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珍珍
利用課后習題進行議論文寫作教學
曹珍珍
人教版(2004)和現(xiàn)行粵教版語文教材的課后習題,都很注重理解感悟題的設置(理解感悟題是語文作業(yè)系統(tǒng)中比較傳統(tǒng)的題型,強調(diào)在理解文章的整體或局部的內(nèi)容上進行感悟)。但是,粵教版理解感悟題的設問只是單純的分析文章的內(nèi)容和結構,而人教版更能強化學生的文體意識(尤其是議論散文)。教師可以利用這些課后習題,教學生學寫議論文。
眾所周知,論點、論證和論據(jù)是議論文三要素。其中。論點是靈魂,論據(jù)是血肉,論證是骨骼。因此,鮮明的論點、充分確鑿的論據(jù)和適當?shù)恼撟C方法是寫好一篇議論文必須做到的。除此之外,還得掌握議論文的論證結構(指議論文主體內(nèi)容的布局方式)。論證結構一般認為有三種——并列式(橫向展開議論的并列式論證結構)、正反對比論證(包括先破后立式)、遞進式(縱向展開議論式)。高一學生在初學寫議論文時,最易出現(xiàn)的問題是:不能靈活運用多種論證方法,或者文章整體結構比較混亂。高一學生下學期就正式開始學習議論文寫作了。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單元是古代議論散文。必修三正好是高一下學期使用,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選文來指導學生進行議論文寫作。一般老師教授文言文的方法是翻譯課文,串講重點字詞和句式,在講古代議論散文時會忽視它們對學生寫作的指導作用。但人教版的議論散文課后習題設置了關于議論文文體特點的一些題目,如果我們能夠用好這些題目,對指導學生的議論文寫作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勸學》課后習題二“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分析這些比喻句之間是怎樣的關系,說明了幾層意思?!边@道題,提到了論證方法?!秳駥W》一文中最明顯的論證方法是比喻論證。比喻論證是運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作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具體、生動,深入淺出,避免枯燥的一種論證方法。課文運用了很多比喻論證,第二段中通過“青出于藍”“冰寒于水”“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的比喻,闡述君子必須通過學習和不斷參省自身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第三段和第四段都運用了比喻論證。第四段運用的幾組比喻有“積土”“積水”“積德”和“不積跬步”“不積小流”,這是比喻論證,又是正反對比論證。正反對比論證,也簡稱為對比論證,也稱比較法,是把兩種事物加以對照、比較后,推導出它們之間的差異點,使結論映襯而出的論證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質(zhì)在對比中最容易顯露出來,特別是正反相互對立的事物的比較,具有極大的鮮明性,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師說》課后習題二“課文的第二段是用對比手法寫的。說說這一段用了幾組正反對比的事實論據(jù),這樣對比有怎樣的論證作用?!边@也是在強化學生對對比論證的印象。第二段用了三組對比論證: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圣人”對比,再以“愛其子”與“于其身”作對比,最后以“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的“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的“群聚而笑”作對比。這三組對比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很好地證明了中心論點。
《師說》除了運用對比論證,還有舉例論證和引用論證。雖然課后習題沒有涉及到,但是,我們在講課后習題二的對比論證的方法時,接著講舉例論證和引用論證這兩種比較常見的論證方法。舉例論證是用真實、典型的事例來證明論點正確的方法,這是議論文寫作中最常用的。本文第三段舉了孔子的例子證明從師的重要性。引用論證也是以論文中常用的論證方法。引用名人名言說理往往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作者在引用了孔子的事例后,引出孔子的話“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熝伞?,進一步闡述了師道、師生的關系,從而證明“學者必有師”的道理。
《勸學》課后習題一“說說本文的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的”?;卮鹆说诙?,就可以給學生講解議論文的論證結構之一——縱向展開議論的層進式論證結構?!秳駥W》第二段是講學習的意義,第三段是講學習的作用,第四段是講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作者就是從這三個方面來論述的。一般認為這是并列式結構,但其實是層進式結構,第三段是對第二段“學習能提高自己”的展開論證,第二三段都是在談“為什么”的問題,第四段是談“怎么辦”。層進式結構的主題論證部分是層層深入的,如果把各部分的順序顛倒了,就不合邏輯。層進式一種常見的結構,就是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順序來論證。
《師說》課后習題一第二問“第二、三段是從什么角度論述的”,回答了這個問題,可以接著講這篇課文的論證結構。第二段評述當時不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從師的必要。第二段用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分三層論述。第三段是從正面的角度談的,舉例子闡明從事的必要性和能者為師的道理。這篇課文有三段,是從正面、反面、正面的例子來寫的,可以說是正反對比論證的寫法。
并列式論證結構,就是圍繞一個觀點,在同一層面上,從不同角度展開議論。不同角度之間是一種并列關系,平行展開,互不交叉。人教版必修四“表達交流”部分有介紹。
教授文言文時,老師可以好好利用課后習題,對學生進行議論文寫作的指導,這樣就能充分發(fā)揮課本選文的重要性,讓學生在積累文言知識的同時,也能學會寫議論文。
★作者單位:廣東中山市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