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改編于德國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小說《香水:殺手的故事》,這部暢銷小說自出版以來就一直位列德國暢銷書排行榜前十名。
影片中的音樂是由西蒙·拉特爾指揮柏林愛樂樂團錄制的,這張唱片在影片播放中不經(jīng)意間帶給觀眾一種清新之感。影片中背景音樂的運用與其他影片音樂相比,具有更多讓人眼前一亮的新意,比如影片中有很多特寫和慢鏡頭,特別是在人體提取香料的專業(yè)制香過程中,音樂隨著鏡頭而起,仿佛香味滲透于整個畫面之上,一步一步逼近,背景音樂仿佛也被染上了香氣。本部影片的演繹將情景與音樂、繪畫與音樂、色調與音樂之間的轉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就是它的魔力。
由香水談音樂
在人們的印象中,任何物體都有其獨特的味道,不管是清新的、濃郁的、陳舊的、腐敗的還是惡臭的,同樣,人更是有味道的。但是在這部影片中,有一個人卻什么味道都沒有,他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格雷諾耶。
他是一位香水制造師,能夠制造出絕世的香水,而這種香水足以讓所有人向他臣服。盡管這只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故事背景也局限在法國這個浪漫的香水之都,但是,正是由于香水所引發(fā)的故事才讓所有人不得不從人性、理想、道德等方面深思。影片一開始,主人公格雷諾耶便出現(xiàn)在群眾的叫囂聲中,畫面中的主人公拖著沉重的腳銬、一副狼狽相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影片中對他的處罰是將他綁于十字架之上,然后用鐵棍硬生生地擊打十二下,這十二下要使他的臂膀關節(jié)、腿、臀部和肩膀全部碎裂,最后還要將他釘在十字架上示眾,直到他最后死去。
《香水:殺手的故事》的主線是氣味天才格雷諾耶的生死際遇,他對香味的著迷最初源于他自己沒有體味。在他每殺死一個少女的時候,都會有他提取少女體香的鏡頭,而這些鏡頭的匯聚是隨著背景音樂而起的。在他提煉香味的過程中,他的眼神、動作、嘴角的弧度每一個地方都顯現(xiàn)出他對香水的著迷。影片中的背景音樂隨著主人公格雷諾耶的每一個動作而播放,每提煉一種香味時都會有音樂滲透進去,這是從聽覺與嗅覺上給觀眾的沖擊,似乎主人公格雷諾耶提煉的香味中富有音樂,而音樂中似乎也充滿了主人公提煉的香味。
影片中的音樂將觀眾很快引導到電影的情節(jié)中,由聽覺上的感官直接將影片的觀眾投入到香味的提煉中,觀眾從聽覺中感受到香水的香氣彌漫,更從內心深處感受影片的故事情節(jié)。影片背景音樂的節(jié)奏和輕重,讓觀眾一下子就了解到主人公格雷諾耶對香水是多么的著迷。隨著影片的播放,背景音樂也隨著故事情節(jié)一步一步深入,可以這么說,正是音樂與香水的完美結合,將主人公格雷諾耶的心理活動描寫得出人意料。
西蒙·拉特爾指揮柏林愛樂樂團錄制的唱片音樂穿插在影片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這為影片營造了富足的情節(jié)內容以及濃郁的感情投入,其音樂的氛圍讓觀眾一下子就了解了格雷諾耶為何要謀殺少女提取香味。從影片中香水這一中線來看,音樂的穿插將格雷諾耶整個人物角色展現(xiàn)出來,從他知道自己沒有體味到他被少女的體香所吸引,然后謀殺少女,接受處罰時利用香水逃脫,到最后他的香水吸引一群人并將他分食,人物與情節(jié)相匹配,香水與音樂相融合。
