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泛在”英語學習模式是以便攜式終端設備為工具,以“聽”為先導,聽讀結合的一種浸潤式英語自主學習方法。該模式具有省時、高效的優(yōu)勢,可全面提高學習者的聽力、口語及閱讀能力。而且學習者一旦養(yǎng)成泛在英語自主學習習慣,則可長期受益。但該模式因為初期效果顯現(xiàn)周期較長,在實施過程中也面臨一定的障礙,對學習者的自控力和意志力有較高要求。
【關鍵詞】泛在學習 學習習慣養(yǎng)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2-0058-02
泛在學習,即無處不在的學習,源自馬克·威瑟的“泛在計算”概念,意指學習者隨時隨地都可利用終端設備與網(wǎng)絡連接開展學習活動之意。近幾年來,國內(nèi)外學者對于泛在學習的研究已有了不少積累,很多學者更是將泛在學習視為未來最有效的終身學習方式之一。英語泛在學習也漸漸進入研究者視野。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英語泛在學習實驗發(fā)現(xiàn),英語學習的泛在模式具有不可忽視的學習功效,確是一種有效的自主學習途徑。
一、“泛在”英語學習模式
馬克·威瑟曾說,“最高深的技術是不可見的,它們會融入生活之中,讓人無可覺察”(1991)?!安豢捎X察”性是泛在計算技術的最主要特征之一。英語泛在學習模式,即是充分利用可隨時隨地攜帶的便攜終端設備及其“不可覺察性”,讓學習者在不覺知的情況下浸潤于英語生態(tài)語境,從而逐漸完成英語語言習得的一種學習設計。習得語言主要有兩種途徑—視覺和聽覺。而英語泛在學習模式更多倚重聽覺(不可覺察性更強)的輸入,同時結合視覺輸入以鞏固語言習得效果。與一般大型語言實驗室的模擬生態(tài)語境不同,這種學習模式不拘泥于任何時間、地點、設備,只要在這種模式下,學習者長期浸潤于英語原音的包圍中,之后經(jīng)過視覺途徑的強化,形成一種立體的學習效果,達到音形意的高度結合。具體操作途徑如下:
(1)依據(jù)學習者的英語程度,選定學習者基本能夠理解的原聲英語音頻資料。
(2)學習者在任何可能情況下以各種方式(聆聽、精聽、泛聽或相互結合)反復原聲英語音頻。
(3)當學習者基本掌握音頻內(nèi)容后,對照文本資料,從詞匯及文化信息層面對所聽過內(nèi)容進行細致解讀,從而真正消化文本信息。
(4)熏聽--即作為背景音頻來聽。該學習模式的關鍵在于培養(yǎng)學習者持續(xù)的聽音習慣,養(yǎng)成以聽覺為主導的英語學習心理,從而達到泛在操作的目的。因該模式可以在任意場景操作,故稱泛在英語學習模式。
在過去五年一系列泛在英語學習模式構建實驗工作中(實驗對象涉及幼兒、小學生、中學生及高校學生),很多中小學生在使用該模式后,均能在一年以內(nèi)形成泛在英語自主學習習慣,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英語水平,尤其體現(xiàn)在聽力和口語水平上。他們對英語單詞和發(fā)音規(guī)律的認知也有一定提高。但高校在校學習者對此學習模式的運用卻相對保守。實驗表明,泛在英語學習模式具有不可忽略的有效性,但同時在實施過程中也有一定局限性。
二、泛在學習模式的主要特性
1.該模式在時間層面具有明顯的“泛在”優(yōu)勢--因為不限制時間的使用環(huán)境,因而省時
本模式中,半個小時左右的聆聽階段過后便是泛聽或熏聽階段了。學習者不需要另辟時間進行英語學習,而是可以一邊耳聽英語一邊正常的工作、生活或學習。
2.該模式在學習效果層面具有明顯的立體性優(yōu)勢,即能全面提升英語語言能力
眾所周知,聽力是中國英語學習者的普遍弱項。在筆者的訪談過程中,很多學習者也反映聽力是其英語學習的最弱項目。英漢分屬不同語系,聽慣了漢語母語的中國學習者很難適應英語語言的板塊與邏輯關系。而泛在英語學習模式主要以“聽”為先導,正解決該問題。泛在聽讀屬于浸潤式學習,學習者將自己長時間浸潤于英語原聲的語境之下,會在不知不覺中模仿英語原聲的語音,語調(diào),最重要的是,能逐漸領會英語的語言節(jié)奏,從而極大而且有效的提高學習者的聽力水平。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聽讀練習,大部分學習者均表示感覺自己聽力水平有所提升??谡Z水平的提升也是該模式的另一優(yōu)勢。此外,實驗表明,長期實施該模式學習的學習者對英語語言的整體語感比較明顯。實驗對象中一部分年齡較?。?~10歲)的學習者,長期浸潤于該模式,在沒有任何語法學習的前提下,能將打亂順序的一組詞匯很快而且輕松地按正確語法組合成句。而對照組的學習者,剛開始或從未接受此模式學習,雖然經(jīng)過多年英語學習,則僅表現(xiàn)出對已學知識的可知度,而對于陌生的新句,一旦打亂順序,則明顯無法正確組句。
