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堂皆井,別有洞天
——以徽式天井為例探析傳統(tǒng)徽派民居中的室內外過渡空間
姚旺
華中科技大學 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城鄉(xiāng)規(guī)劃系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前進與發(fā)展,眾多優(yōu)秀傳統(tǒng)建筑元素及其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逐漸丟失。本文以徽式天井為例,分析傳統(tǒng)徽派民居中室內外過渡空間的定義、分類、特征、功能與文化內涵,倡導設計群體深入研究傳統(tǒng)建筑元素,積極做到創(chuàng)新性傳承。
天井 室內外過渡空間 居民活動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建筑行業(yè)的不斷革新,眾多優(yōu)秀傳統(tǒng)建筑元素丟失,其中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也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张山ㄖ鳛榛罩菸幕匾M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背景和獨特魅力?!坝刑媒跃笔腔张山ㄖ闹匾厣?。其中的“井”即為徽式天井,是傳統(tǒng)徽派民居中典型的室內外過渡空間。徽式天井不僅為古徽州居民生活提供了交通、交往等活動空間,也給古徽商以"祈福、好運"的傳統(tǒng)寓意。當代新徽派民居設計須通過探析傳統(tǒng)室內外過渡空間的構成及特征,以探索中國傳統(tǒng)建筑藝術與現(xiàn)代相互融合與發(fā)展的途徑和方法。
天井是指徽派建筑中房屋和房屋或圍墻圍合成的露天空地?;张山ㄖ恼麄€宅子是封閉、保守的,惟有天井是與天通、與地連的。由于其外墻也很少開窗,天井同時擔負起采光和通風的功能,使屋內光線充足,空氣流通。晴時太陽光自天井瀉入堂前,稱為“灑金”;雨時雨水落入,稱為“流銀”;四面屋頂均向天井傾斜,四面雨水流入堂前時又稱為“四水歸堂”,有“四面財源滾滾流入”之意。
室內外過渡空間指室內空間與室外空間的銜接部分,往往以“復合空間”的形式出現(xiàn),即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復合的“亦內亦外”的中介空間?;帐教炀m在原型基礎上各有不同,布口方位寬窄不一,深淺位置也可寬可窄,但明顯的是其作為露天的外部空間,卻被“二向”“三向”“四向”圍合面包圍,削弱了作為室外空間的開放性,增加了室內空間的隸屬度,是具有“內化”特征的室外空間或具有“外化”特征的室內空間。故這一傳統(tǒng)民居的特色空間為“亦內亦外”的復合中介空間,即在正堂和門廳之間形成的室內外過渡空間。
徽式天井不僅是文化在民居建筑上的映射,更是居民交通、交往、生活等活動在空間上的對應。詩人胡朝賀寫的“因花結屋,駐日月于壺中;臨水成村,辟乾坤于洞里”恰恰道出了徽式天井“別有洞天”之意境。
3.1 天井分類及特點
傳統(tǒng)徽式天井主要分為入口天井及內院天井,其中入口天井串聯(lián)了外部街道空間、第一道宅門和第二道宅門、住宅內部,形成一開一合、一明一暗的空間特色,在變化和聯(lián)系中營造了奇妙的復合室內外過渡空間,過渡特征與功能完美結合。內院天井雖處于建筑組團或群組之中,通過三面或四面圍合體現(xiàn)其“內化”屬性。但露天的形式及室內的設計使其通過各種花窗,漏窗而與外界聯(lián)系,通過無蓋與自然天空的呼應,通過其中的山石植物與宅外山水呼應,“外化”特征明顯。這些特征使內院天井不僅成為建筑中有頂無頂?shù)倪^渡空間,更是自然與建筑的過渡空間。
3.2 空間與居民生活的緊密結合
天井營造的過渡空間與居民生活緊密相連,承擔著居民生活中的部分功能空間。居民利用天井中的走廊作為交通空間,把宅外街道及住宅入口和內院及住宅內部空間有機結合。同時,天井作為徽人生活中重要的場所,提供了露天而又有恰當封閉性、與室內空間聯(lián)系密切的休閑空間,族人可在此做活、宴飲、聊天、游戲,恰如詩中“結廬在入境,而無車馬喧”。在空間功能中,天井還承擔著交往功能,具體體現(xiàn)在受禮制約束下的徽州女性在自家天井空間內社交。
3.3 空間在文化上的解讀
建筑是文化的載體,蘊含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tǒng)。天井所營造的過渡空間蘊含著徽人求財求仕的生活渴望、明清程朱理學封建禮制思想和傳統(tǒng)風水文化。走出徽州的徽商雖雄踞神州半壁江山,富甲一方,但又被重農抑商限制著社會地位,故在家中修祠堂,建家基,設天井,渴望“天人合一”之靈氣和“頂天立地”之傲氣?!断嗾?jīng)纂》中記載的“以天井為明堂,財?shù)撝薄耙司酆蟽葪澲币约肮呕账住氨┦夷芫圬敗币捕挤磻鎏炀臻g對徽人祈福心理的滿足。同時,天井作為整棟民居的核心,給予內向的徽式傳統(tǒng)民居生機和光明?;罩菁易褰璐嗽斐刹煌晒夂屯L條件的房屋的分配,凸顯嚴格的家族等級制度。天井空間的使用也限制了徽州女性與外界的來往,體現(xiàn)了朱子禮教形成的貞婦文化觀念。并且徽人以水為福的風水觀給天井附加了傳統(tǒng)風水文化,如“四水歸堂”的風水寓意。
徽式天井作為傳統(tǒng)民居的特色過渡空間,是古徽人關于建筑的智慧結晶的重要部分,承擔著重要的居民生活活動,體現(xiàn)著瑰麗的徽州文化。當今,在對保存完好的帶有天井的徽派民居重點保護的同時,設計者應對天井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平衡傳統(tǒng)建筑元素與當前需求,平衡鄉(xiāng)土建筑文化傳承和設計進步,做到“通古聯(lián)今,創(chuàng)新傳承”,與時代同行。
[1]丁平. 天井——徽派建筑的特色空間[J].現(xiàn)代交際,2015
[2]鄭邵江. 鄉(xiāng)土民居室內外過渡空間探析——以云南民居為例[J].昆明理工大學,2005
[3]于新穎. 試論徽州民居中天井的文化內涵[J].飾,2005
[4]李承煜. 明清徽派建筑元素在現(xiàn)代室內空間中形式傳承[J].北方工業(yè)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