由殺手談音樂
格雷諾耶成為殺手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為他自己沒有體味,直到少女出現(xiàn)在格雷諾耶面前,他被少女的體香所吸引,于是他開始了殺戮。對于馬雷街的紅發(fā)少女,格雷諾耶是在街巷里捕捉到的少女的體香,他追隨著這種氣味跟蹤少女。電影中格雷諾耶像是一個游魂一樣穿過走廊、穿過后院尋找氣味的來源,影片中隨之而起的音樂將格雷諾耶游魂一樣的表情空間化。當格雷諾耶知道這種讓他迷戀的體香的核心是純潔時,他發(fā)自內心地想要占有它,因為只有占有它,他才能更深入地研究與認識。因此,他將少女殺死,然后又將她的體香完全吸干。這時候播放的背景音樂將格雷諾耶殺人之后的冷靜表現(xiàn)了出來,少女的死亡并沒有激發(fā)他的良知,反倒是少女體香的流失讓他覺得是一種罪惡。隨著音樂的不斷深入演繹,觀眾知道格雷諾耶的罪惡是因為他是一個氣味天才,是出自他內心最純凈、最本能的罪惡。在這部影片中,格雷諾耶連續(xù)兩次追尋香氣尋找根源,其面目表情隨著背景音樂而表現(xiàn),就像是遇到初戀之后的羞澀惶恐,而他對少女體香的無比渴望就像是他在膜拜一種圣物一樣。直到此時,格雷諾耶才對自己對于氣味的貪婪之性有了遲疑與悔意。導演湯姆·提克威將暖光打在格雷諾耶的半邊臉上,格雷諾耶所表現(xiàn)出的僅僅是單純的對于氣味的渴望,恰恰削減了他對世人的冷漠與殘酷,而這個重要的小細節(jié)也在音樂的進入中為他學習制香找到了能夠帶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動機。
格雷諾耶第一次殺人是出于一種保存香味的意識,但當他到巴爾迪尼的香水店跟隨香水師傅做學徒后,香水店的氣味系統(tǒng)深深地刺激了他,他想將少女體香這些超然于所有自然物氣味的體味變?yōu)橐环N可自由保存和使用的香水,而恰巧是這種理想,讓他從對氣味的追尋變成了少女殺手。
影片中的交響樂作為一種烘托影片情節(jié)的媒介,恰如其分地將格雷諾耶追尋氣味而謀殺少女的情節(jié)進行了深化。從真正意義上來講,《香水:殺手的故事》是音樂與電影的碰撞與交融,利用音樂將格雷諾耶這個氣味天才殺手的戲劇藝術定位超出了原著小說的高度。在格雷諾耶掌握了一種可以從動植物里提取香味的油脂浸潤法之后,他陸續(xù)殺了十五個年輕貌美的少女,然后又從其中的十三個少女身上提取了他所需要的十三種香精,就在他即將配制完成之時,他的罪行被發(fā)現(xiàn)了。
在這部影片中,音樂的穿插主導了整部影片的藝術美感,可以說達到了一種“樂中有景,樂中有情”的效果。這種音樂元素將香水與主人公格雷諾耶相融合,從影片開始到結束為塑造格雷諾耶悲壯形象推波助瀾。影片的正標題為“香水”,這就是說整部影片都是圍繞香水進行的,而副標題“殺手的故事”卻給人一種陰森森的恐怖之感,而影片中無處不在的交響樂又在最恐怖之時將謀殺賦予了隆重的儀式感。
配樂在影片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影片利用交響樂的體裁形式,唯美地契合影片的劇情,跌宕起伏,高潮迭起,在最具恐怖震撼時更加襯托出電影詭異奇幻的色彩。為了將濃重深厚的氣味世界表達充分,《香水:殺手的故事》的配樂以高貴飽和的交響樂以及聲樂為契機,這也說明音樂這個配角在電影中的分量很重。在這部影片中,整部電影是視覺、嗅覺與聽覺的結合,利用華麗典雅的古典音樂來襯托表達主人公格雷諾耶這個天才謀殺者的故事,電影的感染力更強,香水的氣味彌漫整部影片。
(雅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