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陌塵
2010年9月12日,在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頒獎典禮上,當評委會將最具分量的“金獅獎”頒給年輕的美國女導演索菲亞·科波拉時,全場靜默片刻后響起了陣陣掌聲!她是以執(zhí)導電影《在某處》而獲得“金獅獎”的,并因此成為歷史上第四位獲得金獅獎的女導演!此時,上臺領獎的索菲亞激動不已,淚光閃閃。只有她自己才知道這個獎項對她的意義是多么的重大!
索菲亞生長在一個顯赫的電影世家,她的祖父卡曼·科波拉曾在1975年以《教父2》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chuàng)音樂獎;她的父親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是拍出《教父》三部曲、《現(xiàn)代啟示錄》等經(jīng)典影片的世界級大導演,曾憑借《巴頓將軍》《教父》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劇本獎,并于2009年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她的堂兄尼古拉斯·凱奇1996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她的母親是紀錄片導演,叔叔也是導演。
父親弗朗西斯一直有一個夢想,想把自己的女兒打造成為好萊塢大明星。在拍攝《教父》時,索菲亞剛剛出生,弗朗西斯就為女兒安排了一個角色——電影結尾時那個接受洗禮的嬰兒。兩歲時,她又在《教父2》中飾演了一個在輪船上玩耍的兒童。
隨后的幾年中,索菲亞又繼續(xù)在父親執(zhí)導的四部電影中登臺亮相,但都演技平平,乏善可陳。1990年,18歲的索菲亞·科波拉又在《教父3》中頂替了薇諾娜·賴德出演的角色,結果這個角色被她演得一團糟。當她扮演的角色死亡時,觀眾們紛紛站起來,為這個演技太差的角色的死去而鼓掌!而且,該片使她得到了美國最差影片評選“金酸莓獎”的兩個獎項——最差新人獎和最差女配角獎!
在接連不斷的失敗后,索菲亞開始反思,她感到自己確實不是當演員的料,就果斷地放棄了演員夢。之后,她開始了人生的各種嘗試:應聘到法國香奈兒公司,成為一名普通的接線員,覺得前景暗淡;與同學合開了一家服裝公司,還設計過一些服裝、鞋子與皮包,甚至得過一些獎勵,有一年她曾獲得過“最佳服裝表現(xiàn)獎”,可這終不是她的最愛;后來,母親希望她能成為一位畫家,又讓她去學繪畫,可她根本不喜歡繪畫,學了不到兩年就中途輟學了……在這種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的歲月里,20多歲的索菲亞迷茫而困惑,她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能干什么……
正在她苦苦尋求出路的時候,一部小說改變了她的命運!這就是美國小說家杰弗里·尤金尼德斯的《折翼的天使》。1998年,索菲亞無意中看到了這部小說,就被它深深地吸引,立即著手將小說改編成劇本。但當時小說的改編權已被出售,弗朗西斯勸告她不能寫一個無權改編的劇本。但她卻堅持己見將劇本寫完,并通過父親的好友找到了擁有小說改編權的原制片人。在看了索菲亞的劇本后,他們竟放棄了原先的劇本,將改編權讓給了索菲亞,索菲亞由此開始拍攝第一部屬于自己的電影,終于走上了導演之路。
1999年,《折翼的天使》上映后好評如潮,索菲亞因該片榮獲了“好萊塢最佳年輕導演獎”和“MTV電影制作最佳新人獎”!這樣,在因為《教父3》中的糟糕表演而逃離電影圈10年后,索菲亞重新回到了聚光燈下。她從一個爛演員,成功轉身而成為一個好導演!從此以后,她的導演事業(yè)一片輝煌。2003年,她再次編寫、制作并執(zhí)導了另一部長片《迷失東京》。該片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上一舉為她贏得了“逆流最佳女導演獎”。這部僅用27天就完成的小成本、非主流影片卻獲得本屆奧斯卡獎四項提名,并最終拿到一尊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的小金人!這讓索菲亞成為這個電影榮譽家族的第四位奧斯卡獎獲得者!
索菲亞說:“爛演員是我的一個噩夢,我曾經(jīng)以為自己一輩子也走不過這個坎兒了,但幸運的是,上帝似乎給我開啟了另一扇窗,我走過了爛演員的泥淖?!?/p>
做不了演員,就去做導演——行業(yè)雖不同,人們的評價與社會地位不一樣,但對你自己的人生發(fā)展來說本質(zhì)卻是一樣的:當你發(fā)現(xiàn)你確實不適合做什么時,不論你多么喜歡,馬上放棄它,也像索菲亞一樣,來一個華麗轉身!
(摘自《人生與伴侶》)