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昌菲
(濰坊學院特教幼教師范學院,山東 濰坊 261021)
古典舞教學課程模式的構建研究與分析
任昌菲
(濰坊學院特教幼教師范學院,山東 濰坊 261021)
對于當代古典舞教學來說在整體上已經從戲曲中分離出來,在一定意義上不管是在風格藝術上以及審美取向上都擁有一定的獨立性。在當前職業(yè)院校中也開設了這一專業(yè),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發(fā)展,本文將從中國古典舞教學存在不足為主就中國古典舞教學課程模式進行深入探究。
古典舞教學;課程模式;構建;研究
當前職業(yè)院校在中國古典舞專業(yè)課程開設中,在整體上講開設時間較短,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沒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大多數(shù)老師在教學中急于求成,經常會起到反作用。這樣的情況與實際教學情況相背離,同時也很難適應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需求,不能在真正意義上提高教學質量。針對這樣的現(xiàn)狀必須深刻的反思,針對教學課程模式不斷的改革和優(yōu)化,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還能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進而彰顯出古典舞具有的美感,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面將針對古典舞教學課程模式構建進行深入性的研究。
在職業(yè)院校中都開設了中國古典舞這一專業(yè),但是在具體實際教學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在教學開設時間上較短
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師資力量較為薄弱,進而導致一些老師沒有豐富教學經驗,在專業(yè)課程教學質量上應該進一步加強。同時一些教育者還存在著錯誤的認知觀念,一些老師認為在中國古典舞教學中只是傳授身法技藝等,并沒有在真正意義上意識到中國古典舞教學自身蘊含的精華。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更多的是將舞蹈作為一種形式進行教學,將舞蹈自身中一些高難度動作定位學生學習目標,在整體上忽視了古典舞自身這種蘊含的獨特內涵,所以經常會出現(xiàn)“有形無神”的狀況發(fā)生,學生只學到了舞蹈中表面形式,并沒有領悟到真正內涵。
第二,在教學模式上較為單一
當前職業(yè)院校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領悟到新課改的真正內涵,進而導致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shù)老師還是采用著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在大體上還是沿用著填鴨式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大量的理論灌輸以及相應的舞蹈示范。長期以往,學生逐漸對舞蹈失去學習興趣,不能領悟到舞蹈中蘊含的精神內涵,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對老師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
第三,在教學中沒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當前職業(yè)院校在舞蹈教學中,一些教育者還是存在著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實際教學中為了達到教學進度進而忽略了自身的教學質量。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中針對老師示范動作進行模仿,這樣的方式并沒有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思維,進而很難將學生中國古典舞中的神韻表現(xiàn)出來,不僅影響了藝術的良好發(fā)展,而且還沒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職業(yè)院校中古古典舞教學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針對這樣的情況必須高度重視。作為教育者在自身教學模式上應該積極改革,同時還應結合院校中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教學,在整體上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摒棄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中的弊端,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才能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在具體措施中應該遵循以下幾點內容:
(一)加強學生的基礎訓練
中國古典舞教學在開展過程中應該打牢基礎,因此老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的基礎訓練。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將古典舞以及技法的有機結合,這樣才能保證古典舞發(fā)揮出自身的韻味。除此之外,還應引導學生區(qū)分古典舞以及現(xiàn)代舞中存在的差異,將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以及舞蹈素養(yǎng)作為首要目標,緊密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加強學生的身法訓練
對于古典舞教學來說和現(xiàn)代文舞具有較多的相同之處,也應注重在身法中的教學,將舞者身體部位中能夠調動起來,進而能夠將古典舞中的內在實質彰顯出來。在實際教學中進行身法訓練時,應該將舞者審題作為舞蹈中核心部位,將軀干中的協(xié)調動作保持連貫,同時老師還應將古典舞中動作要領進行簡短的匯編,進而作為身法訓練中的理論支持。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積極利用多媒體將身體部位中的動作進行演示,這樣更加直觀的方式能夠引導學生牢固的掌握動作要領,這樣的方式不僅為古典舞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基于舞蹈語匯功能中的教學模式
要想在真正意義上將古典舞中的意識顯示出來,教育者就應將舞蹈語匯中的功能發(fā)揮出來,這樣才能更好的將舞臺風格以及古典舞教學有機結合開來。在身韻教學上能夠促進舞蹈風格的訓練,進而在舞蹈風格中能夠傳達出舞蹈語言要素,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注重在身韻教學中的實際應用,這樣才能更好的豐富古典舞中的語言風格,在真正意義上提高舞蹈自身的表現(xiàn)力,彰顯出古典舞的真正魅力。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的職業(yè)院校,古典舞教學課程模式應積極創(chuàng)新,緊密學校的實際,針對現(xiàn)狀分析和問題優(yōu)化,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更多的藝術人才,在真正意義上將古典舞藝術魅力彰顯出來。
[1] 宋海芳.中國古典舞教學課程模式探究[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0,02:25-29.
[2] 夏芯童.中國古典舞教學課程模式探究[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6,10:125-126.
[3] 張冉.中國古典舞蹈教學模式的多元化訓練[D].山東藝術學院,2014.
任昌菲(1985-),女,山東壽光人,濰坊學院特教幼教師范學院講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