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昱
摘 要:低年級的語文課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學生學習興趣低、教學效率低的現(xiàn)象,讓一線教師非常頭疼。然而,人教版小學語文低年級課本中的插圖都是緊密結合課文內(nèi)容,而且畫面優(yōu)美、富有趣味性、童話色彩濃厚的,因此低學段的語文教學可以巧妙運用文本中的插圖,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彰顯語文閱讀教學的魅力。
關鍵詞:文本插圖;閱讀興趣;語文魅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2-018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115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圖,這些圖文并茂的文本插圖,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有利于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培養(yǎng)他們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等能力。在課堂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插圖的課文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格外濃厚,他們也能憑借插圖中鮮明的藝術形象,激發(fā)再造想象,也就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下面筆者就以自己對《小壁虎借尾巴》這篇課文的一次磨課經(jīng)歷為基點,談一些粗淺看法。
《小壁虎借尾巴》這篇課文通過小壁虎借尾巴告訴我們:小魚姐姐、黃牛伯伯、燕子阿姨尾巴各有不同的作用,了解小壁虎尾巴有脫險與再生的特點。課文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呈現(xiàn),文中沒有注音,連生字也沒有加注拼音,目的是讓學生借助圖畫或其他手段自主識字或閱讀。
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會認“壁”“虎”等9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生字。
2.學會以圖文結合的方式來學習連環(huán)畫式的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3.結合自己生活當中的實際,了解動物的尾巴各有用處。
依據(jù)目標,教學流程如下:初讀課文,抓重點句,再讀課文,理解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向誰借尾巴了,為什么借不到尾,結合實際,理解動物的尾巴各有用處。抓住重點句“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币龑W生了解小魚、老牛、燕子的尾巴不能借的原因,感悟動物的尾巴各有用處。
第一次教學片段:
1.讓學生比較句子:哪個句子好?為什么?
小壁虎爬到小河邊。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邊。
生:第二句比較好。
師:這句話好在哪里?小壁虎為什么爬得那么累?“爬呀爬”說明什么?
生:小壁虎爬得那么慢,那么艱難。小壁虎失去尾巴多著急呀!
師:小壁虎為什么不快爬,去借尾巴,反而這么慢?
生:小壁虎沒有尾巴爬不快。
師:小壁虎從墻角到河邊,距離很遠,小壁虎的尾巴能幫助爬行,現(xiàn)在斷了,爬行不方便,因此爬不快。
師:(出示讀讀說說)請同學們填一填。
游來游去 飛來飛去 跑來跑去 跳來跳去 _來_去
小魚(游)來(游)去 壁虎()來()去
燕子()來()去 小狗()來()去
2.師:(出示句子)比較句子,你覺得哪句話更好?好在哪里?
小壁虎說:“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小壁虎說:“小魚,你把尾巴借給我!”
生:從“姐姐、您、行嗎”看出小壁虎很有禮貌,用的是商量的口氣。
師:(出示句子)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小魚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生:小魚的尾巴要用來撥水,不能借給小壁虎。
師:如果小魚的尾巴借給了小壁虎會怎么樣?
生:小魚就會沉到水里淹死了。
師:對啊,小魚的尾巴就是它的命,沒有尾巴小魚就活不下去了,所以一定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的。
3.師:請男生讀一讀小壁虎的話,請女生讀一讀小魚姐姐的話。
指導朗讀第3段,讀出有禮貌的語氣,小壁虎有禮貌地向老牛伯伯借尾巴,并且用商量的口氣,還要讀出小魚姐姐想幫助小壁虎又無能為力的語氣。
(教學反思:走出課堂時,我在暗暗慶喜這節(jié)課達到了想要的教學目標:不僅符合編者的寫作意圖,還訓練了幾個知識點。當我與同事交流的時候,大家的點評讓我豁然開朗。課堂上,學生基本上是跟著老師設計好的條條框框走,只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學習興趣低,主動參與性不強。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需要有親和力的教師語言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訓練點,我們可以嘗試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以看連環(huán)畫的形式走進文本。)
第二次教學片段:
1.請同學們根據(jù)課文的每一幅插圖,找出文中相應的段落。(出示第二幅插圖)
師:沒有尾巴的小壁虎向誰去借尾巴了?它先來到了哪里?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用橫線畫出小壁虎向誰去借尾巴了。
生:小魚。
師:小壁虎是怎么樣去找小壁虎的?請你結合文中的插圖說一說。
生:我從圖上看到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邊,它看起來很吃力的樣子。
師:老師這里有兩句話,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哪個句子好?為什么?
