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洲
有一士族,讀書不過二三百卷,天才鈍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犢珍玩,交諸名士。甘其餌者,遞共吹噓,朝廷以為文華,亦嘗出境聘。東萊王韓晉明篤好文學(xué),疑彼制作,多非機杼,遂設(shè)宴言,面相討試。竟日歡諧,辭人滿席,屬音賦韻,命筆為詩,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韻。眾客各自沉吟,遂無覺者。韓退嘆曰:“果如所量?!?/p>
(選自《顏氏家訓(xùn)》)
1. 名要副實,做學(xué)問要靠真才實學(xué)。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曾說:“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言外之意,是告誡我們做學(xué)問一定要有嚴(yán)謹(jǐn)?shù)闹螌W(xué)態(tài)度和認(rèn)真的求實精神,來不得半點虛假?!笆孔濉惫撩炞u,靠酒犢珍玩交諸名士,靠他人吹捧而得來的才學(xué)又怎能是真才實學(xué)呢?
2. 堅守初心,永葆清廉本色。俗話說,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在“糖衣炮彈”的攻擊之下,眾名士紛紛喪失初心,失去了誠信、公正的底線,極盡吹捧之能事,造就了一個新“名士”。可見,堅守初心,抵制不良誘惑,永葆清正廉潔是多么重要啊!
3. 選拔人才要任人唯賢,唯才是舉。作為出境訪問的使者,理應(yīng)德才兼?zhèn)洹H欢s忽視了選拔的嚴(yán)格標(biāo)準(zhǔn),似有偏聽之嫌,竟也以為“士族”有文采才華,竟然派他出境訪問。因此,嚴(yán)明約束,不讓虛名者有機可乘,加強選拔制度建設(shè)也頗為重要。
4. 勇于質(zhì)疑,不為假象所迷惑??鬃釉疲骸耙墒撬贾迹瑢W(xué)之端?!敝档脩c幸的是,韓晉明沒有像其他“甘其餌者,遞共吹噓”的名士一樣,他保持了清醒的頭腦,不人云亦云,不為“士族”的假象所迷惑。
5. 大膽探索,實踐出真知。只有質(zhì)疑,不去實踐驗證,也只能是空想。韓晉明的可貴之處在于,他不僅存疑,還“設(shè)宴言,面相討試”,在實踐檢驗中,無真才實學(xué)的“士族”終于露出馬腳,這也印證了那句老話:實踐出真知。
古往今來,追名奪利者多,然終成名者不多,這是因為名要以實作支撐,唯實才能成其名。
李白能成“詩仙”之美譽,是因為他能寫高適、岑參那種大氣磅礴的邊塞詩,能寫王維、孟浩然那種境界幽靜的山水田園詩,能唱出“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的大氣,能奏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時代強音。酒入愁腸,七分釀成月光,三分嘯成劍氣,他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
然而這世間,仍有名不副實之人,自我沉醉在聲名的光環(huán)里,沾沾自喜,孤芳自賞?!额伿霞矣?xùn)》里講述了這么一個故事:有一士族,天資愚笨,用美酒佳肴珍寶玩物結(jié)交許多名流,在他們的吹捧之下,竟然頗負(fù)才名。愛好文學(xué)的東萊王韓晉明有疑,于是擺設(shè)宴席,趁機一試。結(jié)果此人草率成章,全然沒有了先前的風(fēng)格韻味。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像士族這樣靠他人吹捧得來的名氣,毫無真才實學(xué),又怎能服人呢?難怪顏之推這樣論述名與實:“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則影必美焉?!庇纱丝梢?,外樸內(nèi)奸,謀求浮華的虛名,是不能得到“真名”的;要想有名望,就要有實力,要想成就“名”,就要用“實”來作為背后的支柱……
片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述了“名要副實,唯實才能成其名”的道理。開篇提出中心論點后,把李白作為正面事例進行論證,將“溯”材中“士族”作為反面事例進行論證。二者對比鮮明,相輔相成,共同印證了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