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林
(710063 西北政法大學 陜西 西安)
強制采樣的法治化探析
陳 林
(710063 西北政法大學 陜西 西安)
人體生物樣本在偵查機關收集證據、查明案件真相和查緝犯罪嫌疑人等方面發(fā)揮著令人難以忽視的作用,將其納入法治軌道是法治國家建設的題中之義,也是偵查程序法治化的必然結果。
強制;生物樣本;法治建設;程序
強制采樣指公安機關在未獲得被采樣人同意的情況下,強行對其收集人體生物樣本或標本的偵查行為。我國立法在此出現明顯的模糊與空白狀態(tài),極易造成司法實踐的混亂以及侵犯公民身體權、人身自由權和隱私權等憲法性權利的結果。
(一)偵查程序法治化的必然結果
法治國家對強制采樣的適用標準、操作程序和監(jiān)督機制等具體運作規(guī)則都有嚴格的法律規(guī)定,之中以英國的規(guī)定最為詳細,其《1984年警察與刑事證據法》和《2008年反恐怖主義法》等法律中甚至明確規(guī)定了授權警官的級別。我國對強制采樣在立法與司法間顯然存在一定的鴻溝,因此,將強制采樣納入法治軌道不僅是偵查機關執(zhí)法公信力的基石,也是與國際法接軌的必然結果。
(二)防控犯罪與保障人權的價值平衡
強制采樣地實施直指公民身體權、健康權和人身自由權等憲法性權利,我國偵查程序的展開往往更傾向于對公權力的自由行使,①這顯然與我國目前嚴峻的犯罪形勢和司法傳統(tǒng)密不可分。隨著司法改革的推進以及全球法律思維和價值的融合,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的平衡顯然成為偵查領域日益重要的考量因素。
(三)審判中心主義的必然前提
審判中心主義的實質以證據為中心,這使整個刑事訴訟過程的證據標準更為嚴格,尤其是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日漸完善,也必然將收集證據等權力的行使規(guī)制在一定的程序之中。因此,強制獲得的生物樣本若要作為合法證據被法官采納,其來源必然合法,否則,其將因程序違法而面臨被排除的危機。
(一)我國強制采樣制度的立法現狀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規(guī)定,為確定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傷害情況或生理狀態(tài),可提取其指紋信息,采集其血液、尿液等生物樣本,若其拒絕,偵查人員認為必要時可強制檢查;《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二百一十二條和《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二百一十三條、二百一十四條的規(guī)定與其大同小異;《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guī)定》第三十三條也有類似規(guī)定,而且其第二十三條和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了簡要的程序規(guī)則,如明確強制采集血液和尿液應在醫(yī)療機構進行,并應送交有檢驗資格的機構進行檢驗,檢驗結果應書面告知當事人,但是這種程序的適用性顯然有一定的局限性??梢?,強制人身檢查的實施主體、對象、目的以及前提和范圍雖分散,仍有跡可循,但是,上述法律規(guī)定本質上屬人身檢查的法律依據,立法者將強制采樣納入了其范疇之中,有值得商榷之處。
(二)我國強制采樣制度的司法現狀
由于人體生物樣本在確定偵查方向、收集證據、查明案件真相和查緝犯罪嫌疑人方面有著積極作用,所以,盡管立法對于強制采樣并未明確,但其仍被廣泛運用于交通肇事案件、毒品犯罪案件和殺人、綁架及強奸等刑事案件的辦理。偵查人員在具備正當目的并確信該行為具備實現其目標可能的時候,無須得到負責人的批準即可啟動強制采樣程序,這顯然賦予了偵查人員過多的自由裁量權,這些樣本只有在需要作為證據之時才需要提請公安機關內部領導審批,而且法官并不會僅僅因為強制采樣行為不合法而放棄采納此類證據。②可見,立法層面缺失造成強制采樣的隨意啟動、適用范圍廣泛、審查機制的模糊、權利保障和監(jiān)督機制的缺失等司法實踐混亂最終影響執(zhí)法機關的公信力的結果。
(一)強制采樣應當遵循的原則
1.法律保留原則
該原則可概括為“法無授權即禁止”,其實質是在公權力的行使過程中因保護私權利的需要而對其做出一定限制。強制采樣的具體運作規(guī)則應在法律規(guī)定中予以明確規(guī)定,以指導司法實踐活動。
2.司法審查原則
鑒于強制采樣的霸道性和司法實踐中啟動程序的隨意性,其應當由中立第三方對強制采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嚴格的審查和批準,以保證采用強制采樣措施的合法性。
3.比例原則
比例原則的實質是在社會穩(wěn)定與公民權利之間保持一種合理平衡。強制采樣作為公權力的行使應當充分考慮犯罪的嚴重性、生物樣本的重要性并采用對被采樣人權益最小的方式來進行。
(二)強制采樣法治化的具體構想
1.明確強制采樣的適用主體
法律對于強制采樣的實施主體和適用對象處于空白狀態(tài),實踐中一般由偵查機關中的專門技術人員來完成?;趶娭撇蓸訕O易侵犯公民權利,其應當由具備醫(yī)師資格的醫(yī)師或者專業(yè)技術人員進行;其適用對象應該限定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而排除與其有直接血緣關系的人,因為這與親親相隱的歷史傳統(tǒng)顯然不符。
2.明確規(guī)定強制采樣的實施程序
法律應當明確規(guī)定啟動強制采樣的標準或者條件;應當告知被采樣人相關事實和權利,并嚴禁使用有損人格尊嚴或健康的方式;在實施強制采樣前應當獲得中立權力機關的審查批準;明確規(guī)定所獲生物樣本的使用范圍、保管方式和固定場所、銷毀規(guī)則和相關人員的保密義務、違法采樣的責任承擔等具體運作規(guī)則。
3.明確權利救濟和監(jiān)督機制
法諺有云:無救濟則無權利。法律應當明確排除因違法強制采樣所獲人體生物樣本;賦予被違法強制采樣的被采樣人獲得救濟或申請賠償的權利,并告知其獲得救濟的具體途徑或方式。加強對強制采樣整個程序的監(jiān)督,加強事前審批監(jiān)督,避免審批流于形式;充分發(fā)揮檢察機關和見證人的積極作用;并設立反饋機制和舉報電話等時候監(jiān)督機制等。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在促使偵查方式的轉變,在司法改革的推進過程中,將強制采樣納入法治軌道,符合法治中國建設的價值取向,也符合偵查的發(fā)展趨向。
注釋:
①陳光中,陳學權.強制采樣與人權保障之沖突與平衡[J].現代法學,2005(5):52.
②陳邦達.實證和比較法視野下的強制采樣研究[J].中國刑事法學雜志,2011(9(:34—35.
[1]陳光中,陳學權.強制采樣與人權保障之沖突與平衡[J].現代法學2005(5).
[2]陳邦達.實證和比較法視野下的強制采樣研究[J].中國刑事法學雜志,2011(9).
[3]王志剛:論刑事血樣采集程序的構建[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4).
陳林(1989~),女,西北政法大學公安學院2014級研究生,訴訟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