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美旺堆[青海民族大學,西寧810000]
淺談中國網絡文學的困境與突破
⊙晉美旺堆[青海民族大學,西寧810000]
我國的網絡文學以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學的途徑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并引起了網民與媒體的廣泛關注?;仡櫨W絡文學所走過的歷程,我們不難發(fā)現,網絡文學為我國文學的發(fā)展增添了一抹亮色,但是,隨著網絡文學市場的不斷繁榮,其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因而,如何在保證網絡文學繁榮發(fā)展的前提下,針對其困境,跳出發(fā)展的桎梏與藩籬,獲得新的突破,便是本文的研究所在。
網絡文學困境突破
(一)網絡文學的定義
中國的網絡文學出現的時間并不長,基本上是在新世紀前后,通常以蔡智恒在臺灣成功大學校園BBS上連載的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為中國網絡文學的起點,可以說,中國網絡文學的誕生和發(fā)展是與20世紀末互聯(lián)網在中國的興起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如何定義網絡文學目前學界并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概念,但對其界定,目前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指以互聯(lián)網為載體,由互聯(lián)網發(fā)布,并進行傳播的文學作品。二是從文學創(chuàng)作的角度出發(fā),通過文學網站發(fā)表(通常為原創(chuàng))、連載并進行傳播的作品。當前國內的原創(chuàng)性文學網站非常多,如早期著名的榕樹下網站、小眾“地下詩歌”網站,以及起點中文網、晉江中文網、縱橫中文網、紅袖添香等,在這類網站上連載的文學都屬于網絡文學。三是電子化了的文學作品,比如豆瓣閱讀出版的一些電子書,可能其本身還是通過傳統(tǒng)方式寫作出來的,但是由電子媒體平臺進行授權發(fā)布的一些文學作品也同屬網絡文學范疇。綜上,可以給網絡文學下一個定義,即通過互聯(lián)網平臺創(chuàng)作、發(fā)表、傳播并能夠體現互聯(lián)網時代特征的文學作品都可以被認為是網絡文學作品。(二)網絡文學的發(fā)展演進
中國的網絡文學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即萌芽期,大致從1995年—1998年。當時中國互聯(lián)網剛剛興起,相關的文學類網站非常少,大多數網站都是一些高校的BBS,如水木清華BBS當中一些讀書類的板塊,華語網絡文學的“開山之作”——《第一次親密接觸》也是在臺灣成功大學的校園BBS上進行連載的。第二階段,即發(fā)展期,大致從1999年—2002年之間。當時網絡寫手不斷增加,著名的有安妮寶貝、寧財神、李尋歡、慕容雪村等。安妮寶貝可算是個中翹楚,2000年的《告別薇安》在當時引起了很大反響,可以算是當時中國“白領小資”文學的代表作品。另外,當時影響很大的作品還有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第三階段,即高潮期,大致從2003年—2006年。期間各大網絡文學網站開始實行VIP閱讀機制,以起點中文網為代表,網絡文學開始呈現井噴式發(fā)展,出現了專職的網絡作家,各類網絡文學作品層出不窮,“青春文學”“玄幻文學”“穿越文學”“仙俠文學”開始蓬勃發(fā)展起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孫睿的《草樣年華》、明曉溪的《泡沫之夏》、桐華《步步驚心》等。第四階段,即平穩(wěn)發(fā)展時期,大致從2006年至今。當前網絡文學已經擁有比較系統(tǒng)完整的發(fā)展模式,以內容為主,兼顧VIP閱讀,各大網站擁有不同的用戶群,并持續(xù)盈利發(fā)展。這期間出現了幾部影響巨大的作品,如天下霸唱的《鬼吹燈》以及蕭鼎的《誅仙》等。(一)網絡文學的類型化傾向嚴重
最近幾年,網絡文學飛速發(fā)展,作品數量巨大,但是,從另一層面我們也發(fā)現,當前網絡文學的類型化現象嚴重。如紅袖添香網站以女性小說為主,女性小說題材中的關鍵詞不外乎“豪門總裁”“時空穿越”“校園青春”,其中大部分都是滿足女性對于理想男性的追求與幻想。再如起點中文網的作品分類中,以玄幻小說為最,其次為仙俠類。通過分析可以發(fā)現,網絡文學的套路相對固定,缺乏新意,缺乏傳統(tǒng)文學中對于人性、命運的深沉反思。古人說“文以載道”,而網絡文學的故事情節(jié)、敘事方式則帶有明顯的模式化、程式化特征,沒有深厚的知識與閱歷為支撐點,而作家本身也難以擺脫自我重復的窠臼,最終作品僅僅是一時受到追捧,難以為繼。(二)網絡文學碎片化、零散化特征顯著
互聯(lián)網本身帶有開闊性、民主性、匿名性與隨意性,因而,網絡作家們在連載網絡文學作品的時候,受到的約束極低,其對于作品的創(chuàng)作完全靠自律,因而就造成了很多網絡文學的不完整。這本身也是由互聯(lián)網的特性所決定的,網絡作家的成長成本很低,他們缺乏傳統(tǒng)作家那樣一部一部作品的歷練。因而,其在寫作的時候,通常伴有隨意化的傾向,再加上很大一部分網絡作家沒有受過專業(yè)的訓練,語言、文字使用的準確性比較低,又或者由于其他方面(如金錢)的訴求,他們會添加很多零散的情節(jié),使作品缺乏整體性,中心也不是很明確。更有甚者,寫不下去了就直接停筆不寫了,使很多作品有頭無尾。(三)注重商業(yè)性而忽視本身的文學價值與社會價值
