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羽英
炎熱天氣謹防蟹病集中高發(fā)
周羽英
夏季水溫偏高,河蟹體質(zhì)下降,有機質(zhì)分解腐敗加快,水體中有毒有害物質(zhì)增加,病菌大量繁殖,蟹病很容易集中高發(fā),因此,在養(yǎng)殖管理中要更加精心。
夏季水溫高,水位過低容易導致河蟹性早熟從而影響河蟹的規(guī)格和產(chǎn)量。7月份以后逐漸加深水位,在高溫季節(jié)平均水位保持在1.2m以上,深水處水深要求1.5m以上,池塘中下層水溫控制在30℃以下。高溫每天池水會蒸發(fā)幾厘米,每天適量補充新鮮水。還要經(jīng)常換水以改善水質(zhì)。但換水過多會對蟹造成應激反應,不利于生長;過少會導致水質(zhì)惡化。因此,對于外河水源較好的,可每7-10天換水1次,每次的換水量為池水總量的1/4-1/3。注入的新水與原池水的溫差不要超過3-5℃。遇到連續(xù)下雨后,每畝施5kg生石灰調(diào)節(jié)水體pH值,或半月使用1次生石灰;當水質(zhì)過肥時,一般每畝每次用生石灰10~15kg,加水后全池潑灑。平時用好光合細菌和EM菌,7-8月在晴天每月使用一次芽孢桿菌或硝化細菌,要重視具有吸附聚凝沉淀作用的水質(zhì)改良劑使用,降低水體中有機質(zhì);在下風處出現(xiàn)少量藍藻時,要及早局部使用氯制劑或硫酸銅進行殺滅。
水草控制在池塘面積的60%左右為宜。超過水面的水草,割除上部沒入水面30cm,有利池水流動和方便投飼;水草過少的池塘,可以適當種植空心菜彌補或移植水花生、水葫蘆與浮萍,水花生用繩固定,浮萍覆蓋率不超過水面的5%;僅有伊樂藻的蟹池,建議適量投放水花生和浮萍,滿足河蟹的攝食需要。
高溫時期餌料投喂應定時、定位、定質(zhì)、定量。應適當增加植物性餌料的投喂,減少動物性餌料的投喂。小麥、玉米、南瓜、菜餅都是河蟹愛吃的植物性飼料。投餌量一般為池蟹總體重的7%~10%左右,以投喂后兩小時略有剩余為宜。投喂時間應在每天下午4~5時進行,以適應河蟹晝伏夜出的習性。8月中旬河蟹即將進行最后一次蛻皮,此時如果投喂得當,河蟹在蛻皮后重量增加接近一倍。這個階段應適當增加動物性餌料的投喂,減少植物性餌料的投喂,要求動物性餌料不能少于60%。
高溫期間河蟹常因水環(huán)境惡化、飼料變質(zhì)等因素引起腸炎、水腫、纖毛蟲病等癥。提倡使用微生態(tài)制劑保持水體環(huán)境良好,定期消毒,控制病害發(fā)生,發(fā)現(xiàn)蟹病要及早針對性用藥。高溫期間一般使用碘制劑或氯制劑消毒,投喂5-7天藥物飼料,以中草藥為主,并在飼料中添加多維、大蒜素、護肝素等。藥物使用避開悶熱、陰雨和無風天氣。
增氧量大,能改善白天底層缺氧狀況。每天白天中午開增氧機2-3小時,晚上開增氧機4-6小時,悶熱天氣、陰雨、雷雨天要提前和延長開機。蟹池微孔增氧設備應充分開機,包括陰雨天、夜間,特別是悶熱天氣,有條件的要增加配置功率,達到0.3-0.5kW/畝。
另外在日常管理中,要堅持每天巡塘,檢查防逃設施,防止青蛙、水老鼠等侵害,發(fā)現(xiàn)病蟹、死蟹要及時處理。
(通聯(lián):224500,江蘇省濱海市康樂路中段 康樂水產(chǎn)局 電話:1322235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