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家強
摘 要:提到考試相信80%的學生是比較排斥的,但是考試作為對學生能力的一種衡量方式,是學生不得不面對的一項基本考驗。近年來,考試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越來越全面,從題型選擇到解題思路都變得更加多元化和人性化。從學生學習的點滴實踐談起,淺析如何通過考試來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觀念。
關鍵詞:化學;考試;復習;策略
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里面很多內(nèi)容不僅涉及記憶,還涉及理解和實際操作,因此,對于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會覺得化學入門特別困難,可是一旦入門之后學起來也會感覺樂趣頗多,這就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成績要么學得很好,要么一竅不通,還有一部分學生在中間徘徊,成績忽高忽低。所以為了避免學生因為不懂而對它重視程度不夠,進而導致基礎知識掌握不夠扎實,課后訓練也大打折扣等致使成績不穩(wěn)定的情況,本文簡要闡釋一些自己的見解以期拋磚引玉。
一、從錯題反思出發(fā)改掉粗心習慣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每次考試過后公布答案的時候,學生都會恍然大悟,只是自己沒有想到。說到“熟練度”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剛學習騎自行車的時候,就算是平坦大道我們也會覺得車子經(jīng)常跑偏,一不小心還會跌倒,等我們技術熟練以后,就算是崎嶇小路,照樣可以流暢前行,這就是熟練掌握了騎車技術的結果。
對于化學知識而言,由于學生對它的重視程度和熟練程度不夠,所以在考試過程中常常會犯一些自己過后非常惱火的錯誤,都是簡單的題目,可是一時大意就丟了分數(shù)。一道題目如果學生接觸六次以上,那就容易在腦子里形成深刻的印象,下次再碰到就肯定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幫助和引導學生建立錯題筆記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每次考試過后都深入講解學生做錯的題目,當然學生當時不一定能夠全部理解,不妨讓他們記錄下來,過段時間再回去看的時候可能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多看幾遍之后,記憶也就自然更加深刻了。
二、準確把握知識要點,以不變應萬變
同樣一道題目,可能這次見到做對了,下次見到卻未必能夠做對,這種情況可以說經(jīng)常出現(xiàn),學生又會說自己馬虎了,粗心大意了,其實這只是一個方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學生對于基本概念的分析理解不夠透徹?;瘜W學科的精妙之處是同樣一個實驗,所用試劑稍微變化就會出現(xiàn)截然不同的兩種結果,添加順序的先后、添加數(shù)量的多少都會產(chǎn)生奇妙的變化。有時候試卷對于知識的考查并不是這樣直接展開的,還會改變一下說法,這時候更需要學生準確掌握概念定義,只有這樣才能靈活應對。
在考試有時間限制和壓力的情況下,人通常會本能地選擇自己大腦中最先搜索到的記憶存儲,而這個記憶和認知很可能是錯誤和疏漏的。所以考試訂正時,對于這類概念理解性題目,不妨再變形或者深究一下,舉一反三,這時會發(fā)現(xiàn)學生又疑惑或者糊涂了。所以,學過并不等于是學會,更不等于融會貫通。試著去講解題目,如果做到能講解題目,表示確實理解了。通常在講解過程中,也會不斷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漏洞,這也是教學相長的意思。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三、沉穩(wěn)細心,嚴格要求是基本的學習態(tài)度
列出一千道小學數(shù)學的題目給學生看,他們肯定都會做,可是一道一道答完能得滿分的寥寥無幾。一次練習,如果做錯了,覺得“沒關系,以后還有機會”,常常會造成多次也無法做到比較好的狀態(tài)。另外,準確率還和“做題量”以及“題目類型”有關。所以如果平時單元的作業(yè)100題總要錯3~5題,考試的出錯率基本會翻2~3倍。而概率因素導致平時錯誤率越高,考試時失分率越成倍增大,因為考試時題目的類型更加寬泛和變化多端。
所以放棄給自己找的諸多借口,連小學題目都會做錯難道不是自己的態(tài)度出現(xiàn)問題了嗎?中學化學所涉及的知識點其實串一下并不是很多,要記憶也不是那么困難,可是每次考試還是會出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自己的疏忽和心態(tài)問題。如果平時做事力求“一遍做對”“每遍都提升”,關鍵時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對。這需要用心投入和沉穩(wěn),還需要刻意自我要求,反復多次后才能成為本能。養(yǎng)成認真的態(tài)度之后,獲得提升的決不僅僅是成績,還包括審視問題的角度、解決問題的策略、行動力、意志力、執(zhí)行力。
四、提高時間利用率才是成績提高的關鍵
學習確實是一個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的過程,而且每個人的學習方法都需要自己去摸索,去實踐,這樣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我們常??梢钥吹接械膶W生學到深夜,學習成績依舊不如那些不熬夜的學生;還有的學生偏愛于那些大題,覺得那種題目才有成就感,可是最簡單的選擇題卻也常常出錯。這就是另一個不得不說的問題——效率問題,把有限的時間合理利用才能順利完成既定的目標。
提高時間利用率,把重要的、容易做到的做完之后,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再去進一步拓展和提升,在管理時間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記?。好總€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再怎么擠也有限;但是時間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提升的空間很大。當我們在思考如何利用時間的時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樣“摳”時間,而是怎樣提高現(xiàn)有的時間利用效率。
我們都知道,同樣是一張寫滿了字的密密麻麻的試卷,有的能得到150分,有的只能得零分。所以,把試卷寫滿不是本事,知道該寫上什么正確的內(nèi)容才是本事。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次階段性考試,高考更注重的是對學生人格的鍛煉和培養(yǎng),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事,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怎樣把事情做好,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