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青
聽到丁磊的聲音,我正在知乎上看“丁磊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有一次,丁磊自駕出游,來到一個只有20萬人口的西北小鎮(zhèn)。轉了一圈后,他有些失望,“這個城市居然沒有一家書店和報刊亭?!倍±谑且粋€信奉“科技改變未來,知識改變內心”的人。他有強烈的求知欲,看的書很雜,關注未來的創(chuàng)新方向和影響。多年積累形成的知識結構內化成個人修養(yǎng),他始終保持微笑,善于傾聽別人的想法。他說,錢的確可以讓人活得舒適,但知識讓人活得更有尊嚴,這是錢不能比的?!拜敵鲋R,活出尊嚴。這其實有點曲高和寡,”丁磊揮揮手,“但我們要走一走這條沒人走過的路?!?h3>丁磊的選擇
網易上海辦公室沒有丁磊的專門辦公室。他喜歡自由自在,獨來獨往,沒有一個隨從。他與這個紛爭的江湖,隱隱有種若即若離之感。這讓他在數波泡沫般的商業(yè)浪潮中保持獨立和冷靜。他不喜歡湊熱鬧,喜歡專研產品,認為這才是網易立足的根本。他給網易灌輸的DNA是,“消費者喜歡”。
丁磊確實做出了許多他構想中的產品。有的為網易造血,有的為網易揚名。而丁磊內心深處一直有一個堅持:發(fā)掘并輸出“創(chuàng)新的內容”。這符合商業(yè)創(chuàng)新的本質,“網易更像個做內容產業(yè)的公司,我們有一整套的產業(yè)鏈來給我們供應內容?!本W易新聞、有道詞典、網易公開課、網易云音樂、網易云閱讀等都成為網易價值觀的體現。
一直以來,丁磊對內容產品始終懷有濃厚的興趣。網易傳媒平臺凝聚了他的理性選擇和理想情懷,尤其是在內容創(chuàng)業(yè)興盛的當下。當BAT巨頭橫掃互聯(lián)網時,丁磊說過,“大家的模式不同,阿里和百度還是流量模式,網易是內容供應商。”他一直致力于把網易新聞打造成一個有態(tài)度的內容平臺。
提出“有態(tài)度”的內容導向時,遇到了很多爭議。外界似乎并沒看懂丁磊背后的深意: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對事件進行深度、多角度的報道和解讀,“我們有態(tài)度更多的是思想層面的獨立態(tài)度?!本W易新聞也因此營造了獨特的跟帖文化,“激發(fā)每個人思考”,“我們培養(yǎng)和聚集了一批有獨立態(tài)度的、有獨立思考的人在網易新聞。”
丁磊親力親為。他加入了網易新聞的業(yè)務討論群,常常跟一線員工探討選題的方向和采訪技巧這些實操層面的問題,也會在群里面推薦高端財經管理類媒體,如《哈佛商業(yè)評論》、《沃頓商業(yè)》。在對這些比較傳統(tǒng)的內容平臺有了足夠的關注和了解后,他也會邀請它們入駐網易號,形成優(yōu)質資源圈。
丁磊對內容的把控有著敏銳的嗅覺,“比如我可能會坐下來觀察大家最近在談什么話題,為什么會談這個話題?!彼P注了“陜西、內蒙古爭搶資源導致中國最大沙漠淡水湖干涸”一事, 在還沒有形成全社會關注度時安排了評論策劃文章。這篇文章下的跟帖達到了近十萬。他常關注這類國計民生問題。
“內容產業(yè)的核心還是個創(chuàng)意產業(yè)?!倍±谡J為?!鞍▍菚圆ㄔ谧龅?,其實都是創(chuàng)意產業(yè)。因為他要有獨家的數據和獨特的視角,來分析和證明他的觀點?!痹诙±诳磥?,網易新聞要打造這樣一個內容平臺,在這里, “每個創(chuàng)作者不需要像擠牛奶一樣,每天都要擠兩次,他可能一個月只寫兩篇文章,確保他的觀點很有價值,很吸引人?!?/p>
丁磊在意網易新聞作為具有影響力的平臺向用戶輸出的內容價值。他的志趣不在于做一個信息分發(fā)平臺,而在于“鼓勵和創(chuàng)造信息”。 他認為,如果把網易新聞看成是一個蛋糕,那么巨量的分發(fā)信息就是一個蛋糕的底座原料,網易優(yōu)質的原生內容就是蛋糕上的奶油。
奶油是錦上添花,卻是一個蛋糕之所以被成蛋糕的靈魂所在。而網易內容平臺的靈魂所在,是丁磊自發(fā)式的商業(yè)覺悟:用知識改變越來越多人的認知。他本人喜歡科普知識,鼓勵網易把“新知”作為傳播的第一順位要素,“有點曲高和寡”,“但我們今天要走的路肯定是很多人沒有走過的,也是我曾經沒有走過的”,“應該專注在一些本質的東西?!?/p>
專注的背后是足夠的耐心和恒心。丁磊不愿做比拼燒錢速度的事,“這些沒有技術含量?!彼e極培育網易公司文化,讓網易員工產生集體文化認知,“認同創(chuàng)新,尊重知識,科技的每一個創(chuàng)新都是在改變和影響我們的,我們應該把(認知)這一類的行為作為我們最高的一個標準,在這個價值觀下,才會保持饑餓感和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精神。”
圍繞認知原點,從2015年的兩微一端整合到2016年的內部架構調整,網易號、內部原創(chuàng)內容工作室、移動泛資訊直播、“媒體合伙人”模式等創(chuàng)新共同構建了網易資訊生態(tài)平臺,無論是從內容生產、分發(fā)、營銷,還是消費者終端,整個系統(tǒng)的效能有了長足的提升。
這個平臺和丁磊的習性一樣,并不盲目追求“快”和所謂的時間窗口。丁磊說,網易的產品要有兩個特質,一個是相比競爭對手的產品,要有創(chuàng)新;二是在做產品的過程中,每個細節(jié)要做到精益求精、精致,要有工匠精神。
丁磊估算了一下網易內容產品直接影響的人群體量,“網易新聞、有道詞典、云閱讀、云音樂,每個產品每天影響的人都是千萬級的?!彼⒉贿^分追求內容的擴大化,而是要求“影響該影響到的人”。
更為宏大的議題,網易生態(tài)平臺想要影響和改變人們對于生活、自我、世界的認知路徑。比如網易公開課,5000門課程覆蓋二十多個領域,每年投入超千萬,“肯定有不少人,因為開了公開課以后,對他產生一生的影響,比如說對幸福的理解、對某個知識的理解等等?!倍±诘那猩眢w驗,父親是科研機構工程師,其對科學的理解培養(yǎng)了他的興趣,“我蠻需要這樣的啟蒙?!?/p>
丁磊的自我認知形成對網易傳媒的品性和未來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他們互為表里,互相成就。這大概就是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