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真題】
題目:以“嘗試”為話題,選擇一件自己親身體驗過的事情寫下來。
要求:以講述故事為主,內(nèi)容要具體,感受要真實。題目自擬。不少于450字。
【考題解讀】
這是一道需要記事的話題作文題。根據(jù)題目的要求,我們應該選擇在學習、生活中經(jīng)歷過的嘗試,應該是平時較少經(jīng)歷的事情。嘗試,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不管怎樣,只要寫出嘗試中的發(fā)現(xiàn)、感悟、收獲都可以。
要想使文章出彩,一要選材新穎,靚麗搶眼;二要故事具體,生動感人。怎樣把故事寫具體?我們可以學著運用事物分解法,也就是把一個事物的整體(如一件事,一個場面,一個物體、人物的行動等)按一定的順序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去寫。
【指點迷津】
一、按動作分解
這種寫法類似于電影中的慢鏡頭,把一個大動作分解成一些小動作,再對每個小動作做出細致描寫,使這個行為過程完整地展示在讀者面前。這樣,寫出來的文章不但生動具體,而且有條有理。
請比較下面兩段文字:
①我學著炒菜,終于做好了糖醋白菜。
②我先把鍋放在火上,等鍋燒熱后把油倒進鍋里。不一會兒,鍋里騰起了油煙,發(fā)出“嗞嗞”的聲響。我先把切好的蔥花扔進鍋里,等蔥花變黃,騰起一股香味,又把菜倒進鍋里,抄起鍋鏟,不停地翻動起來。等菜慢慢由白變黃,我再倒入醬油、醋,撒上鹽,接著用鏟子翻動幾下,再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鍋端下來,翻炒幾下,糖醋白菜就出鍋了。
這兩段文字,表達效果大不一樣:第①段只是概括地寫出了“我”學炒糖醋白菜這一件事,根本不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第②段則運用分解法,把“炒菜”的過程分解成“放”“倒”“扔”“倒”“抄”
“翻”“倒”“撒”“翻”“撒”等13個小動作,一一展現(xiàn)。經(jīng)過這樣的分解,文章有血有肉,內(nèi)容更加豐滿,讓讀者如臨其境,使人印象深刻。
二、按場面分解
如一位同學描寫建筑工地的勞動情景:“冰未消,雪未融,建筑工地卻沸騰了!運送水泥的載重汽車上,兩名工人正抬著一包水泥往車下工人肩上放,車下七八個工人循環(huán)往返搬運,每人頭上都冒著熱氣;另一側,一堆小碎石平鋪在水泥地上,兩名工人各拿一個噴頭對著碎石沖洗,水花四濺,宛如顆顆晶瑩的珍珠;另有幾名運送黃沙的工人奔走如飛,正推著滿載黃沙的斗車向攪拌機奔來;配好料的攪拌機隆隆響,不大一會兒,混凝土便攪拌均勻?!蔽亩螌趧訄雒娣纸鉃椤鞍徇\水泥熱火朝天”“沖洗石子水花四濺”“運送黃沙奔走如飛”“攪拌混凝土機聲隆隆”來寫,全面而又生動地展現(xiàn)了勞動場面。
三、按內(nèi)容分解
如同學們常寫的社會實踐活動,把福利院里的活動情景分解成“打掃衛(wèi)生”“幫老人梳頭剪指甲”“表演節(jié)目”……這就是運用了“按內(nèi)容分解”的方法。
四、按時間分解
如一位同學在《周日》中寫道:“周日上午,我來到圖書館,先讀了一些有關勇敢的名言,又看了一本介紹科普知識的書??斓街形纾译x開書店,在街邊的報亭里買了一份當天的報紙,了解了有關新聞。中午,我在津津小吃店里吃炒年糕,恰巧遇上了中隊長,他告訴我,下午將組織一部分同學參加‘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活動。下午,我隨同學們上街掃大道、擦護欄、撕小廣告……天快黑了,我才快步回家?!边@段敘述,就把一天的活動分解成了“上午”“快到中午”“中午”“下午”“天快黑”等幾個時間段。
五、按地點分解
如一位同學寫《讀書的“尷尬”》,就是把事件按“走進一家書店”和“走在回家的路上”分解成兩大部分來寫。還有游記之類的,把一次游覽分解成景點A、景點B、景點C,也是這種寫法。
六、按人物分解
如某同學寫在公園和媽媽走丟了,就把找媽媽的過程按人物出場分解成三部分:1.小伙子要帶她去找,她怕上當,推辭了;2.老奶奶同情她,可只能陪她在出口必經(jīng)地等媽媽;3.民警帶她到廣播室,媽媽聽到廣播找來了。再如把圖書館里看書的情景分解為“工人”“干部”“學生”“老人”……也是按人物分解。
七、綜合分解
前面講的,都屬于單項分解。實際上,一篇文章往往會將多種分解方法交叉著運用,也就是綜合分解法。如一位同學寫《都是足球惹的禍》,先運用按時間分解法,把“禍事”分解成“那一次”“沒過多久”兩大部分,然后運用動作分解法,把足球比賽分解為“拍”“走”“站”“旋轉”“栽跟頭”等小動作。通過幾次分解,寫出的文章生動細膩,有血有肉。
【考場佳作】
嘗試賣報
湖北省荊門市五里中心小學六(3)班 趙楊明
我報名參加賣報實踐活動,爸爸非常支持,星期六清早,爸爸帶我去青少年宮。組織活動的阿姨給了我一條印著“我是小小報童”的綬帶和一頂太陽帽。我領了25份報紙,和爸爸一起到了象山大道的十字路口,接下來我就準備開張了。
以前我沒賣過報紙,所以我有點緊張。爸爸鼓勵我勇敢點,他在遠處給我加油、拍照。我一只胳膊攬著報紙,手里拿著一份,不慌不忙地走到一位等紅燈的阿姨面前,小聲地說:“阿姨,買一份報紙吧!”阿姨問我多少錢一份,我嚴肅地說:“一元一份,絕不貪財。”她笑了一下,買了一份,過了馬路,停下來津津有味地看著。爸爸在遠處對我豎起了大拇指。我繼續(xù)努力。大約賣到十幾份的時候,我問一位叔叔要不要報紙,他沒說話。當我正要轉身時,他突然拿出10元錢給我。我剛把一份報紙遞給他,準備找錢給他,他卻騎車走了。我叫喊著追上去,卻沒追上。我把這件事告訴爸爸,爸爸說這位叔叔是他的同事,給的錢是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鼓勵,該找的錢他會和叔叔處理的。后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沒人買報紙,我有點灰心喪氣了。爸爸示意我繼續(xù)堅持。我拿著報紙一個人一個人地問,口渴了都沒時間去喝水。功夫不負有心人,報紙終于賣完了。爸爸又對我豎起了大拇指。最后,我們歸還了帽子和綬帶,阿姨夸我能干,還給了我一份小獎品。
今天嘗試賣報,讓我懂得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輕易放棄;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成功”的道理。這次活動真有意義!
點評:小作者按時間把作文分解成賣報前、賣報時、賣報后三部分來寫,很有條理。小作者由開始賣報的緊張,到賣完報紙的成就感,心理描寫非常真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追著找錢給顧客,表現(xiàn)出不貪財?shù)拿赖?。結尾升華主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