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巧云
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0
?
學校教育不止于傳授知識
鄭巧云
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0
近些年,技工院校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常??吹矫襟w報道某些學校的學生做些有損道德的事。對于這些學生來說,缺失的通常不是課本知識,而是思想道德的教育,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中學時期是人生發(fā)展和道德品質(zhì)形成的關鍵時期,特別是我們這些技工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普遍偏低,學生的行為習慣整體處于中下水平。對于這類學校來說,更應注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導學生自學自勵,養(yǎng)成好的習慣。
人們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在學生能夠自學自勵,出了學校,擔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學自勵,一輩子做主動有為的人?!盵1]怎樣才能做到自學自勵,主動有為,這就需要在學期間為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先生還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習慣?!盵1]可以說養(yǎng)成習慣教育思想是先生教育思想的一個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該思想自始自終都貫穿于其他的教育思想之中。他說:“德育方面,要養(yǎng)成待人接物和對工作的良好習慣;智育方面,要養(yǎng)成尋求知識和熟悉技能的良好習慣;體育方面,要養(yǎng)成保護健康和促進健康的良好習慣。咱們社會主義社會的教育,就是要使學生養(yǎng)成社會主義社會里生活的一切良好習慣?!盵2]那么,如何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呢?
在我看來作為教師首先要以身示范,起到帶頭作用。俗話說“什么樣的教師教出什么樣的學生”,可見示范的重要性。技工院校的學生雖已有了自己的想法,仍時刻在意教師的一言一行,會以教師的言行作為參考,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處處做好表率,不能依著自己是教師的身份,而做出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事。
葉圣陶先生就曾在《如果我當教師》一文中說過:“我認為自己與學生是同樣的人,我過的是學生同樣的生活:凡希望學生去實踐的,我自己一定實踐;凡勸戒學生不要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譬如,我希望學生言出必信,待人以誠,我每說一句話,一定算一句話,我對學生和同事,一定掬誠相示,毫不掩飾;我勸戒學生不要抽煙卷,我一定不抽煙卷,決不說“你們抽不得,到了我的年紀才不妨抽”的話?!盵3]
當然,學生好習慣的養(yǎng)成除了教師的示范作用外,還離不開日常的諄諄教育。
在我做班主任時,每天早晨都會早到學校,帶領學生一起晨跑,在晨跑中開始了一天的學習,既鍛煉了身體又讓學生養(yǎng)成了早起的好習慣。每天晨跑結束都會開展十分鐘的晨訓活動,這個十分鐘我會講一些對人生有益的段子給他們聽或者讓學生自己總結最近的行為表現(xiàn)。這種日常教育模式遠比在教室苦口婆心的勸解帶來的效果更好。除此,每周必開的主題班會也是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的好時機。當然,主題班會也不是我一人自說自演,都是采用學生自導自演的方式,利用學生自身學習達到教育的目的。另外,班級還通過開展衛(wèi)生一日三查、學生行為日日查的制度,每周公布分數(shù),做到量化考核,獎勵優(yōu)秀,通報不良行為,逐漸提高學生的爭先意識。我相信只有通過日常教育把整體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氛圍,才能帶動大家都往好的方向發(fā)展。
對于學生自身來說,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需增加自主意識,重在實踐。
在我的班級,每學期都會開展很多活動。而觀看新聞聯(lián)播,了解實時政事,發(fā)表自己觀點,則是每天必做的事。中職學生的學業(yè)壓力沒有高中學生大,每天的晚自習時間較富裕,正好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電視新聞、閱讀課外有益書籍。每周要求寫一篇讀后感或者觀后感,表達自己的想法,并進行評比,好的文章發(fā)表在每周一次的班報上。每學期都會把每周一次的班報進行整理打印,發(fā)給每位學生,從而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最后還要認識到,家庭教育在學生好習慣養(yǎng)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葉圣陶在他的教育文集中寫過一篇文章《父母的責任》,其中就說道:“做了父母就注定應該負教育子女的責任?!币虼耍诎嗉壒芾碇?,與學生家長聯(lián)系溝通是我的常規(guī)工作之一。只有家校攜手,才能鞏固學生在校外的教育。每學期放假時我都會編輯短信給學生家長,提醒家長督促孩子學習,注意觀察孩子在家的行為習慣,做錯的地方能及時糾正。平時也利用一切與家長接觸的機會,動員家長積極參與到孩子的習慣教育中,鞏固學校教育的成果,并利用電話交流或到校面談等多種形式,共同探討學生的習慣品德教育,齊心協(xié)力抓好學生思想教育,培養(yǎng)技工院校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及人生觀。
總之,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做好的事,但只要學校重視,教師上心,持之以恒,不斷努力,總會出成果。只有把學生的行為習慣抓好了,才能改變某些學生的不良思想,認識自己的作用,并在踏上社會后真正發(fā)揮自己的本事。學校也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教育質(zhì)的飛躍,促進整體素質(zhì)的提高。
[1]朱永新編.葉圣陶教育箴言.葉圣陶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2]劉國正主編.葉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楊斌選編.如果我當教師.葉圣陶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G
A
1006-0049-(2017)03-01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