小壁虎爬到小河邊。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邊。
生:第二句比較好。寫出了小壁虎爬得很慢。
師:小壁虎為什么爬得那么慢?“爬呀爬”說明什么?
生:小壁虎爬得那么慢,說明它爬得很累。
生:小壁虎失去尾巴那么著急,可是,它為什么還爬這么慢呢?
師:對啊,小壁虎為什么不快爬,去借尾巴,反而這么慢?
生:小壁虎沒有尾巴爬不快。
師:我們來看圖中的小壁虎,從墻角到河邊,距離很遠。小壁虎的尾巴本來能幫助爬行,現(xiàn)在斷了,爬行不方便,所以它爬不快,而且它看上去已經(jīng)爬得很累了。
師:同學們真聰明!那老師要考考聰明的小朋友了。
師:(出示讀讀說說)請同學們填一填。
游來游去飛來飛去跑來跑去跳來跳去_來_去
小魚(游)來(游)去 壁虎()來()去
燕子()來()去 小狗()來()去
2.師:請同學們結合第二幅圖,比較哪句話更好?好在哪里?
小壁虎說:“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小壁虎說:“小魚,你把尾巴借給我!”
生:我從圖上看到,小壁虎是很有禮貌地面對著小魚姐姐說的,而且從句子中“姐姐、您、行嗎”這些詞語,也看出小壁虎很有禮貌,用的是商量的口氣。
師:(出示句子)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小魚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生:我看到圖上的小魚姐姐一臉無奈,很想幫助小壁虎,可是她自己的尾巴要用來撥水,不能借給小壁虎。
師:很棒,你已經(jīng)學會了借助課文中的插圖,結合語言文字來學習這個故事里。如果小魚的尾巴借給了小壁虎會怎么樣?
生:小魚就會沉到水里淹死了。
師:對啊,小魚的尾巴就是它的命,沒有尾巴小魚就活不下去了。
板書:小魚的尾巴------作用-----撥水
3.師:請男生讀一讀小壁虎的話,請女生讀一讀小魚姐姐的話。那在讀小壁虎和小魚姐姐的話時,我們應該怎么讀?
生:要像圖中一樣面對面說,小壁虎的話要有禮貌,小魚姐姐的話要溫和。
指導朗讀第3段,讀出小壁虎有禮貌地借尾巴的語氣,并且用商量的口氣,還要讀出小魚姐姐想幫助小壁虎又無能為力的語氣。
師:同學們讀得真棒,那老師這里有一段小壁虎和小魚姐姐對話的視頻,可是配音丟失找不到了,誰能當配音演員,幫它們配上聲音。
(出示課文插圖以及小壁虎和小魚說話的動畫效果,指導學生反復朗讀)
師:你們能不能根據(jù)這幅插圖和板書背誦第三自然段?(出示課文插圖)
指名背誦,全班背誦。
(教學反思:根據(jù)一年級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我重新修改了上一次的教學設計,力圖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在教學中,運用兒童化的教學語言,指引學生自己讀課文,讓他們在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討論解決問題。同時,利用插圖學習課文,借助插圖理解和背誦課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明顯的提高。特別是在出示插圖配音的環(huán)節(jié),學生紛紛舉手要參與配音,學習效率也提高了。)
文本中的插圖是一種形象化的課程資源,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幫助學生走進文本,對學生學習語文來說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資源。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際,把插圖用活、用足、用好,注重誘導學生無意識的活動,讓學生進入情境,使“要我學”變成“我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