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過年的味道,有些是能嘗得到的,有些是能聞得到的,有些則是要用心去感受的。
過年的那段短短的、長長的歸鄉(xiāng)路,也就成為每個在外游子的“征程”?;丶?,回家,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每個游子回家的心情,那就是“急”。人是急的,心是急的,匆匆的腳步也是急的。只有進站的火車不急,總是一而再的誤點、遲到了。
“我在路的這頭,家在那頭;我在漂泊的這頭,母親在那頭;我在異鄉(xiāng)的這頭,期盼在那頭……”在一年中只有這個時段,很多人才有機會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團聚,樸實,美好而溫暖著。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痹谶@天,家家都要煮臘八粥。粥是用米、豆等谷物和各種干果熬成的,預(yù)示著新的一年“五谷豐登”!
城里的大商場門頭上新?lián)Q了吉祥如意的中國結(jié),店堂里掛滿了小巧玲瓏的紅燈籠,玻璃櫥窗上也貼上了各式花樣的剪紙,這些都是年的符號,傳遞著春節(jié)即將到來的喜訊。
從農(nóng)歷的臘月二十三開始,接下來的每一天似乎都是色彩斑斕的,都散發(fā)著溫暖,散發(fā)著香味。紅彤彤的對聯(lián)、喜艷艷的門神、熱騰騰的團圓飯、樂融融的全家福……人們剛剛度過了這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天的到來。
過年的味道,是家家戶戶門上的墨水味。對聯(lián)上的一個個毛筆字、一筆筆印刷體,都充滿了祝福、喜悅和歡慶的味道,掛在門前,別提多喜慶了。貼春聯(lián)、貼年畫、剪窗花……其中“?!弊忠怪N,里面有蘊涵著大福真的到(倒)了,表示吉慶之兆。
過年的味道,是飯菜的香味。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夜守歲,我們家有吃餃子的習(xí)俗,餃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zhǔn)恰敖弧钡闹C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替之意。
一家人還要坐在客廳里守歲,邊看電視邊天南海北地海侃。老媽是南方人,她這時總要在廚房里忙活著熬蘿卜汁。在閩南話蘿卜叫“菜頭”,吃蘿卜討個好彩頭,預(yù)祝大家來年大吉、心想事成。約到了十二點年關(guān)蘿卜煮熟了,我們每人吃了一碗,覺得好香好甜,好象久旱逢甘雨一般心里美滋滋的。
喜鵲喳喳叫,新的一年到。聽到喜鵲叫聲父親準(zhǔn)會喊我們起床吃早餐,也就是大年初一過大年。由于白天疲憊晚上熬夜,睡眠不足,因是過年一家人必須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不得已我只能睜著惺忪的眼睛起床。吃飯時講話也得有避諱,有些話語不能直接了當(dāng),比如說不想吃飯只能說“吃飽了”,不能說“不吃了”;桌子上的菜即使不豐盛不能說哪種菜沒有,只能說“樣樣有,年年有魚(余)”。若是不小心摔破了碗,也要說趕緊說:“碎(歲)碎(歲)平安?!背酝觑埡筇觳涣敛荒荛_門,怕有人誤撞進來不吉利。
過年的味道,是愛的溫暖味道。小朋友們使出自己的“花言巧語”,小嘴抹著蜜一樣甜,逗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呵呵直樂,不住地掏紅包。年就是這樣,像一個小伙伴,一只手拿著玩具,另一只手掂著各種好吃的,大聲召喚著我們。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特殊的過年的味道:是愛,是喜悅,或是溫暖……
(指導(dǎo)老師:侯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