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沛強
(福建師范大學, 閩南科技學院,福建 泉州 362332)
模擬電子線路實驗教學體系建設與改革
車沛強
(福建師范大學, 閩南科技學院,福建 泉州 362332)
目的:提出教學體系建設與改革策略,并在教學中加入仿真軟件。方法:以實驗箱模擬電路實驗為準,開展研究。結果:當前模擬電子線路實驗教學中存在問題,對教學水平以及教學質量提高會造成不良影響。結論:模擬電子線路實驗教學體系建設與改革的研究十分必要。
模擬電子線路;實驗教學;教學體系;建設
模擬電子線路實驗教學是以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水平以及實踐水平為目的的教學,受教學體系與教學理念的影響,其中存在的問題已經(jīng)暴露出來,教師引導力度不足以及考核機制的不完善等,均阻礙著教學效果的改善,為解決問題,提出具有改革意義的措施很有必要。
1.1 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力度不足
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力度不足是當前模擬電子線路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并在學生存在問題時,對其加以引導,以提高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其綜合素質。教學中,教師單獨的操作實驗與講解會影響學生對實驗過程以及相應理論的理解水平,對教學水平的提高十分不利,最終導致其對知識的理解出現(xiàn)混亂。
1.2 考核機制不完善
考核機制不完善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也較為常見。完善的考核機制能夠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十分有利,而如缺乏相應的考核機制,則會導致學生安于現(xiàn)狀,影響教學效果與學生的整體素質。
1.3 學生缺少實踐機會
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得以證實,才能提高其價值。模擬電子線路實驗教學同樣應重視實踐,這樣才能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到檢驗,進而加深其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但就目前的情況看,模擬電子線路實驗教學中,學生基本沒有實踐機會,這是限制其素質提高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學校以及教師在教學體系改革中必須及時解決的一個問題。
2.1 實驗內容
基于實驗箱的模擬電路實驗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能熟練掌握常用電子測量儀器的使用,增強學生利用各類儀器進行電路分析測試與設計過程的掌握水平,同時提高其具體實踐能力。實驗內容包括示波器的使用實驗、測量放大器實驗、乙類音頻功率放大電路以及一些綜合性的實驗,如萬用表設計與調試等,以測量放大器的實驗為例,可將實驗重點圍繞對人體心電信號的測量而展開,以加強學生對這種微弱的低頻小信號的處理方法。
2.2 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引導
以晶體管放大器實驗為例,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實驗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幫助其解決問題,在實驗結束后,教師同樣需要根據(jù)實驗過程,向學生提出問題,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存在的漏洞,課后要針對漏洞以及教學重點,提出更多更加深入的問題,以引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例如:在晶體管放大器實驗完成之后,教師便可以提出如多級共發(fā)射極放大器最大電壓的放大倍數(shù)等問題。教師要要求學生在課后獨立解決問題,但如存在疑問,仍可向教師提問,教師幫助其解決。
2.3 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
考核機制的完善是教學體系建設與改革的重點。因此,必須提高考核機制的多元化水平。應將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平時的實驗配合與完成情況、實驗報告的填寫情況以及理論筆試情況幾方面綜合到一起,實現(xiàn)系統(tǒng)性的考核,提高考核與評價的合理性。在模擬電子線路實驗過程中,極容易遇到突發(fā)事件,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以及隨機應變能力要求較高,因此考核過程同樣需要將學生的上述素質作為主要考察內容,教師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觀察學生對突發(fā)事件的處理水平,以此給出切實中肯的評價。這類突發(fā)事件,包括設備、環(huán)境、線材等非學生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實驗故障。
2.4 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
單純的實驗教學無法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實踐素質,在教學體系改革過程中,可采取競賽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競賽題目的選擇要與該課程的教學目的相吻合,而競賽結果的評價也要綜合考慮學生的表現(xiàn)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在競賽過程中,學生能夠實現(xiàn)對自己競賽題目有關知識內容的深入分析與了解,對于其實踐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
通過文章的論述可以看出,模擬電子線路實驗教學體系的建設與改革已經(jīng)成為了這一課程發(fā)展的必然,針對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教師引導力度不足、考核機制不完善以及學生實踐機會缺乏等問題,要在改革過程中,提出措施,重點加以解決,以為學生開辟更加廣闊的學習途徑,在提高其綜合素質的同時,為其就業(yè)奠定基礎。
[1]徐勤,楊奕,李姣軍,張靜. “通信電子線路”課程體系改革研究與探索[J]. 中國電力教育,2012,16:52-53.
[2]陳軍,王瓊華,龔晶,夏漢初. 電子技術實驗教學體系改革與建設[J]. 中國電子教育,2007,03:51-54.
[3]蔣立平,王建新,譚雪琴. 淺談電子學課群改革與建設——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學課群改革與建設的感想[J]. 高等理科教育,2005,02:126-130.
[4]王革思.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開放式實驗教學平臺的研究與實踐[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08:170-173.
(編輯 文新梅)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for Analog Electronic Circuits
CHE Peiqiang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Min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itute, Quanzhou 362332, China)
Objective: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strategy of teaching system, and put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in teaching. Methods: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experiment box to carry out research. Results: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analog electronic circuits, which will caus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teaching level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of analog electronic circuits.
analog electronic circuit;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2016-11-07
車沛強(1977—)。本科,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實驗中心,實驗師。主要研究方向:電子技術與單片機的應用。
G42
B
1672-0601(2017)02-0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