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永平
摘 要: 本文包括教學設計及其對相關模塊的思考兩部分,意在探究如何科學設計綜合考試前的練習課?!敖虒W設計”部分力求以《課程標準》和學情為依據(jù),以突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課堂主導作用為指導,“一點思考”部分主要是對每一模塊設計思路的闡述。
關鍵詞: 人教版(八上)思品 復習練習課 教學設計 教學思考
一、制定學習目標的依據(jù)
(一)《思想品德課程標準》:關于親子交往、同學交往、師生交往、世界文化交流的相關課程內(nèi)容。
(二)學情:學生課前完成單選題的正誤率和簡答題解題方法的掌握現(xiàn)狀。
一點思考:《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是規(guī)定學科的課程性質(zhì)、課程目標、課程內(nèi)容、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是對學生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應該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是制定學習目標的根本依據(jù)。
教師為學生服務,教為學服務,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接受能力等影響制約學習的開展和深入,學情應該成為制定學習目標的直接依據(jù)。
二、學習目標
(一)90%的學生對復習講義上的12道單選題能糾錯過關,突出錯誤率高的第3、4、9題。
(二)體悟思品簡答題的解題方法,70%的學生能基本掌握。
一點思考:“學習目標”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聚焦學生學習行為。而傳統(tǒng)的“教學目標”以教師為課堂主體,聚焦教師的教學行為,變“教學目標”為“學習目標”,體現(xiàn)了師生課堂角色的轉(zhuǎn)變,順應了教學改革的趨勢和要求。
90%、70%是對學生學習結果表現(xiàn)程度的描述,力求使得學習目標明確、可測、可評,教師應據(jù)此選擇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策略,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并據(jù)此評價測量教學效果,從而真正發(fā)揮學習目標應有的作用。
三、學習的重點與難點
(一)重點:體悟思品簡答題的解題方法。
(二)難點:掌握思品簡答題的解題方法。
(三)重難點確定依據(jù):相當部分學生簡答題的解題思路不清,解題能力欠缺。
一點思考:簡答題一般由材料和設問兩部分構成,往往要求學生用相關學科知識對材料進行分析,是思品學科主觀題的基本題型之一。簡答題的解題方法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是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直觀體現(xiàn),但剛上八年級的學生不易理解、不易掌握,相當數(shù)量的學生感到困難,教師要著力通過各種有效辦法加以突破。
四、教學方法
(一)學生小組合作糾錯:單選題錯題。
(二)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簡答題解題思路與答案。
(三)教師逐步指導示范:簡答題解題思路。
一點思考:自主、合作、探究已逐漸成為主流學習方式,《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第四部分“實施建議”中明確要求“教學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通過討論等方式……在合作和分享中擴展自己的經(jīng)驗”。“學習金字塔”理論表明,討論、教授給他人等主動學習方式的學習內(nèi)容平均留存率要遠高于聽講這種被動學習方式。在切實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教師要發(fā)揮組織、引導、點撥等作用,為學生的學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既不越位又不缺位。
五、教學流程
(一)導入
1.學習內(nèi)容:了解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與全班單選題答題情況。
2.教師活動:PPT呈現(xiàn):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優(yōu)秀學生名單與錯誤率高的習題題號。
3.學生活動:觀看PPT,紅筆☆標注錯誤率高的習題題號。
(二)任務一
1.學習內(nèi)容:單選題小組合作糾錯。
2教師活動:(1)PPT呈現(xiàn):小組討論規(guī)則和糾錯步驟:①限時6分鐘。②12道單選題,每人2題,按小組內(nèi)平時發(fā)言順序講,只需講題號、關鍵詞、答案,每人不超過1分鐘。③錯誤率高的第3、4、9題請陳述選擇的理由。④一人講完后,其他同學如有不同意見,請當即提出討論。⑤形成共識且無疑問的,請當即紅筆訂正。(2)學生小組討論時教師巡視指導。(3)邀請1個小組全體組員登臺展示1—6題,另1個小組全體組員登臺展示7—12題,按題號順序每人講1題,只需報題號、關鍵詞、答案。第3、4、9題另需陳述選擇的理由。教師加分激勵。(4)組織其他小組質(zhì)疑。教師加分激勵。(5)PPT呈現(xiàn)第3、4、9題,進行習題歸類和錯誤歸因,引導學生學會使用排除法解組合式單選題。(6)督促學生及時紅筆訂正。
