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波
摘 要:高中地理課程的學習內容較多,牽扯到的范圍也較廣,且學習難度系數較大,學生學習起來往往會感到有些吃力。要想提升高中生地理學習的能力和水平,除了優(yōu)化教學設計,轉變教學思維,提升教學質量以外,還需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核心要素素養(yǎng),這些核心要素素養(yǎng)事關學生地理學習的意識、技巧和方法。具體來說,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必須立足學生實際,從三維目標的確立和實施入手,做到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巧用微課課堂,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與探究能力。
關鍵詞:地理核心要素;學習效果;教學質量;學生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2-016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101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學習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學會學習,即讓在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同時,反思自身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內容分析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和學習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提升他們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所在。地理核心素養(yǎng)目前在學術界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概念,但不可否認它是一個綜合性的復合概念,一般包括地理人文素養(yǎng)、地理科學素養(yǎng)和地理技術素養(yǎng)。
地理人文素養(yǎng)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識和地理學科中的人文精神;地理科學素養(yǎng)主要包括地理科學知識、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和地理科學意識;地理技術素養(yǎng)主要包括地理技術知識、地理技術能力和地理技術觀點。
二、培養(yǎng)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探究
(一)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的設計和確定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主線,一切教學活動必須圍繞著教學目標展開,所以明確教學目標有助于優(yōu)化教學設計,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素質教育環(huán)境下,按照高中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當前的地理課堂教學應該完成三維性的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教師在設計時要有所側重,同時又不失偏薄。高中地理一堂課的時間只有幾十分鐘,如此短的時間內若面面俱到只會適得其反,讓學生感覺到煩躁和不安,不利于提升教學質量,所以在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中一定要講究輕重緩解,并且做到明確、清晰。
(二)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教師一定要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教師不重視地理課程的設計,采取的教學模式多數是教師講授,學生聆聽,然后依據筆記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其實,在一線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落實素質教育的理念,從學情出發(fā),優(yōu)化教學設計,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學生未來在學習和工作中都會遇到地理問題,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同時讓他們參與生活實踐,把理論的地理學知識轉化為生活常識,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教學實踐證明,如果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一味地讓學生機械式地掌握相關的地理知識,雖然學生能考出一個好成績,但他們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卻很難提高。新形勢下,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采取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翻轉課堂、微課課堂等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注重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三)處理好“教”“學”的關系,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教學活動是一種動態(tài)化的教育、學習和知識傳授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都伴隨著兩種活動同時進行:一種就是教師的“教”,另外一種就是學生的“學”。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質量的提升落腳點在學生的學習上,教師的“教”只充當著學生學習多元化途徑當中的一條而已。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大多數時候只考慮到個人的講授,在課堂的設計過程中很少考慮到學情,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較為淡薄,學習的效果也不好。新形勢下,地理教師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的角色,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給學生足夠的尊重,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這樣才能落實素質教育的理念,實現有效教學,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起源于他們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引導他們學會分析和處理問題。面對提出質疑的學生,教師也要及時給予肯定和引導。學生有疑問就說明學生在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非常難得可貴的。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不妨從學生提出問題開始,提出問題就意味著學生開始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了。
(四)巧用微課程教學,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
探究微課程在提升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作用和策略,就要先清楚微課程的制作方式。一般來說,常用的微課程制作方式有:利用微課筆或者電子白板制作的微課視頻,利用手機、相機錄制的微課程視頻,利用PowerPoint辦公軟件制作的PPT課件微課程。利用屏幕錄像軟件制作演示或操作微課程等。PPT課件是一種較為常用和實用的教學模式和手段,這種教學手段較為簡單,在微課教學中可通過PPT課件的方式提供給學生各種資源與信息,讓學生進行學習。在利用PPT課件的時候,可以是單一的PPT課件,進行點擊操作,也可以通過轉變保存方式,把PPT轉化為視頻,供學生進行多元化的渠道學習。高中地理學科在教學內容上區(qū)別于其他學科,很多的知識點和內容不易于用文字和圖片來說明,而是需要多元化的圖像和影像來完成,所以可以依據教學內容的變化選取“屏幕錄像專家”等軟件,將屏幕顯示信息動態(tài)地錄制下來,形成視頻微課程。地理教師在制作微課程時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首先,地理微課程只是教學活動的有機構成部分之一,要想實現有效教學,必須整合其他環(huán)節(jié)。除了必要的知識講授外,還可以把地理核心要素的教學設計、習題集、學生測試等輔助性教學資源與微視頻一起呈現給學生。其次,錄制微課程視頻。微視頻是微課程的核心要素和構成部分,針對高中地理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利用手機、錄像機等攜帶方便的音像錄制工具來進行教學視頻的錄制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錄制微視頻的時候,要講究錄制的穩(wěn)定性,不要晃動和抖動畫面視頻。再次,微課程的學習途徑要實現多元化,支持互聯網線上點擊學習,視頻格式也要多元化,同時微視頻還要盡量有文字說明和字幕解說,以此拓展學生的學習途徑,提升他們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