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蘭
摘要:讓學生寫出個性化的作文,改變當前作文教學的被動局面。從課本資源探索、生活資料選取、想象作文、童話故事等方面指導學生實現(xiàn)作文選材、題目、語言等方面的個性化;全方位地從語言、材料、構思、個性特點等方面進行評價,指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從根本上還作文教學自身應該有的本來面貌,攻破語文教師作文教學亟待解決的難題。
關鍵詞:如何;讓學生寫出個性化作文
對人而言,個性指其比較具體的性格特征。但對文章來說,個性指一篇文章不同于其它文章的地方,這個“不同”表現(xiàn)在選擇材料、組織材料、結構安排、表現(xiàn)角度、主題表達、語言特色等方面。
小學是作文教學的起步階段,是人一生練習寫作的搖籃,廣大語文教師都非常重視作文教學,課前認真地引導學生進行素材的搜集,課中細心地進行習作指導,課后詳細地進行批改,然后進行講評。盡管大家都在為之付出努力,但收效甚微。不少學生怕寫作文,作文內容脫離生活實際,語言貧乏,形式千篇一律。為了讓學生在習作中說真話,吐真情,表達出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我自己積極進行“如何讓學生寫出個性化的作文的實踐與研究”旨在針對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共性化”問題,探索出學生作文個性化的有效途徑與方法,改變作文教學中這種被動局面。在如何讓小學生寫出個性化的作文的思考與實踐中自己積累了一些經驗,以飧同仁,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觀察生活細節(jié),積累習作素材
葉圣陶先生說:“訓練學生作文,必須注重于傾吐他們的生活積蓄。”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說:“作文教學的源頭活水,是生活積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沒有豐富的材料,寫作時就只有胡編亂造。我們要引導學生去接觸社會、自然,做生活的主人,不光要用眼睛觀察周圍的人、事、物,用耳朵聆聽生活中的種種聲響,還要教他們用大腦去思考,用心靈去感受體會。訓練學生通過多種感官認識世界,不斷豐富知識、陶冶情操。作為語文老師指導學生如何聯(lián)系生活,深入挖掘,積累寫作素材是十分重要的。對學生而言,作文素材俯首可拾,很多就在學生身邊。只要我們鼓勵學生用心觀察,勤于思考,注意積累,再加上教師適當?shù)刂笇?,學生那種“腹中空空,無話可說”的局面就會得到改善。
二、讀寫結合,以讀促寫
1、在學習、生活中學會積累?!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就告訴我們:多讀課外書是一種很好的積累詞語的方法。課文是例子,生活是影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能實現(xiàn)“要我學”為“我要學”的情感轉化。
《小學語文教學心理學》指出:“背誦是積累知識、豐富語言材料的好方法?!彼晕沂种匾曌寣W生背誦詩歌、名言警句,課文后面的新詞語運用聽寫、默寫的方法鞏固積累。
閱讀課外書時,當看到自己喜歡的詞、句子、片段,用摘記法摘錄到讀書筆記本上,在造句、作文的時候,經常翻閱,適時運用。也可以把自己需要的、喜歡的內容或圖畫剪下來,貼到本子上,還可以配上自己畫的插圖。在剪剪貼貼、畫畫中獲取了知識,積累詞語。這對學生掌握詞語,提高運用詞語的能力很有幫助。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天都跟周圍的人、事、物接觸,每天都能接受到眾多的語言信息,尤其是老百姓的口頭語言,都是語言中的精華。如俗語、歇后語、諺語等。另外,我們還可以從電視廣告,餐廳標語中去吸取優(yōu)秀的語言,這也是積累語言的好機會。如許多優(yōu)秀的廣告詞,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讓我們做得更好!”“讓病痛下崗,讓健康再就業(yè)。”等等,都是我們學習的最好材料。
2、在寫作時學會運用。語言材料的理解和貯存,是以其“運用”為關鍵條件,因此,須加強詞語運用訓練,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內化,在語言運用中活化。(1)提供運用機會。如《飛奪瀘定橋》中“心驚膽寒”一詞,可在引導理解詞義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寫出“心驚膽寒”的具體原因;接著結合實際,口述幾個使人“心驚膽寒”的場面;再接著描述自己在某種情況下“心驚膽寒”的心理;最后讓學生用這個詞寫話。(2)拓展運用空間。嘗試想象作文,設想現(xiàn)在所不能見的,沒有做的,讓學生在思維的空間中自由發(fā)揮,解脫束縛,創(chuàng)作出自己的東西來。很多學生都喜歡暢想未來生活,描寫未來世界先進的科技,舒適的生活,希奇古怪的事物,豐富學生的想象,寫出了每個人不同的精彩世界;童話是最美好的故事,有作者豐富的想象,有生活點滴的折射,有人性美麗的反映。學生喜歡童話創(chuàng)編,教師要精心設計題目,亦可讓學生自己出題,適時訓練,培養(yǎng)興趣。(3)為布局謀篇鋪路搭橋。小學中高年級每一單元的課文在編排上都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單元后的作文也是根據(jù)單元課文安排的,因此,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要為學生寫作文鋪路。這樣學生到寫作文時,就有水到渠成之感。如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作者的觀察方法如何,文章是如何寫具體的,在遣詞造句、連句成段、布局謀篇上有哪些地方值得學習等等。通過引導使學生知道怎樣才能把習作寫得更好些,因此,在教學中我總是見縫插針地滲透寫作訓練,如,寫讀了課文的感受、啟示,續(xù)編故事等等。
三、范文引路,為習作導航
每一次作文教學之前,自己搜集與習作要求對應的優(yōu)秀范文至少一篇。主要從四個方面搜集:一是選入教材的優(yōu)秀課例,二是教師的下水文,三是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四是從網(wǎng)絡中閱讀到的優(yōu)秀習作。力求明晰每一篇范文是如何體現(xiàn)作文要求的;范文的精彩之處在哪里。這樣為課堂教學運用范文奠定了基礎。
四、個性化評改,講求實效
如何輕松高效地批閱學生習作,提高學生修改習作的能力,值得廣大語文教師深思。我想評價不能成為教師的專利,要引導學生廣開言路,各抒己見,肯定優(yōu)點,指出不足,探討修改的意見和方法??梢允亲栽u他評,同桌評,朋友評,小組評、家長評。也可以是發(fā)展性評價和全方面評價結合:面批,直接講解;自批,找出特點 ;互批,取長補短;分組交流,展示特色等。
一篇文章經過反復的修改才能逐步完善。最后,將學生的文章裝訂成冊,編成班級作文集,在班級中傳閱。讓人人都得到鍛煉的機會,讓人人都有展示的機會,讓人人都有學習別人的機會,從而實現(xiàn)習作教學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