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ra
其實,那些不科學的育兒觀,并非只是父母那代人才會有的,也許作為新手父母的你,也有自己的育兒誤區(qū)。以下測試可以幫你更加了解自己和寶寶。
1.以下哪種做法是有道理的?
A.刮眉毛 B.剃胎毛 C.捏鼻梁 D.以上都不對
孩子的皮膚嬌嫩,如將眉毛根部刮傷,可能會改變眉毛位置與,如果刮破皮膚會導致感染而潰爛、結疤,還可能不再長眉毛了。新生兒胎發(fā)到了三四個月時會自然脫落,并且孩子的毛發(fā)狀況是跟遺傳、營養(yǎng)狀況相關。胎毛剃不剃都一樣。因此最好不要給太小的嬰兒刮光頭,這樣很容易損傷毛囊,使頭發(fā)出現(xiàn)暫時不生長的現(xiàn)象。目前并未有確切的科學依據證實,經常捏提鼻梁骨,可以讓鼻子變挺。孩子鼻腔黏膜嬌嫩,如果過于用力捏鼻,會損傷其鼻黏膜。
2.以下哪種說法是對的?
A.寶寶在一歲之前不能吃鹽 B.喝奶粉的寶寶需要多喝水
C.用母乳洗臉的寶寶皮膚更好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7~12個月嬰幼兒喂養(yǎng)指南指出“輔食不應添加調味品,盡量減少糖和鹽的攝入”。因此寶寶在一歲之前都不建議在飲食中添加鹽等調味料。這既能保護寶寶早期的味覺發(fā)育不被過重的味道所干擾,也是為了保護寶寶尚不健全的肝臟及腎臟功能,不給內臟造成額外負擔。由于孩子的輔食中已含有豐富的鈉或氯元素,雖然沒有咸味,也依然能滿足對氯或鈉的需求,所以不存在“不吃鹽沒勁兒”的問題。但一歲并不是添加調味料的分水嶺。寶寶的味覺發(fā)育呈階梯型,如果某天寶寶忽然出現(xiàn)對沒有味道的食物不感興趣,家長可以給食物稍加調味。判斷寶寶是否需要喝水的標準是尿液的顏色,而不是喂養(yǎng)方式。當尿液呈無色或淡黃色時,說明寶寶無需額外補水。當寶寶開始添加輔食之后,可以酌情根據寶寶的情況進行適量補水。而給寶寶用母乳洗臉是個非常錯誤的行為。母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這些營養(yǎng)物質也是細菌生長繁殖的良好培養(yǎng)基,為細菌的生長提供了條件。而且新生兒的皮膚嬌嫩、血管豐富、皮膚角質層也薄、通透性強,這都為細菌通過毛孔進入體內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從而易引起毛囊炎,甚至引起毛囊周圍皮膚化膿感染。因此給寶寶洗臉只需用清水擦洗即可。
3.哪種方法解決“屎尿問題”最科學?
A.使用紙尿褲 B.使用舊衣服做的尿布 C.把屎把尿
家長應根據自家寶寶的適應度、皮膚耐受度及氣候溫度等選擇適合的紙尿褲或尿布,只要寶寶使用舒適,沒有紅屁屁就可以。在選擇紙尿褲時,要購買正規(guī)品牌,口碑較好的產品,可以保證質量,在柔軟度、吸水性、反滲透能力及穿著服帖度方面都比較有保障。在購買尿布時,應選擇純棉或紗布質地,透氣性和柔軟度都較好。而將舊衣服、舊床單等改作寶寶尿布的做法其實并不可取。舊布經反復搓洗,表面干燥堅硬,顯微鏡下可見表面呈毛刺狀,如用舊布給寶寶擦屁股,易損傷肛周皮膚可致肛瘺。在使用尿布時,應一濕就換,洗前洗后均需用開水燙一下,洗后太陽下曬干,忌用洗衣粉洗尿布,宜用嬰兒衣物專用肥皂洗滌。嬰幼兒自主排尿功能會隨著神經系統(tǒng)、尿道括約肌等的發(fā)育而逐步完善。在此之前把尿,并不能幫孩子建立自主排尿功能。而且太早把尿,還可能造成肛脫、肛裂、尿頻。因此,不要把尿把尿,可以在兩歲左右進行坐便訓練。
4.寶寶的哪種行為需要被禁止?
A.吃手 B.吃奶嘴 C.都不需要強行管制 D.都需要被禁止
孩子吃手可以滿足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需要,一歲以內的寶寶吃手不需要特別去矯正,也別強行阻止。如果寶寶頻繁吃手,建議給用安撫奶嘴。首先吸吮安撫奶嘴可有效避免日后發(fā)育中的牙齒變形,因為安撫奶嘴外面的圓片有效抵抗并緩解吸吮帶來的向內的吸力;第二吸吮手指會比吸吮安撫奶嘴更加難戒。
5.關于發(fā)燒以下哪種處理方法是正確的?
A.用酒精擦身體進行退熱 B.捂一下汗發(fā)出來就好了
C.吃點兒無副作用的中藥
D.38.5°C以下不用吃藥,物理降溫就可以
酒精擦拭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孩子皮膚非常幼嫩,很容易吸收甲醇,而這種物質對腦部神經系統(tǒng)的危害可以說是致命的,即使是醫(yī)用酒精或白酒擦浴,依然可能導致孩子酒精中毒。對于絕大多數(shù)3個月以上的寶寶以及成人而言,發(fā)燒本身并不危險,也不會燒壞腦袋或者導致死亡。因此,腋下溫度38.5°C以下的寶寶,如果表現(xiàn)出來的精神狀態(tài)好,玩耍、學習、工作等活動不受影響就沒有必要使用藥物去治療發(fā)燒。應少穿蓋,不要捂汗,多喝水。腋下溫度超過38.5°C的患者,則推薦使用退燒藥退燒,對乙酰氨基酚適用于3個月齡以上的兒童和成人,布洛芬適用于6個月齡以上的兒童和成人。吃藥退燒時要多喝水,同時配合物理降溫手段,包括使用退熱貼、洗溫水澡,或者濕熱毛巾擦拭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