正如我們在前面所說的那樣,網絡文學已經進入了相對穩(wěn)定的發(fā)展階段,其商業(yè)化運營模式的穩(wěn)定就是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早期的網絡文學沒有相對穩(wěn)定的盈利化模式,因而網絡作家的創(chuàng)作目的基本上與傳統(tǒng)作家一致,就像蔡智恒在后來的采訪中所說的那樣,其在網絡上寫作所追求的是“爽”的感覺,突然爆紅只是意外的結果。當前網絡寫手擁有了一個相當穩(wěn)定的商業(yè)模式與盈利方式,因而,網絡文學也帶有了明顯的功利性,網絡文學寫手的創(chuàng)作早已脫離了早期所追求的情感宣泄,而是趨利化傾向嚴重。對于網絡作家來說,他們有著每日更新量的要求,從創(chuàng)作的角度來說,很多時候他們的寫作過程類似于一條“產品生產線”,其目的不過是為了經濟利益,從而其作品文學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喪失也就不難理解。中國的網絡文學經歷了十多年的飛速發(fā)展后,早已從當年的幼稚走向了今天的成熟。隨著版權保障系統(tǒng)的建立與商業(yè)盈利模式的成熟,網絡文學的形式與樣式也變得越來越豐富,但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難與問題,因而如何幫助網絡文學走向“主流文學”,使其無論從文學審美還是從社會價值方面都能夠向健康的層面發(fā)展,成為當前值得深思的問題。對比,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與看法。
首先,建立與完善網絡文學的監(jiān)管機制,提升網絡文學的品質。當今網絡文學的最大問題是其內容缺乏思想性,甚至還一度出現了“色情化”的趨勢,這暴露了網絡文學的監(jiān)管不力。缺乏相應的監(jiān)管機制,使網絡文學在滿足讀者“欲望”與追求商業(yè)最大化的同時迷失了其本身的思想性與價值性。針對這一問題,應對網絡文學進行正確的引導,使網絡文學在功利化與思想性之間找尋一個平衡點,提升其內在的品質。比如,從媒體方面加大引導力度,網站本身也可以采用相應的技術手段對網絡文學作品中一些失范的作品進行限期整改,政府部門也應該加大法律法規(guī)的監(jiān)管力度,盡快對網絡文學進行立法,規(guī)范網絡文學,使網絡文學不僅有量的提升,更有質的飛越。
其次,樹立精品文學的概念,使網絡文學盡快走向“主流”。文學作為傳承歷史與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載體已經存在了幾千年,因而如何保留文學的優(yōu)勢,并努力將網絡文學作為我們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的網絡作家們,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注重作品的精神實質與藝術審美,不僅僅將文學作為賺錢與情緒宣泄的工具,更要從思想性與社會價值層面對文學作品進行建構,讓網絡文學脫離“草根”走向“精英”。從目前來看,網絡文學在這方面還有所欠缺,因而,我們要重建網絡文學的形象,重塑網絡文學的核心意識,嚴格規(guī)范語言模式,使其與傳統(tǒng)文學相接軌。另外網絡作家們還應該主動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強化自身的主流作家身份,積極參與各類培訓與線下活動,使網絡文學最終能夠與大眾文學完美結合,創(chuàng)造出文學精品。
最后,打造高水平網絡文學作家隊伍。網絡文學作家的素質直接關系到網絡文學作品的質量,因而無論是網絡文學網站還是網絡媒體本身,都要著力打造一批具有良好的口碑、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的網絡文學領袖,促使其他網絡寫手向他們看齊。這樣,他們就能夠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影響其他網絡寫手,最終形成一批高素質的網絡文學作家隊伍,從根本上保證網絡文學作品的優(yōu)質性。
當今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來閱讀文學作品,網絡文學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但是,其本身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因而,筆者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方法與對策,希望通過一家之言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吸引更多有識之士關注網絡文學,使其盡快擺脫困境,走向良性發(fā)展之路。
[1]王小英,祝東.回望與檢視:網絡文學研究十年[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2]賀紹俊.新世紀帶給文學的一份厚禮——關于網絡文學的革命性和后現代性及其他[J].東岳論叢,2011(2).
[3]李鈞.網絡文學:新媒體革命與“新新文學運動”[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
[4]劉念.網絡文學電影改編熱的原因研究——基于近十年案例的解讀[J].東南傳播,2013(8).
作者:晉美旺堆,青海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13級本科在讀,漢語言文學(文秘方向)專業(yè)。
編輯: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