下分到小組分析、討論、匯總。二要指導小組合理的分工和合作。不同的學習任務有不同的分工方法,例如給生字注音解釋,可以平均分給每個組員;劃分段落層次,則可由其中一個組員提出自己的意見,其他組員針對其觀點評論,提出自己的見解,由討論而產(chǎn)生思維碰撞的火花,組長根據(jù)組員的意見,統(tǒng)一確定答案,再交由全班討論,有不同意見的要說出反駁的理由,思維繼續(xù)碰撞,既活躍課堂氣氛,更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三要引導展開小組之間的競爭。通過小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給每個小組量化打分。可小組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也可以給每個組員量化打分,增加小組間的競爭性,激發(fā)每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具體的量化標準,可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制作一面小紅旗,或者隨意剪幾朵紅花,作為優(yōu)秀小組或優(yōu)秀組員的獎勵。小學生學習,讓他們參與競爭,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興趣自然就被激發(fā)出來,有了榜樣的力量,有了充足的干勁,就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無定法,教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可有多種多樣的方法,但小組合作學習不失是較好的一種。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