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孟
(西峽縣木寨林場 河南 西峽 474550)
油松育苗技術
李武孟
(西峽縣木寨林場 河南 西峽 474550)
本文詳細介紹了油松的播種育苗技術要點,供種植者參考。
油松;育苗
油松是我國北方廣大地區(qū)的主要造林樹種之一。它分布范圍廣,適應性強,抗寒能力強,根系發(fā)達,枝條繁茂,有良好的保持水土、美化環(huán)境的作用。生產上,主要采用播種育苗繁殖油松。
采種母樹選擇20年以上、干形良好、生長健壯、抗性強、無病蟲害的樹木。油松球果在華北地區(qū)的成熟期為9月下旬~10月上旬,球果成熟時呈淡黃色或淡黃褐色,即可進行采種。新采集的球果需放在通風良好的場地,攤開晾曬,每天翻動1~2次,10 d左右就能全部脫凈,種子脫出后搓揉脫翅,曬干揚凈,即可貯藏備用。短期內準備播種的種子,可以采用普通干藏方法,否則就應采用密封貯藏。密封貯藏可以長期保持種子的生活力。貯藏種子含水量一般以7%~9%為宜,溫度以0℃~5℃為宜,貯藏環(huán)境還應該通風、干燥,濕度過大對干藏的種子不利。貯藏過程中要經常檢查,防除鼠害。
選擇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灌溉便利的地塊做為圃地。土壤質地疏松,以沙壤土、壤土為好,過于粘重的土壤不適宜;酸堿度以微酸性和中性為好,pH值不要超過7.5。山地育苗的選地原則上應有利于種子發(fā)芽和苗木生長,并便于育苗作業(yè)和撫育管理,一般可選坡度平緩的陰坡或半陰坡、土層厚且腐殖質含量高的地方。油松苗根部有菌根菌,育苗連作效果較好,也可在櫟類、紫荊、紫穗槐及其他一些針葉樹種茬地上育苗,在刺槐、榆樹、君遷子等樹種茬地上育苗,苗木生長不良;不要在前作為蔬菜、瓜類、玉米、馬鈴薯等土地上育苗,育苗時不要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常引起猝倒病,嚴重影響松苗成活。
以春季播種為主,秋播也可。播前要進行種子消毒及催芽處理。種子消毒,通常采用0.5%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15~30 min或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 h。為了使種子發(fā)芽率高,出土迅速、整齊,油松種子需進行催芽處理,在播種前30~40 d將種子浸水24 h后,混以濕沙埋入背陰低溫處進行低溫層積催芽。油松育苗方式通常采用苗床育苗或壟作育苗,苗床育苗多采用高床,床面寬0.8~0.9 m。干旱缺雨無灌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低床。壟作一般壟底寬60~80cm,壟高15~20 cm。床作或壟作多采用條播方法,播幅可為5~15 cm。畝播種量15~20 kg為宜。生產上也常采用容器育苗,容器育苗省地,節(jié)省種子,育苗不受季節(jié)的嚴格限制,造林成活率高。營養(yǎng)土配制:草炭土50%、蛭石30%、珍珠巖20%,或松林表土50%、蛭石50%(中國林科院林研所采用的配方)。容器育苗時每個營養(yǎng)缽可播種7~8粒。油松種子頂土力較差,催好芽,適當加大播種密度有利于種子出土,覆土要均勻,不要過厚過薄,一般為1~1.5 cm。播種后稍加鎮(zhèn)壓。
油松1年生播種苗的出苗期即從播種至發(fā)芽出土到種殼脫落,出生側根時為止。出苗期一般約4周。幼苗期一般從4月底~5月初開始,到5月底~6月初結束。此時根系生長較快,地上部分生長緩慢。速生期從6月底開始,到8月初結束,在這一時期地上及地下部分均速生,主要側根集中地表至20 cm深處。8月份以后進入硬化期。
幼苗出土前一般不需澆水,若土壤過于干旱可噴水保持苗床或壟面濕潤,不要蒙頭澆水,以免造成土壤板結,透氣不良。油松種子發(fā)芽期間,易招引蟲、鳥危害,需嚴加防護。油松幼苗耐庇蔭喜叢生,故一般如非過密不可間苗。如需間苗時以稍遲為宜,即在猝倒病等病害發(fā)生盛期過后進行。幼苗期和速生期前期以施氮肥為主,在速生期要配施鉀肥。第一次追肥可在5月中旬,畝施硫銨4~5 kg;第二次在6月中旬,畝施硫銨10~13 kg;第三次在7月上、中旬,畝施酸硫銨13~18 kg,如施鉀肥也要從此時開始。每年5~6月份,為立枯病發(fā)生期,若不及時防治會引起苗木大量死亡,可噴灑50%可濕性退菌特800~1 000倍液或1.5%硫酸亞鐵溶液,每隔10 d進行1次,直至7月份基部木質化為止。金龜子類害蟲可噴灑80%敵敵畏乳油1 000~1 500倍液進行防治。
[1]孫時軒.林木種苗手冊 [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7.
[2]楊正平,歐宗袁.速生樹種 [M].北京:農業(yè)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