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國
摘 要: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包括:人地協(xié)調(diào)、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地理實踐力四個維度。本文通過地理實踐力和地理實踐活動的界定,結(jié)合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分析我國中學地理實踐活動開展狀況及存在的問題,探究實施地理實踐活動的一般模式,以期為中學教師組織地理實踐活動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學地理 實踐性教學 一般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133-02
1 概念的界定及其意義、特征
地理實踐力是指人們在地理戶外考察、社會調(diào)查、模擬實驗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行動能力和品質(zhì)。地理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地理實踐力的主要方式。
地理實踐活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地理學科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順利解決地理問題的實踐過程。地理實踐活動屬于地理學科教學的范疇。
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觀察與觀測能力,地理調(diào)查與考察能力,地理制作與繪制能力,地理實驗能力,地理問題分析與決策能力,地理信息技術運用等能力。相對于課堂教學,地理實踐活動的場所更寬泛,包括課堂實驗,課堂外的校園氣象站及校園其它地點、公園、博物館、工業(yè)園區(qū)、經(jīng)過選擇的景點等。
2 目前我國中學開展地理實踐活動的現(xiàn)狀及問題
2016年2月,“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征求意見稿)中指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九大方面之一是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積極的勞動態(tài)度、培養(yǎng)有動手操作能力、善于提出新觀點,新方法,新設想,并進行理性分析,做出獨立判斷等。
“核心素養(yǎng)是新課標的來源,也是確保深化課程改革萬變不離其宗的‘DNA。但是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中學地理實踐活動的開展令人擔憂:
2.1 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對中學地理課程中的實踐活動重視程度不夠
實際的課程操作中,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的傳統(tǒng)教育理念仍占主導,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重視不夠。學校辦學目標、課時、安排、教學評價等都以升學選拔為導向,學校沒有地理實驗室,地理教師利用圖片替代地理事物進行認知活動,遠不能達到知識獲得、技能訓練的目標。學校實踐性活動場所缺乏。因此教師只能讓學生進行地球儀、地形模型等手土制作和網(wǎng)上資料查詢、辦令題板報等易組織、不受場所限制的實踐活動。
2.2 缺乏機構(gòu)或組織以及基金的支持
教師的精力、時間、經(jīng)驗有限,依靠自身力量組織學生進行地理實踐活動存在困難,也缺乏相應的教育組織或基地提供資源和方法支撐。學校中很少有地理實踐課程的開發(fā);少有學校存在專門的基金供教師進行地理教育實踐活動,教師申請資金困難。
2.3 教師自身的地理實踐能力不足以及學生的安全問題
對教師自身來講,來自學校、家長及學生的成績壓力,讓教師少有時間提高自身組織學生進行地理實踐活動的能力。在沒有一般模式或范本可以借鑒的情況下,順利組織地理實踐活動會消耗大量精力。
學生的安全問題也是學校和教師考慮的重中之重。進行校外地理實踐活動必須要保障好學生的安全問題,如何保障好學生的安全、減緩家長的擔心也是開展戶外學習的難點之一。
3 地理實踐活動的一般模式
組織地理實踐活動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并不是一人或一時可以解決的,在基于國內(nèi)學者對于地理野外考察的研究以及國外對地理實踐活動研究的基礎之上,筆者初步構(gòu)建了開展地理實踐活動的一般模式,具體流程見下表。
開展地理實踐活動的一般模式基于以上模式,教師可以根據(jù)想要組織的具體活動進行調(diào)整,難易程度和復雜程度皆可自行調(diào)整。
當然學生的安全是每位學生家長考慮的重點,很多校外地理實踐活動都受限于此。為保證學生地理實踐活動的安全,教師提供的選題,要避開一些可能危及學生生命安全的環(huán)境。如水庫、大的河流、易發(fā)生滑坡及泥石流的山區(qū)等。學校、教師要和家長保持好聯(lián)系,讓學生家長充分了解開展地理實踐活動的具體流程,必要時可組織成立家長志愿者分隊,作為活動的幫助者參與其中,既可以讓家長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了解學習情況;也可以幫助教師維持秩序、保障學生安全,做好后勤工作。
參考文獻:
[1] 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李金澤.基于IGE0的我國高中地理野外實察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實施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4] 謝元麗.教材“活動系統(tǒng)”對地理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5] 劉天慧.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6] 陳志剛.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動內(nèi)容的教學及實踐[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1.
[7] 袁孝亭,王向東.重視地理學科的核心能力與地理觀點培養(yǎng)[J].課程·教材·教法,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