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若
今年暑假學校計劃組織赴英國游學活動。放假不久,我就在“去”和“不去”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去吧,違背了學校意愿,同時也失去了一次鍛煉的機會;去吧,我又沒有獨自出國游學的知識和經驗。以前,雖然多次出國旅游,那都是跟著爺爺、“推著奶奶”,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可這次沒有家人的陪伴,獨自跟校方新組成的團隊一起活動(行李隨身攜帶),可以說到異國他鄉(xiāng),不僅語言不通,而且風土人情、生活習慣都大相徑庭,真是人地兩生啊!我能完成這次的游學任務嗎?心里真沒底。說實話,開始的時候我心里斗爭過、猶豫過,甚至徘徊過。后來,我想我是一個新時代的青少年,況且又經過七年的教育,是一個有知識、有文化、有理想、有擔當?shù)那嗌倌辍<又?,畢竟有過出國經歷,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同時,我想到了小時候爺爺給我講的一個故事:有一個人撿到了一只小鳥,沒有放生,將它帶回家里,給他的孩子玩耍。時間一長,慢慢地,小鳥長大了,人們才發(fā)現(xiàn),這只小鳥原來是只鷹。雖然這只鷹和雞群相處得很好,但總有人家里丟雞,人們就懷疑是這只鷹吃了雞,強烈要求處死這只鷹。這家主人舍不得,但迫于眾人壓力,于是決定放生這只鷹。主人把它帶到山上,向山涯扔去,那只鷹一開始就像一塊石頭掉下懸崖,猛地往下墜落,眼看就要到崖底了,鷹處于自我保護的本能,突然展開翅膀,竟然奇跡般地飛了起來,而且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慢慢地消失在視線里。
鷹本來是有翅膀的,能飛很高很遠,但是在一群雞的世界里,它已經被同化了,沒有經過鍛煉,又貪戀溫暖舒適的雞窩,漸漸地失去了翱翔藍天的勇氣和信心。要是沒有人將它扔下懸崖,它永遠不可能飛上藍天,尋找屬于自己的世界。這個故事給了我足夠的勇氣、信心、智慧和力量,我果斷地報了名。
此次游學共15天行程,先后參觀了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城、女王學院、圣約翰學院、國王學院,了解了約克的歷史,游覽了極具特色的英國古代商業(yè)街,愛丁堡城堡,卡爾頓山,王子大街,女王大街,司各特紀念碑,沿著皇家大道探訪歷史古跡,領略了那里風土人情和音樂,參觀了工業(yè)博物館,自然科學博物館……等等。
通過參加活動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英國城市的古樸和典雅讓我感受到了濃厚的文化氣息。有些文化風俗與中國不相同,我們學會了相互尊重對方的文化。英國的建筑大部分都是獨棟的房屋,而中國大多數(shù)是高樓。大學的校園是一種古典的美。七月的英國正處于夏季,但與濟南的夏天大有不同。當初以為會很悶熱,誰知道卻感受了寒風凜冽,風,呼呼地吹著,不禁顫抖一下。剛進學校的時候,感覺好新穎,那些來自英國、法國、德國同學,他們超熱情、大方。英國很漂亮,有美麗的農田,廣闊的草地,還能不時在上面看到一些牛羊在歡躍,感覺是那樣的自然、清新。每當在車上看著那廣闊無垠的大地,總讓人聯(lián)想著美好的一切。
短暫的游學生活,提高了獨立能力和英語口語交流水平,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面,特別是和國外學生打亂了建制,和多國的同學一起聽課,一起交流互動,有英國老師上課,各國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國家特色和風土人情,能在國外和異國同學面前介紹自己祖國特色,倍感驕傲和自豪。同時,讓我鍛煉了自己的口語,還增長了我們開口說英語的自信,這大大提高了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回國前,我們互留了通訊方式,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不斷分享各自生活的樂趣,一起探討學習感悟。這些將成為我學業(yè)期間乃至以后工作和生活的寶貴財富。
陪爺爺、奶奶去美國旅游體會的是“陪伴和旅行”,此次游學更多的是“探索和交流”,有異國風土人情的探索、中西文化差異的探索,有語言的交流、情感的交流……
美國有一位作家叫喬治·格什溫,他從來沒有寫過交響曲,而當時美國最著名的斯坎德爵士樂團的一位著名指揮家卻對他十分賞識,邀請他為交響團寫一部交響曲。但是,固執(zhí)的格什溫聲稱自己對交響樂一竅不通,不肯從命。這位指揮家竟然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廣告,說20天后,音樂廳將上演格什溫的交響樂《藍色狂想曲》。格什溫看到廣告,大驚失色,質問指揮家為何令他出丑,指揮家微笑著說:“反正全城人都知道了,你看著辦吧。”格什溫沒有辦法,只好將自己關在屋子里,硬是用兩周的時間,完成了這部作曲。誰知,首場演出竟大獲成功。格什溫的名聲也迅速傳遍了美國。人總是對現(xiàn)有的東西不忍放棄,對舒適平穩(wěn)的生活戀戀不舍。但是,一個人要想讓自己的人生有所突破,就必須明白,在關鍵的時刻應該把自己帶到人生的懸崖邊上,在看似深淵的邊緣,才有可能獲得另一片藍天。
短暫半個月匆匆地結束了,它必定讓我終身難忘,美麗的倫敦,復古的愛丁堡,風情萬種的蘇格蘭。感謝學校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這次游學的機會,感謝老師途中的陪伴和指引。我喜歡英國,不僅喜歡她美麗的城市和風景,還喜歡她寧靜有序安逸的生活方式,喜歡她的國民謙和有禮。這是一個富裕而有文化的國家。我的國家正經歷著高速的經濟發(fā)展和文化復興,很多落后的觀念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綜合素質也在不斷提高,去英國游學,不是朝圣所謂的西方自由,更不是消費貪婪的物質欲望,打開國際交往的窗,可以看到我們美好的未來,學他長改己短,有一天,我們的國家也會變得讓全世界贊嘆,希望在我們身上,我們這一代肩負使命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