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麗 金柱偉
記憶猶如玻璃球,透明而又易碎,美好的記憶想一直保存,不好的回憶只想模糊而消失。對每個人來說,童年的記憶是難忘而又脆弱的,有時輕輕一碰,就會碎了一地,再也無法拼湊。我們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一個不可復(fù)制的“符號”,只有一次,不可重復(fù),不可更改,又是那么深刻地烙印在我們的心中。我們應(yīng)該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童年?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深思!
我接觸過很多孩子。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學校急了、老師忙了、家長慌了,甚至連幼兒園的孩子周末都在興趣班、輔導(dǎo)班周轉(zhuǎn)。我們似乎要在孩子身上來完成自己的“夢想”,可孩子們永遠失去了他們自己的“夢”。游戲是兒童的生命,許多人們卻認為游戲浪費了孩子的青春,認為學習才能充實孩子的童年??墒?,學習只是被稱為“教育”在廣義上的花朵上的一朵花瓣。在教育中沒有主次之分,猶如在一朵鮮花的眾多花瓣之中無所謂主要花瓣一樣。在教育中,課堂教學、孩子們在課外多方面興趣的發(fā)展和受教育者在集體中的相互關(guān)系都是如此,而不能孤立地只看成績和分數(shù)。
人類在童年時期所表現(xiàn)的智慧就如早晨的太陽、含苞初放的花朵,我們必須虔誠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給孩子自由、期望。在探尋童年這座神話之宮入口的時候,我總認為有必要使自己變成一個孩子,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把你看作一個偶然出現(xiàn)在他們的童話世界的人,才不會把你看作一個監(jiān)護他們的看守人。所以,為了童年這個不可復(fù)制的“符號”能夠完美,我們應(yīng)該還給孩子充滿奇幻夢想快樂的童年,少一些督促,多一些忍耐;少一些命令,多一些自主;少一些書本,多一些游戲;少一些責怪,多一些包容……不要讓孩子的童年夢想旁落,更不能讓孩子的童年蒙上陰影。
心中只要有夢想,無論何時何地都有希望。只要我們能夠充分地以繆斯的趣味去召喚,以童真的心靈去呵護,以溫情的心態(tài)去涵養(yǎng),那么孩子的童年就會絢麗多彩,孩子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孩子的幸福就會緊緊握住。童年生活,透明如一個玻璃球,我們輕輕一碰,似乎就要破碎,為什么我們不好好呵護,去保留那一瞬間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