3.泛在英語自主學習習慣一旦養(yǎng)成,則具有很強的持續(xù)性
泛在學習模式的學習內(nèi)容豐富多變,任何學習者感興趣的材料均可作為泛在學習材料,保證了學習者的學習熱情。一旦養(yǎng)成良好的泛在學習習慣,則必然會自主持續(xù)。泛在學習的主要功能就是培養(yǎng)學習者的英語聽覺敏感力,使其思維能與英語語言的節(jié)湊渾然一體,從而大大降低英語聽力的難度,并提高英語習得的趣味性。加之泛在學習所選材料本就是學習者興趣所在,學習者在聽覺敏感力提升之后,往往會堅持每日聽讀。多年的實驗及觀察表明,大多養(yǎng)成泛在學習習慣的學習者,均以英語聽讀為樂且能長期甚至永久堅持。
三、泛在英語學習模式實施過程中的相關問題及規(guī)律
雖然具有諸多優(yōu)勢,但多年實驗證明,該模式的實施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其學習效果顯現(xiàn)周期較長,先難后易,易使學習者在學習初期無功而棄。筆者近幾年在在校大學生中進行了無數(shù)次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很多學習者在了解該模式原理之后前期積極性很高,參與熱情也很高,但很快就會放棄。究其原因,大多是學習者功利性太強,短期內(nèi)感覺不到該模式的明顯優(yōu)勢。而該模式前期確實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大量原聲浸潤才能顯現(xiàn)成效。這段時間正是該模式的瓶頸期。鑒于泛在學習模式實施過程中的這一局限性,該模式在實施初期的適用人群范圍同樣具有局限性,即局限于自制力及學習意愿較強的學習者或尚未形成其它學習定式的學習者。
在泛在學習實驗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習者年齡越小,泛在習慣養(yǎng)成可能性更大。兩到三歲的幼兒養(yǎng)成泛在英語學習習慣的可能性大于五歲以上兒童。而一般兒童泛在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可能性又大于青少年。而青少年又大于在校大學生。筆者曾引導兩個兩歲的幼兒通過先視后聽的方式學習英語。兩個實驗對象在沒有其它學習模式干擾下,均能很快適應英語原聲視聽,自主理解英語動畫的內(nèi)容,并在熟知內(nèi)容的情況下,自然接受對英語資料的反復泛聽運作。與此對照,筆者也試圖引導幾個五歲左右的兒童(之前只看漢語動畫)觀看英語原聲動畫,結果發(fā)現(xiàn)實驗對象很難靜下心來去理解他們無法聽懂的影視作品,容易中途放棄。而值得注意的是,七歲以后的兒童比五歲左右兒童更易適應,但需要更多策略。七歲以上兒童因為已經(jīng)能看懂字幕,雖聽不懂英語原聲,卻愿意以字幕為依據(jù)堅持原聲英語視聽。如果能引導他們反復視聽同部作品,他們則會漸漸將注意力轉移到英語原聲,從而逐漸進入泛在學習狀態(tài)。此外,離校之后的成人,則比在校大學生更容易養(yǎng)成泛在學習習慣。離校后的成人一旦決定學習,其學習意愿往往遠遠高于在校生,因而更容易堅持并通過瓶頸期,從而順利養(yǎng)成泛在英語學習習慣。
四、結語
正如西班牙作家保羅.柯艾略在他的名作《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所說,生活中最簡單的事往往是最不同尋常的。泛在英語學習模式簡單易掌握,但破舊總難于立新。學習者舊有的學習模式是其最大的障礙,因此反而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成功養(yǎng)成泛在英語學習習慣,成為該學習模式的終身受益者。
參考資料:
[1] Weiser,Mark.“The Computer for the 21st Century”,Scientific American.1991.
[2] 余勝泉.推進技術與教育的雙向融合[J].中國電化教育 2012,(5).
[3] 張雪 李子運. 打開終身教育希望之門的學習方式--泛在學習[J].繼續(xù)教育研究, 2010, (2).
作者簡介:梁海霞(1976-),女,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語言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