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
“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為中心”是新課程強調的核心理念。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有限的,這就對教師的課堂講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了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加強基本功訓練,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探索發(fā)現(xiàn),對于數(shù)學學科而言,教師可以從教學語言的“情、精、準”上下功夫,在限時講授條件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融情入話
數(shù)學是一門較為抽象的、理性的學科。要想數(shù)學課上得生動有趣,教師除了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學媒體和教學手段外,還可以利用教學語言來營造情境,調節(jié)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枯燥的學習活動變得豐富多彩。
語言既是傳遞信息的工具,又是表情達意、溝通情感的通道。融匯豐富情感的語言可以觸動學生的心靈,促進師生之間產生情感共鳴。語言可以調動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課堂聽講專注度,促使學生專注于教師的講授情境。筆者在數(shù)學教學中經(jīng)常融情入話,以情深意濃、抑揚頓挫的語言刺激學生的視聽神經(jīng),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因子。在說話時注意語調的高低婉轉、語速的快慢有致,將學生帶入興奮狀態(tài)。對于學生來說此時的聽講成為一種享受,像是聆聽美妙動人的歌謠,又如汩汩清泉流入心田。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年、月、日”知識點時,那天恰巧是班上小蘭同學的生日。于是筆者對大家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今天是我們班小蘭同學的生日,讓我們先一起為她唱首生日歌吧!”學生先是一愣,轉而明白過來,“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歡樂的歌聲蕩漾在教室里,學生都站起來開心地唱著生日歌。筆者不失時機地把小蘭的生日寫在黑板上,接著又問:“同學們都知道了小蘭的生日,能否把你們的生日也告訴小蘭呢?”學生興致盎然,一個個報出自己的生日,筆者一一把學生的生日寫在黑板上。“這么多同學的生日,有什么好辦法讓我們記住呢?”針對筆者提出的這個問題,“有學生給出這樣的建議”“按照年份、月份分類,把同一年或同一個月份的生日放在一起記就容易多了?!苯酉聛?,筆者就和學生一起分類,并引導他們在分類中認識大月和小月。溫暖的生日話題有效調動了學生的情緒,架起了師生間情感的橋梁,學生不再覺得課堂學習枯燥單調。
二、語言精練
“限時講授”要求教師向時間要效率。按規(guī)定,教師的講授時間一般不超過課堂時間的三分之一,不得擠占挪用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時間。如此有限的時間,要求教師的教學語言必須精練,不可啰唆冗長,不講空話廢話,不做無謂的重復,力求做到語言簡練、精巧。精練干凈的語言給人神清氣爽的感覺,為學生帶來美的享受,而嘮嘮叨叨、拖拖沓沓的話則讓人覺得索然無味甚至使人厭煩。
筆者在課堂教學中追求以言簡意賅的語言去喚醒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學蘇教版《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兩、三位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知識點時,本課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做到正確口算、筆算和驗算。在出示例題后,筆者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學生讀題后回答。筆者接著說:“求要打幾包該怎么列式計算呢?”“60÷20!”筆者此時讓學生獨自口算,然后在組內交流。在學生分組匯報出各自的算法后,筆者問學生:“你喜歡哪種口算方法,為什么?”學生自由表達,在此過程中理解算理。在探索筆算方法時,先讓學生自主嘗試,然后在全班交流時引導學生總結算法。筆者在此過程中只是問了一句:“豎式中的3為什么寫在商的個位上?”討論筆算注意點時,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作了簡明扼要的概括:“注意商的書寫位置。余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別忘了要驗算!”
三、用語準確
數(shù)學學科具有嚴密的符號體系和邏輯性,其語言有別于文學語言,無需修飾裝扮,講究準確、嚴謹、干凈利落。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用語的準確性,切忌詞不達意和美辭而害意,更不能犯科學性錯誤。
在課堂教學前,筆者往往先認真研讀教材,把握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語言,反復演練說課,做到胸有成竹。在實際教學時,杜絕教學語言的隨意性,嚴格組織教學語言,做到講授精當、準確無誤。例如,估算是學生必備的運算技能,在教學估算時,不能任由學生“胡說亂算”,而要引導學生有序思考,準確表達。教給學生一定的估算方法和技巧,如去尾法、湊整法、進位法等。在教學“千克的認識”知識點時,筆者告訴學生:“千克是物體的質量單位,不是物體的重量單位;我們可以說物體的質量是多少千克,而不能說物體的重量是多少千克?!庇直热缭诮虒W“四則運算”時,學生往往容易將除和除以弄混淆,這就更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做到準確表達和示范,不能將“除以”說成“除”。
“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痹谡n堂中,教師要用準確精當?shù)恼Z言啟發(fā)學生的心智,提高學生腦力勞動的效率,做到融情入話、表述精練、用語準確,用具備科學性和藝術性的語言吸引學生,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責任編輯:張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