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亞會
摘 要: 高中語文的古詩詞教學對于提高高中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其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獨特的魅力和人文價值。本文主要就目前我國高中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并以此為依據(jù)提出了積極的措施。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 古詩詞 教學策略
目前,我國教育部門重點討論的問題是怎樣做好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作者的新感受和情懷都是通過古詩詞表達出來的,假如教師運用的教學方式不是十分合理的話,學生就無法真正理解和感受古詩詞所要表達的意義。所以教師必須古詩詞教學策略進行深入研究,以促進高中古詩詞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1.語文古詩詞教育現(xiàn)狀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古詩詞教學始終處于主導的地位,而且這是高考必須涉及的內(nèi)容。但是很多高中語文教師由于在古詩詞教學方法上存在誤區(qū),無法有效地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出來。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有:首先,教師一直以來采用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致使古詩詞情境太過簡單。而且很多教師教授古詩詞的目的是配合高考,所以一般都是以古詩詞的背誦為主要的教學方式,而對于古詩詞情境的描述并沒有予以充分的重視。這樣不僅違背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目標,而且導致學生逐漸喪失學習古詩詞的興趣,造成學習效率的低下;其次,忽視情境創(chuàng)設[1]。由于古詩詞教學一般都比較枯燥乏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切身地感受到古詩詞帶來的美感;最后,重點不突出。這是由于學生自身原因?qū)е赂咧泄旁娫~教學停滯不前,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把握住學習的重點,久而久之就喪失古詩詞學習的興趣。
2.高中古詩詞教學的策略研究
要促進學生在高中古詩詞方面的成績提高,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特殊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經(jīng)過實踐發(fā)現(xiàn),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2.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作為我國文化藝術(shù)精華的語文古詩詞,也是很多詩人用來表達自身政治訴求、崇高理想及愛國情懷的方式。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狀態(tài)下,切身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才能體會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才能順利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如講述詩仙李白的《蜀道難》這首詩時,雖然詩的篇幅不長,但是昨天通過描述危險地形及秀美山川說明“蜀道難”,從而詩人產(chǎn)生一種驚心動魄的感覺,而這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相應的環(huán)境使學生切身地感受到詩人對祖國的情懷及對國家未來的擔憂。
2.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情境創(chuàng)設是每一首古詩詞都有的,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其置身于古詩詞情境中,充分理解古詩詞所要表達的情境,并理解作者真實的寫作目的。如在講授《長恨歌》時,由于文章表達的較抽象,如果教學方法掌握不好的話,將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枯燥和乏味。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通過播放圖片和視頻的方式,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并讓學生將短片和自己的想象相結(jié)合,通過特殊的課堂氛圍將詩歌的主體形象渲染出來,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境和情感,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3強化學生的表達能力
所有的詞匯都需要通過語言表達,而古詩詞更需要用優(yōu)美的語言才能將作者的思想情感充分表達出來。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自身的語言技巧,運用豐富的語言將古詩詞的情境表達出來,使學生牢牢掌握古詩詞的精神境界[2]。同時積極培養(yǎng)學生理解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促進自身理解能力的提高,為古詩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在講授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時,教師在細致講解完畢之后,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對這首詞的感受。學生利用自身的知識和語言,將這首詞所要表達的意境描繪出來,不僅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而且達到學好古詩詞的目的。
2.4美化古詩詞情境
情境教學是古詩詞教學的精髓。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于古詩詞的情境必須盡可能優(yōu)化,以幫助學生全面細致地把握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使學生感受到情境的優(yōu)美之處。如在講授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的《錦瑟》時,雖然這首詩表面上是在敘述物體,但是實際上是借助琴瑟隱藏這首詩真正的主題。這首詩是李商隱在妻子去世之后創(chuàng)作的,因此,李商隱在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時候就有第一句“錦瑟無端五十弦”,這是因為根據(jù)史書記載古代琴弦都是二十五根,只有琴弦斷了才會出現(xiàn)五十根,因此這首詩里的“五十弦”應該就是要表達琴弦斷裂的意思,而作者借此表達其對以往美好生活的無限懷念。同時作者在詩中還引用很多典故,令學生產(chǎn)生朦朧美。因此,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只有盡可能地將詩句優(yōu)美化,才能使學生切身地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并以此為基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詩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課改要求和監(jiān)督下,教師必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積極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以有效地促進高中古詩詞教學效率的提高。這就要求高中教師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積極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理解古詩詞所要表達的意境,使學生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王丹蕾.文本細讀:高中古詩詞教學的詩意還原之路[D].湖南師范大學,2015.
[2]李金嫻.中職古典詩詞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