3.學生活動:(1)按規(guī)則進行小組討論。人人講,按序講,同步紅筆訂正。(2)兩個小組全體組員分別登臺展示。(3)有疑問的小組代表質(zhì)疑。(4)及時紅筆訂正。
(三)任務二
1.學習內(nèi)容:簡答題練習與解題方法合作探究。
2.教師活動:(1)PPT逐步呈現(xiàn):①1道簡答題及其解題步驟、自主完成時間。②小組討論規(guī)則:Ⅰ限時6分鐘。Ⅱ6個層次,每人講1個層次(材料+連接詞+知識點),按小組內(nèi)平時發(fā)言順序講,人人講。Ⅲ一人講完后,其他同學如有不同意見,請當即提出討論。Ⅳ達成共識且無疑問的,請當即紅筆訂正。(2)學生答題時紅筆巡批、個別指導。(3)學生小組討論時巡視指導。(4)邀請1個小組全體組員登臺,按小組平時發(fā)言順序展示。教師加分激勵。(5)組織其他小組質(zhì)疑。教師加分激勵。(6)按照解題步驟,教師過程性解題示范。(7)督促學生及時紅筆訂正。
3.學生活動:(1)按步驟10分鐘內(nèi)獨立完成1道簡答題。(2)6人小組按規(guī)則討論交流簡答題答案。(3)1個小組6名組員登臺展示。(4)有疑問的小組代表質(zhì)疑。(5)及時紅筆訂正。
(四)任務三
1.學習內(nèi)容:達標檢測:按照前述步驟解剖1道簡答題。
2.教師活動:(1)PPT按序呈現(xiàn):①1道簡答題及其答案。②解剖步驟及其要求。③登臺展示要求:從3個小組隨機各找一人,登臺解剖設問、材料、答案。解剖正確則視為達標檢測過關,所在小組全體組員每人加分,錯誤則無分。(2)學生答題時紅筆巡批、個別指導。(3)邀請3個小組代表登臺展示。(4)學生展示時同步點撥并加分激勵。
3.學生活動:(1)按步驟4分鐘內(nèi)自主完成。(2)3個小組被抽中代表逐一登臺解剖設問、材料、答案。
(五)本課小結
1.學習內(nèi)容:明晰基本解題方法。
2.教師活動:PPT呈現(xiàn)單選題與簡答題核心解題方法。
3.學生活動:觀看領會。
一點思考:設計上述教學流程時,主要考慮這樣幾條:(1)生進師退。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中指出“教學過程正逐步被學習過程所取代”,學習歸根到底是學生自己學出來的,而不是教師教出來的。因此,課堂教學應始終以學為中心,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通過教師授課時間做減法,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做加法,保證學生有相對充裕的自主學習時間,并努力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適宜空間,千方百計讓學生動起來,“寧要鴨子塘,不要死水塘”。(2)生學師導。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發(fā)現(xiàn)知識的引導者,是學生探究知識的伙伴。教師的任務是導學,即點燃學生求知的欲望,引導他們自己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教師須力戒越俎代庖、包辦代替。學生自己自主學習能會的、學生小組間互助學習能學會的,教師堅決不講,不能急不可耐的告知學生結果。同時要避免引而不導、放任自流。在學生就某一問題進行合作探究時,教師須及時進行有效的組織和管理。學生不能解決且小組合作也不能解決的難點和疑點問題,教師要予以點撥。(3)任務引領。任務其實是對課堂學習目標的有機分解,課堂學習目標直接表現(xiàn)為由適量任務組成的“任務串”。學生自主學習須基于明確的任務,指向任務的解決,教師的教學活動須緊緊圍繞幫助學生解決任務而展開,課堂學習目標通過任務的逐一解決得以實現(xiàn)。(4)突出規(guī)則?!皼]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學生小組合作與展示離不開明晰的規(guī)則。學生小組任務明確后,教師要彰顯小組合作必須遵循的規(guī)則,規(guī)則催生有序,有序才會有效。否則,很可能因為無序混亂而流于形式,徒然熱鬧,實無收獲。小組合作規(guī)則要涵蓋討論內(nèi)容、討論時長、每個組員任務、討論順序、展示要求、小組評價等方面。(5)即時矯正。矯正就是糾正錯誤和彌補認識偏差,是對課堂學習效果的印證,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更是學生對自身所暴露問題的反思。矯正形式多樣,包括錯題訂正、錯誤歸因、變式訓練、達標檢測等。矯正貴在即時,教師要“趁熱打鐵”,引導、督促學生在第一時間內(nèi)完成,由此深化學習,促進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6)激活思維。本教學設計力求“為思維而學”、“為思維而教”,體現(xiàn)“基于腦的學習”,立足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v觀本設計,任務二和任務三意在引導學生掌握思維策略,幫助學生學會內(nèi)化程序性知識;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批判精神和探究精神。激活學生思維離不開民主、開放、和諧的學習氛圍,每個學生說話的權利、每個學生的觀點和見解、每個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都應該得到足夠的尊重。
六、作業(yè)布置
略。
七、板書設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